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云
刘阿姨身患高血压、糖尿病,一天要吃10种药,每日用药量累计算下来,一天就需要吃24片药。最终,刘阿姨因为吃药引发的体位性低血压住进了医院。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监测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占监测报告的19.9%。
老年人由于各系统功能降低,导致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功能减弱,加之老年人多种疾病共存,用药种类较多,势必增加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为了促进老年人的合理用药,降低和防范我国老年人的用药风险,有关部门发布了我国首个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目录。分为:A级(优先警示药物)和B级(常规警示药物)。每种药物都附有1~6个风险点。在此,介绍一下优先警示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 降糖药
胰岛素:低血糖风险(谨慎增加剂量)。
2. 脑血管药
尼麦角林:疗效不确切;用药风险大于获益;体位性低血压;跌倒。
二氢麦角碱:疗效不确切;用药风险大于获益;血管收缩可引起心绞痛、高血压。
3. 心血管药
多沙唑嗪:体位性低血压;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尿失禁/排尿障碍;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眩晕、轻微头晕、嗜睡)。
利血平: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镇静、抑郁、嗜睡);体位性低血压;胃肠功能紊乱。
胺碘酮:严重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性心律失常)。
地高辛:(每天用量超过0.125毫克)老年人敏感性增加(女性>男性);肾脏清除率降低和电解质紊乱时中毒风险增加。
4. 神经系统药
劳拉西泮: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镇静时间延长、健忘、共济失调、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跌倒;低血压;呼吸抑制。
艾司唑仑: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镇静时间延长、嗜睡);跌倒。
唑吡坦: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认知功能障碍、激越、烦躁不安、幻觉、精神错乱、反应时间延长);跌倒和骨折。
5. 抗精神失常药物
氟西汀: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头晕、意识不清、烦乱、激动);低钠血症;半衰期长。
奥氮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镇静时间延长、认知功能障碍);锥体外系和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帕金森症、肌张力减退);跌倒;增加精神病患者的病死率。
利培酮:避免用于痴呆患者行为异常的治疗,仅在非药物治疗失败或患者对自己及他人造成威胁时应用;增加痴呆患者的脑血管意外及死亡风险。
喹硫平:避免用于痴呆患者行为异常的治疗,仅在非药物治疗失败或患者对自己或他人造成威胁时应用;增加痴呆患者的脑血管意外及死亡风险。
6. 解热镇痛药
布洛芬:消化道出血、溃疡;肝损伤;肾损伤;高血压。
双氯芬酸钠:消化道出血、溃疡;肝损伤;肾损伤;高血压。
萘丁美酮:消化道出血、溃疡或穿孔;避免长期使用,除非其他可选择药物疗效不佳,应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
7. 抗感染药物
克林霉素: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高热、寒战、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呼吸系统不良反应(血尿、急性肾损伤)。
氨基糖苷类:肾损伤;耳毒性。
8. 抗过敏药
氯苯那敏:抗胆碱能不良反应(便秘、口干、尿潴留);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镇静时间延长、嗜睡、意识不清、谵妄);心电图变化(QT间期延长);老年人过敏反应首选非抗胆碱能抗组胺药。
9. 血液系统用药
华法林:个体差异大,蛋白结合率高,过量易致出血;老年人服用药物多,且生理状态改变,可能的相互作用及单药导致的不良反应风险增加;常规监测凝血指标。
氯吡格雷: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出血、紫癜、鼻出血、眼部出血、血尿、颅内出血);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头痛、头晕、意识混乱、幻觉)。
10. 呼吸系统用药
茶碱:心脏不良反应(心房纤维化、房扑或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癫痫、失眠、易激惹);恶心及腹泻,与剂量相关。
11. 利尿药
螺内酯:避免用于心衰或内生肌酐清除率低的患者;每天用量超过25毫克会使心衰患者高血钾风险增加,尤其在合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一些抗高血压药物或补钾制剂时。
不适当用药目录所列药物,并非禁服,只是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