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魔豆+高明艳
儿子的数学启蒙之路进行得非常慢。在教他认数之前,我和他玩了很长一段时间感知数量的游戏,让他明白什么是“多”,什么是“少”。我把积木分成一块和一堆,告诉他,这是一块积木,那是许多积木。然后,我再把积木分成3个一堆和8个一堆,指着3个一堆的告诉儿子这是“少”,指着8个一堆的积木告诉他那是“多”。我不断地变换积木的数量,带着儿子在两堆积木之间跳来跳去。在好玩的游戏中,儿子的头脑里对数量概念有了具体的认知。带他出去买菜时,1岁多的儿子看着购物车里的东西,会冷不丁地说:“妈妈,你今天买的菜没有上次多啊!”
简单抽象的数字,在大人眼里看来理所当然,小孩子理解起来却非常困难。比如对于数字“1”,在小孩的眼里,1或许只等于1个苹果,却不等于1个梨子,因为大人教他认识“1”时只是指着一个苹果说:“这是1。”要经过1个苹果、1个梨子、1块饼干、1粒糖果等很多经验的积累,孩子才真正明白:啊,原来“1”就是一个。在认识数字的过程中,我和儿子玩了很多类似的游戏。等他有了数字的概念后,我开始教他认数。最初是从一套洗澡的数字玩具开始的,硬泡沫的数字玩具一沾水就可以贴在墙壁上,洗澡的同时,随口教他认几个数。几天下来,儿子就能按照顺序把这些数字整齐地排列出来。之所以能认得这么快,与之前数量概念的积累是分不开的。
让儿子感受到数字千变万化的美好时刻,是全家人一起玩扑克牌。从最开始的乱出牌,到看到相同的牌就收走的“老鼠搬家”,再到后来的“数字加和”——用手里的牌通过加减乘除得到桌面上牌的数字,难度一步步增加。儿子为自己的每一次成功而欢呼。学会新游戏、听懂一个新规则并去驾驭它,是儿子从3岁到5岁最感兴趣和最有成就感的事。我没有特意教过他加减乘除的法则,但是通过扑克牌游戏,儿子“玩”会了数学运算,而且非常熟练。
有一段时间我减肥,每天要称几次体重。儿子主动请缨帮我记录,然后计算早晚数字的差别,总结我一周的体重变化情况。这还不过瘾,儿子又把家里所有人的体重加了一遍,看看我们总共有多重;加完人,又把屋子里玩具、家具等物品都加上,最后竟然算到了1万多斤。小家伙的亢奋程度和成就感随着这些数字的增大也一路飙升。
儿子最喜欢的是“砸数字”游戏。在地上铺一张写有很多数字的纸,每砸中一个,就把这个数字和之前的数字加起来,然后会得到一个越来越大的总数。之前我不明白,为什么简单的加法能让儿子乐此不疲地玩呢?儿子对下一个数字的紧张和期待让我明白,这些数字是充满未知和期待的,是跳跃的,是千变万化的。在神奇的数学世界里,这就是数字最原始的魅力。
数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有神奇的数字和运算,还拥有庞大的形状王国。一开始,我并没有把形状名称教给儿子,因为我担心名称会束缚他的思维。我让儿子自己在生活中寻找相同形状的东西。夏天的夜晚,我和儿子一起躺在床上,透过窗户看屋顶和月亮。我问他:“你觉得屋顶像什么?”儿子回答:“就像我的蜡笔头。”“那你觉得月亮像什么?”他说:“像我把皮球踢到了天上。”“烟囱呢?”他说:“就像是我的玩具火车头。”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才慢慢告诉他,像屋顶、蜡笔头的形状叫三角形,像月亮、皮球的形状叫圆形,像桌面、方盒的形状叫长方形……认识了形状后,我们常常在家里用各种形状的积木玩不同的游戏:用几个小方形做成手臂和腿,再加上椭圆形的肚子、圆形的脑袋,就是一个可爱的小木偶……我们把积木拼成不同的形状,感受形状的千变万化。慢慢地,儿子对形状有了很敏感的感知力。他甚至可以在一个大三角形中,画出88个小三角形。
所以,让孩子爱上数学也并不是一件难事。很多孩子接触数学时,都是从枯燥的认数和算术开始的,没有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所以他们才对数学望而生畏。而在儿子的头脑中,有一个神奇的数字世界:里面的数字,都是可以使唤的;里面的形状,都是一个个调皮的精灵。只有体会过数学无穷魅力的孩子,才能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力量,才能真正地爱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