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汽车采样系统事故数据记录库的安全气囊点爆阈值分析
事故重建师及其它机构均使用安全气囊点爆阈值作为衡量轻、中型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指标。自2000年以来,全国汽车采样系统(NASS)已存取记录并公开了近6300辆汽车的安全气囊控制模块数据。基于Δ-V和安全带使用数据确定阈值,研究其随制造商和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安全带预紧器点火时间和安全气囊点爆信号时间等。
一般情况下,汽车安全气囊点爆时间随着Δ-V而变化,50%、75%以及90%的点爆概率可确定为Δ-V的函数。由安全带状态确定的点爆等级也被纳入了考虑范围。整体而言,基于驾驶员安全带状况确定的给定Δ-V值对安全气囊点爆可能性无明显影响。研究了安全带预紧器和安全气囊第2阶段时序,其中绝大部分案例显示,预紧器被触发同时安全气囊也被触发。无论是与第1阶段的35ms并发,还是100ms或更久,第2阶段安全气囊点爆时间有很明显的变化趋势。按年型考虑,第2阶段点爆时间未观察到明显的趋势。从NASS事故数据记录(EDR)数据库读取驾驶员安全带使用情况与国民乘员保护使用调查(NOPUS)及死亡数据报告系统(FARS)数据进行比较,证明NASS数据可媲美FARS。
上述数据的分析可重现汽车事故。数据集分析法将安全气囊点爆阈值数据与真实世界的事故数据进行对比。随时间推移,以及乘员分类系统和双安全气囊技术发展,安全气囊点爆时间和阈值的可变性已大大增加。分析显示,数据集分析的点爆阈值与公布数据基本一致。
MatthewWoodetal.SAE 2014-01-0496.
编译:苗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