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玉米新品种引试推广质量控制技术要点
为了发挥玉米新品种首要增产作用,不断提高玉米品种质量水平,促进玉米增产集成技术应用步伐,为陇东地区玉米主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特制定本技术要点:
灵台县地处甘肃东部,属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海拔890-1520m之间,年均气温8.6℃,降雨量550mm,无霜期159天,年均有效积温2804℃,全县现有耕地5.2万公顷,属雨养旱作农业县。陇东玉米栽培历史悠久,群众种植经验丰富,是灵台县第二大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3万公顷左右,玉米产量的丰歉直接关乎全县粮食生产的大局。近年来,随着甘肃种子经营市场的全面放开和种子生产注册制的改革推行,灵台县域玉米制种和经营企业层出不穷,新品种种类繁多,良莠不齐,栽培管理也差异很大,加之种子监管制度不健全,市场执法管理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陇东玉米产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强化玉米种子质量控制,提升玉米品种质量刻不容缓。
以灵台县农技中心为主导,县域有资质供种企业全程运营操作,广大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共同参与。从基地选择开始,供种企业根据县农技中心提供的品种布局意见,因地制宜的制定分区调种供种计划,全方位进行了种子质量控制,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关:
(一)优选种源:
1.选种:每年调种前,课题组与企业负责人共同赴原种育种基地进行认真考察,结合当地海拔、经纬度、气候、降水等自然条件以及栽培管理制度,选好适宜品种,进入我县试验筛选;
2.试验筛选:分山、川、原不同地类,开展新品种引试比较试验,每年至少设置9个点次,引试品种6个左右;同时,配套开展不同密度、不同覆膜方式、不同施肥效果、以及膜下化学除草等相关栽培方式试验研究,综合确定品种的特征特性和生态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掌握品种的栽培要求和环境适应性;对抗灾抗逆性进行重点观察。其次,根据近年干旱少雨和低温冻害易发频发的气候状况,突出对抗旱抗寒品种的筛选,剔除干旱期易发生大小斑病的弱质品种。
3.品种展示:对试验验证过关的优选品种,建立面积至少在100亩以上的品种展示田6处,开展较大规模的品种展示示范,按照玉米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进行科学记载观察,从产量水平和栽培特征等方面综合评估新品种的总体状况;经过2年以上时间的示范,优选确定6-9个品种作为不同区域拟推广品种,逐步筛选适宜陇东气候状况和栽培条件的主导品种。
(二)确定推广品种和区域
1.确定主推品种:制定年度品种推广方案和布局意见:根据气候、降水、气温、耕作条件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分山川原不同生态区域,提出主推品种和搭配品种;我县原区主推品种为:先玉335、龙生1号,搭配品种为五谷704、丹玉69;山区主推品种为西蒙6号、大丰30,搭配品种为潞玉36;川区主推品种为陇单9号、富友968。
2.选择生产基地:示范区要求建立在交通便利、土壤肥沃、隔离方便、集中连片、无检疫性病虫草害发生,农户认识高、勇于接受,村社干部质量意识强,组织管理能力高的
村社。
(三)优选供种
1.遴选供种企业:根据供种资质和网点分布情况,综合信誉度、有无违纪行为和社会群众反响,最终确定2家县域优质种子企业,作为供种单位;
2.品种调供:根据试验示范最终确定的推广品种,抓好调种这一关键环节。课题技术负责人和供种企业在做好前期考察的基础上,提前签订购种合同。按照市场和基地需求数量,保质保量做好调种。调运时再仔细核对品种名称、挂好标签,选好不同包装,并查看检疫情况,确保种源真实可靠。
1.遴选科技示范户:根据群众意愿,结合项目物资补贴措施,项目区每个乡镇重点遴选200个左右、生产积极性高、科技意识强的农户作为新品种种植科技示范户,优先免费供应良种,并选派技术人员跟踪登记,查看新品种产量及生物性状,对农户进行种植问卷调查,评估种植效果。
2.引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的模式,由供种企业与之签订供种协议,明确质量责任,实现标准化生产,跟踪监管。
3.种植规划:坚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要求,实行“五统一”、“两集中”管理办法。即: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播量、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检查验收;播期集中、一个区域集中一个品种。提高示范区玉米种植质量。
按照灵台县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规程,搞好前中后三期监管。
(一)前期控制
1.精细整地:通过深耕深翻,灭茬晒垡,疏松土层,降低土壤病菌和害虫基数。
2、起垄施肥覆膜:按照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杂草较多的地块可在起垄后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兑水30公斤喷施,喷完一垄覆盖地膜后再喷下一垄。
3.基肥:结合灵台县土肥站测定:全县玉米施肥量每亩:旋地前均匀撒施农家肥4000-5000公斤;尿素30-40公斤(三分之一留做追肥),过磷酸钙50-70公斤,硫酸钾5-10公斤,硫酸锌2-3公斤混合均匀施于小垄内。
4.播种控制:从种源购入到配发种子及其播种整个过程,都由课题组专业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分工把关,全部使用包衣种子,严防播种环节种植不规范。我县最佳播期在四月中旬前,根据肥力状况,因地制宜,选择大穗稀植型和大穗密植型品种,亩留苗4000-4500株,少数耐密新品种可尝试留5000株。
(二)中期管控
1、科学追肥:对杂株、变异株整株拔出销毁处理,对脱肥现象及时补追。大喇叭口期到灌浆期是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旺盛期,为保证玉米穂大、粒多、粒重,将预留的1/3的氮肥全部追施,有条件的地块可以分两次追施,第一次在拔节期、第二次在吐丝期。
2.综合防控病虫:经常田间检查有无病虫危害植株,一经发现,全部剔除。我县玉米常见的病虫害有大斑病、小斑病、瘤黑粉病、地老虎、金针虫、粘虫、玉米螟等,可用75%百菌清8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兑水50公斤,在发病初期进行喷雾处理。地下害虫可采取毒土诱杀的办法防治。
(三)后期监管:根据气温和降雨状况,尽量选择株高适中、节间及气生根发达的抗倒伏品种。后期为防止出现株型过高情况,可在抽雄前开展叶面施锌、施硼技术,并加入适量的矮壮素,防止徒长。
当玉米苞叶变黄、乳线消失,籽粒底部出现黑层时及时收获。饲用型品种可适当提早15天左右收获,保持秸秆含水量和新鲜度。对示范区品种,均采取统一收获,单独测核产的办法,组织农户适时收获,分品种存放保管。根据试验结果,玉米早收天数与产量损失成正相关,具体数据可参照下表。
6.评价验收
1.科学观测记载: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期,按照玉米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观察记载,多方面评价品种性状表现,做出年度综合评估;尤其在抽雄扬花期仔细考察品种特性,包括株型、叶色、扬花授粉、穗长、粒型变化等综合情况,完善栽培技术规程。
2.综合评价:根据高产创建验收办法,制定年度品种测产方案,随机选取示范区3个村10个农户田块,进行实地核产,提出测产结果报告,请求省级高产创建领导小组复核验收,并形成评估意见,核算种植效益,完成年度目标,指导生产实际。
10.3969/j.issn.1001- 8972.2016.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