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照岗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是本能。又有人说,痛而不言,体现了人性的坚强。还有人说,痛而善言,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脫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②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一、明确题型
新材料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主要题型,不同于以往的命题作文与话题作文,它往往提供一段或几段材料,让考生从材料的整体或某一角度出发,或感悟,或联想,或思考,并在此基础上立意写作。新材料作文常见的题型有观点型、叙事型、寓言型、漫画型等,考生要根据不同的材料类型进行具体的思考,选择适当的立意方法。
本题属于观点类的材料作文,对于这种作文类型,考生审题立意时首先要做的是选边站,即选取材料中某一个观点作为自己的论点,或另起炉灶,选择更新颖、更深刻的观点来立意。其次议论时要有边界意识,让自己的论说始终在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之内。即始终要扣着“面对——我认为——”来思考立论。具体到本题则是:面对痛而言(痛而不言、痛而善言),我认为——。
二、打开思路,理解概念
要想写出一篇立意深远、思想深刻的文章,还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仅仅罗列人生中的种种痛,而应写出对痛的思考以及面对痛的做法,二是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人之痛,而应延伸至对社会阵痛、民族历史现实之痛的认识与思考。
1.为什么痛而直言?
A.释放痛感、宣泄情绪的必要途径——痛而直言是倾诉,可以减缓痛楚,治疗心灵的创伤。如果是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的痛,更要说出来,以引起注意,自我疗救。
B.痛而直言,做一个真实的人。
C.痛而直言也是一种勇敢(面对坏人、恶势力)。
D.痛而直言:让弱者发出声音,让怀有大爱的人铁肩担道义。
E.反面思考:痛,而不言,藏在心里,就会忘记痛苦,会让自己变得麻木、冷漠。
2.为什么痛而不言?
A.传统里的忍文化的熏染浸透。
B.痛而不言,是一种坚强,是一种成长。
C.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长量。
3.为什么痛而善言?
善于表达痛,采取委婉、巧妙或借助其他手段、途径和办法,从而使这种痛表达得更深刻、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因此显出人生的智慧。
[佳作展示一]
言痛无益
黄子华
世态炎凉,总有一道伤疤烙在你我心间;炎漠无边,总有一种痛楚让我们泪流满面。面对人间的坚冰与赤焰,我们要懂得忍耐;面对凡世的刀山与火海,我们要学会坚强。
在众人眼中,说痛是我们的本能。似乎通过这一方式能一泻心中怒火,或能倾倒昔日的怨气,抑或能抚慰那被尘世扰乱的心绪。然而,群众的眼睛并非永远都是雪亮的。面对钟情于一吐为快的人们,我只想问:痛为何物?痛于人而言仅仅是痛吗?
不言痛,是因为懂痛。若不懂痛,言痛何益?海明威曾说:“痛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它把模糊的东西转化为清晰,把迟钝的东西转化为尖锐。”痛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刺痛我们的身体,也能搭建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更了解生命之意义。曾有一饱受病魔折磨的病人,每天深受痛苦的煎熬,但是,面对痛时,他非但不言痛,反而感到庆幸,他说:“只有感受到痛时,我才知道我活着。”痛于他而言,是一种存在的见证,是一种对生活的希望。真正懂痛的人不会轻言痛,因为他懂痛的重量与那沉重的意蕴。
言痛无益,何不忍痛去解决问题?于仲达曾说:“一个人的一生只对他自己有意义,那些悲伤和欢乐,那些焦虑和痛苦,你可能被感动,但你永远无法体会。”一个人不能完全地看透另一个人,否则,我们又怎会不知道喜剧《虎克船长》的主演罗宾·威廉姆斯有严重的抑郁症与自毁倾向呢?那言痛又何益呢?尽管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言痛能给你带来一时之快,但是这并不能解决问题,这仅仅是将死刑变为缓刑罢了。所以说忍着痛去釜底抽薪才是正道。
不言痛,但是为了避免喜剧的忧伤,我们要做的是将痛改造成支撑我们精神世界的支柱。博尔赫斯曾写道:“要把岁月的侮辱改造成一曲音乐,一声细雨和一个象征,要在死亡中看到梦境,在落日中看懂痛苦的黄金。”将痛封存于心,这能更好地搭建我们的灵台而并非断头台。拿起由痛铸成的宝剑,这能让我们披荆斩棘;登上由痛构成的航母,这能带我们乘风破浪;乘着由痛形成的翅膀,这能领我们穿山越海。贝多芬在双耳失聪之际忍痛写下了感人的《欢乐颂》,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忍痛写下了不朽的《史记》。他们皆是不言痛之人。在时代这巨大的暗涌下,忍着痛而坚强地将痛化为激励我们前行的正能量,方能找到迷宫的出口。
不言痛,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底线。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我们可忍痛,但若遇到贪污、欺辱等侵权行为时,我们不但要言痛,我们还要学会呐喊。因为这种侵权的痛已越过底线,此时我们要的是反抗。
何必言痛?言痛无益。我不懂船长的谢幕,也不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只知道: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
[佳作展示二]
勇于言痛,善于思痛
吴映洁
疼痛,是上帝赋予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的人的第一种感觉,第一番体验。他昭示着我们的存在并贯穿着我们的一生,是我们不能逃避的必修课,不必放大也无需隐忍。痛而善言,是一种人生智慧。
人生之痛,林林总总,有些痛不该声张,而有些痛不必强忍——痛而善言,首先意味着懂得什么痛该默默忍受,什么痛不能不说。从来没有一马平川的前路,也没有一帆风顺的航线,生活中磕磕绊绊在所难免,恩恩怨怨也难觅所终。诸如此类跌打擦伤大可不必呼天抢地、兴师动众,更不要故作呻吟以自怜。
我更欣赏这样的人,小痛忍忍便过去了,经历大痛却绝不苟且。莫以为喊痛专属于懦夫,隐忍则标榜勇气,因为有些痛说出来更需要智慧与胆量。与至亲的诀别之痛,十指连心,可林觉民把这份悲恸在帕上倾吐。堂堂七尺男儿“泪珠与笔墨齐下”,此般言痛并非怯于死亡,而是为了得到至亲的理解,不让诀别在无言遗憾中到来,残酷却温情。遭受人格屈辱之痛,“发背沾衣”,但司马迁把这份耻痛刻在史册中。相比于隐忍苟活,此般“置之死地而后生”是怎样的大无畏与大决绝!英雄不易言痛,一旦出口却震天地、泣河山。
无疼痛无以谈人生。善于言痛,说出来并非目的,关键在于说出来之后如何面对它。言痛的意义不在于一时任性的排解,不在于博取同情与安慰,而在于“痛定思痛”的智慧。作为“华语文坛最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的《野火集》直击台湾社会的痛穴,把大家最不愿意面对的千疮百孔一展无余。但他们并没有坐着抚摸创口,而是掀起了一场“刮骨疗伤”式的反思与变革。“野火”烧成了动力之火,他们的痛没有白受。每个人都有摔倒的时候,只是摔倒后得赶紧爬起来,别停在那里欣赏摔出来的坑。干巴巴地挂着泪珠喊疼并不聪明,聪明在于下次如何让自己乃至别人都不必再遭那种痛。
善于言痛,不仅在于知道“言什么痛”,更在于“言痛”之后如何“思痛”。在人人都必经的痛苦中找到它的价值,而非“好了伤疤忘了疼”,就是我所认为的人生智慧。一身伤痕,在我诉说之时已渐渐痊愈。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