浅议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与培养

2016-12-08 07:44高鹏
青年时代 2016年27期

高鹏

摘 要: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能够活泼、主动地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兴趣;数学学习;方法;培养

一、开展主题活动

小学数学中有一部分重要的内容就是测量,这部分包罗万象,有时间测量,距离测量,面积测量和质量测量。统观这部分内容,可以发现测量是非常贴近生活的,可以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主题式教学。以三年级上册中的长度测量为例,来说明主题式教学是如何展开的。通常这部分内容授课时间在一周左右,开展主题活动可以采取以下流程:第一步,教师要编好学习单。学习单由几个问题组成,包括:请学生查资料找出长度的单位有哪些?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会用什么工具来测量长度,把你的方法教给其他同学。你会解决书本或生活中什么测量长度的问题,把你的解决方法讲给其他同学。你还想知道关于长度的什么知识呢?又遇到了什么难题?第二步,学生成果展示。学习单中的问题每人都要思考和回答,但每人可以特别准备其中的一个题目,准备充分后给同学讲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接下来每人完成一张A4纸的数学学习小报,主题也是测量长度,教师可以集中展示学生作品,评出美丽画报奖和精彩内容画报奖。最后是本次活动的练习测试,教师要总结本部分内容的知识点,要根据知识点的设置题目,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一了解。

二、书写数学周记

做语文教师最幸福的事情之一就是看学生的作文,这是与学生心灵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数学教师在这方面就欠缺很多,如何将这些留在数学课上?其实数学课也可以写周记。数学的周记和语文的周记是不同的,数学周记不要求语言的优美和语法的使用,数学周记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数学周记可以记录这一周对数学课的想法;可以记录自己这一周疑惑的问题;可以记录这一周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可以记录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或使用的数学知识等跟数学有关的内容。写数学周记的好处有很多,第一,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理解;第二,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概况能力;第三,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所以,书写数学周记也是一种提高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手段。

三、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一)数与美的结合。我们的数学课堂往往给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觉,每次看到学生在完成作业后,第一时间选择的自娱项目多是绘画。一本绘画本、一只铅笔,就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亦乐乎,也不被外界所干扰,那种专注真是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也因此常常感慨,我们的数学什么时候能让学生如此痴迷呢?既然学生这么喜欢绘画,我是不是也可以将绘画与数学相结合呢?小学数学中的图形问题一直贯穿于一到六年级。这类问题是最容易与绘画相结合的内容。在小学低段,学生可以在图形课上给学生命题,让他们用学过的图形来画画,看谁用的图形种类最多,看谁画得最美。在小学中段,学生开始认识图形的各种特征,学会了计算典型图形的面积周长的内容。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设计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铺满一张A4纸,要求不能有空隙,每个图形只用一种颜色涂,相邻的图形不能涂同一颜色;或者用规则的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菱形和正方形)铺满一张A4纸,要求不能有空隙,每个图形只用一种颜色涂,相邻的图形不能涂同一颜色;还可以临摹蒙德里安的格子画,这些都是数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到了小学高段,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就更加复杂化了,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将图形内容与设计图案相结合,只用圆形设计出一个复杂的对称图案,每个图形只用一种颜色涂,相邻的图形不能涂同一颜色。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图形知识内容,都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来设计数与美的结合点。

(二)数学与辅助工具的结合。在讲解运算律的时候,内容非常枯燥繁多,只凭记忆是很容易弄混的。我们可以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编程软件,直观地将不使用运算律和使用运算律的结果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找出运算律的使用方法。这样他们对运算律的理解就更深入,而非只是单纯地记住几句口诀。

在丰富数学课堂方面,可以采用数学周记的形式,搭起学生与教师心灵的桥梁。对于图形部分内容,可以将数学与美术相结合的方法,丰富我们的数学课堂。对于数理部分的内容,可以将数学与计算机计算软件相结合的方法,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地方,就是要提高我们教师自身的素质。要多看,多思。看什么?要看专业书籍,以使我们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工作。要看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教师的经验谈,可使我们迅速吸取最有营养的知识。思什么?怎样上课更有意思,选择怎样的内容更有意思,选取什么样的作业更有意思。这里的“有意思”不仅仅是趣味性,还包括了有效性。只有多看,多思,我们的教学才能进步提高;只有多看,多思,我们对教学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入。

总之,无论用什么方法,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数学,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