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立新
食肉记(外两篇)
邝立新
第一次去省城时,还要乘坐长途大巴车。我蜷缩在狭窄闷热的卧铺上,望着窗外的灯光,心中充满着幻想。整整一个夜晚,竟然兴奋地没有入睡。清晨时到达停车站。这是城市远郊,混乱,肮脏,汽车尾气、早餐面点和人的汗味混合在一起。公交车驶入,人们一哄而上。我挤在人群中,进入这座陌生城市。
想起十几年前的一个炎热夏日,一位不常走动的姑妈(父亲的表妹)突然出现在我家,给我们带来许多礼物,连我这样无足轻重的孩子也没有遗漏。在我印象中,这位姑妈是王熙凤式的人物,能言善辩,手腕灵活,见识颇广。寒暄许久之后,话题扯到我的身上。姑妈得知我提前被县一中录取的消息,言下之意,希望我能为她成绩不甚理想的儿子补习一段时间,以便备战两个月后的中考。
既然是亲戚,姑妈的态度又如此诚恳,我的父母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稍做准备,隔了两天,父亲就把我送到了城里姑妈的家。在路上,父亲反复叮嘱,到了姑妈家里要懂礼貌,注意卫生,早起早睡,多做事情。父亲的担心并非多余,在此之前,我一直生活在偏僻的乡村,对城市生活没有任何概念。
姑妈的家是一个独门独院的三层楼房,门口一条笔直的水泥路。我站在大铁门外,望着这座戒备森严、巍然耸立的大宅子,内心瞬间涌起一阵崇敬感。父亲抓着铁环,反复撞击铁门,发出哐当哐当的巨大声响。一阵骇人的犬吠声响起,姑妈从二楼窗台上探出头来,一边跟我们打招呼,一边急匆匆赶下来。
进了大铁门,再进卷闸门,换了拖鞋,上到二楼的客厅,才安顿下来。这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屋子,宽大厚实的红木家具,富丽堂皇的水晶灯,花纹繁复的落地窗帘,透亮的玻璃茶几,柔软的带毛地毯,硕大的彩色电视,以及成套的功放、VCD机和音响设备。这些之前在电影里见过的场景,真真切切出现在眼前。
在姑妈家里,十五岁的我毫无悬念经历了人生许多第一次。第一次使用抽水马桶,第一次使用淋浴,第一次坐小轿车,第一次穿衬衣和皮鞋,第一次玩电子游戏,第一次上高档餐厅吃饭……幸好那时候年纪也小,姑妈的儿子——我的表兄不厌其烦教我。正如我给他补习功课一样,他也为我补上了城市生活的第一课。后来,我离开家乡去城里念书,这些生活经验如此宝贵,让我不至于太尴尬。
两个月后,我重新回到乡村简陋的家——唉,之前许多年并没觉得它如此破旧,如此脏乱─—竟然有些不适应,可见人很容易改变。我跟姐姐们描述起城市生活的场景,她们一脸羡慕、惊讶和不相信的表情,眼神透露出对未来的向往。师范快毕业的大姐,还不自量力地跟我打赌,十年后她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十年之后,也是一个夏日正午,大姐带着我和父亲,跟一个陌生人谈论起房屋买卖。那天中午,父亲喝多了酒,大姐和我还在谈着,他却躺在沙发上打起了鼾。彼时,大姐已经在城里生活多年,拥有了城里人能够拥有的一切。十年前打的赌,我是彻彻底底输了。我没想到会这么快,连父亲也要到城里来买房。
自从上了大学之后,与我的乡村越来越疏远。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渐渐习惯了拥挤、嘈杂、甚至逼仄的城市生活。偶尔回到老家,听着池塘边的蛙声,坐在树荫浓密的酸枣树下,似乎感觉回到了童年的美好时光。但时间一长,没有Wi-Fi,没有咖啡馆,没有书店,没有电影院,没有口味繁多的小餐馆,没有随处可见的便利店。寂寞和无聊会在心里疯长,蔓延全身,让你浑身不自在。
乡村也在变化,变得不伦不类。随处可见的山寨货,拆迁,重建,留守儿童,网吧,杂乱无章的房屋,看起来更像是城市的郊区。沈从文的“边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侯孝贤的“童年往事”,在二十年城市化的冲击中迅速瓦解。熊培云的小堡村,梁鸿的梁庄,那些支离破碎的残酷现实,才是当下真实的乡村。
进城既是理性的决定,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乡村逐渐被更偏远的山里人占领,昔日的亲戚大多在城里安了家。许多人被这股洪流裹挟着,不由自主跨进城市的大门。我的姑妈也不省心,表兄要在广州成家,没有新房,女方不答应。姑妈家境虽然殷实,但在一线城市买房仍然吃力。他们也面临着再次进城的难题。
十二岁那年,我考上了镇里的初中。学校离家大约三公里,地处村子西南侧。一条人工水渠从学校北侧蜿蜒流过,校舍建筑大多年久失修。父母忙于工作和家务,一上初中就让我寄宿。从那天起,我结束了十几年的放养生活——之前许多年,我一直在村里的学校,跟小伙伴们终日游荡——有了新的生活圈子。
学校宿舍是老式的充墙瓦房,一种有粘性的黄泥冲压而成的房屋。两个人挤一张床,一间不大的屋子要住十几个人。这样拥挤的宿舍自然没有厕所,冬天晚上想方便,要冒着寒风走上好几百米。食堂定时提供热水,洗热水澡也很奢侈。一周六天半的课,每晚十点熄灯睡觉。无论寒暑,早上都要起来晨跑一千米。
这些简陋的条件和严格的管制,并非难以忍受。实际上,那时家中的条件不见得比这里好多少。最困扰我们的是无比粗粝的伙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年龄,常常面临吃不饱的痛苦。这件事也不怪学校,每天每人3元钱的伙食,无论如何没有办法让学生吃好。学生自己带了大米过来,学校买的也是最便宜的菜。
早上通常是煮黄豆,中午炒白菜、蒸南瓜、炸馓子。馓子大约长久放在发电机房,散发出一股浓重的机油味。晚上有一顿荤的,菜的分量却少得可怜。八人围成一桌,每人一碗白米饭,中间一盘菜,上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肉。菜端上来,一个个面黄肌瘦、发育不良的少年,死死地盯着那些肉,生怕它们长腿跑掉。
我们尝试过各种分菜方法,甚至见过许多同学为此打架。最终大家一致认定,轮流值日还是最公平的。值班分菜的人私心难免,但轮下来谁也不吃亏。这几块肉(大约是3到5小块吧)的能量毕竟有限,难以弥补白天体力上的消耗。每到晚上熄灯之时,肚子开始一阵一阵叫唤,胃里泛起一阵酸水。舍友们躺在床上绘声绘色讲述家里的美食,聊以“画饼充饥”。每晚在这样的煎熬中昏昏睡去。
为了填饱这该死的肚子,小伙伴们想尽了各种办法。条件好的同学从家里带来腌好的肉,每次吃饭时舀出一点放到饭盒里,一脸神气模样。有的同学自力更生,下了课去学校周边抓田鸡、掏泥鳅,去河里捞鱼、摸河蚌,再生火烤着吃。好多同学——包括我在内——曾从家里偷过大米,去米粉厂换新鲜出炉的粑粑。
相比于后来的那次“壮举”,上面说到的这些事情都不值一提。那天晚上,宿舍又毫无悬念地说起吃的事情。一位脑袋颇为灵光的黄同学说,“食堂里的肉都是用大桶装的,你们没见过,大师傅用勺子舀着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难怪大师傅油光水滑的,原来是偷吃了本该分给我们的肉,大家说起来都很愤怒。黄同学立即提议,我们何不干脆去食堂弄点吃,这本来就是属于我们的东西。
我们提前踩了点,摸清大师傅们的行踪,选择恰当的时间,并且一一分了工。我身材瘦小,行动灵活,负责在窗外“接货”。那天下午,我望着屋内热气腾腾的大肉桶,闻着一阵阵香味,不停地往下咽口水。黄同学揣着一只大碗,从窗户爬进食堂。他见四周无人,迅速掏出大碗,狠狠舀了一碗,从窗户递给我。我用衣服遮挡着,极力掩饰内心激动,一路小跑回到宿舍。宿舍已经有人摆好碗筷。
黄同学一回来,大家开始“分赃”。这次没有一块一块分,而是直接用筷子扒拉,看上去分量大致差不多。分好后,大家互相看了一眼,露出默契的笑容。没有多说一句话,就埋下头去细细品尝。这是怎样的一顿美味啊,那种深入骨髓的肉香,那种无以言说的幸福,那种惊心动魄的感受,全部凝聚在这一小碗肉里。每一个人把自己碗里的肉和汁吃得一干二净,仿佛下意识地想消除一切痕迹。
我和我的舍友们忐忑许久,直至毕业也没有人提起此事。这件精心谋划的完美案件,就这样悄无声息淹没在岁月中。许多年过去了,我品尝过许多地方的美食,吃过各个季节的时鲜,再没有一种食物能留下这种刻骨铭心的感觉。少年时代如影随形的饥饿早已远去,许多事物都在变化,曾经以为的幸福也是如此。
或许是换了新地方,一下子很难入睡。床单、枕头有一种陌生的气息。躺在黑暗中,耳边传来沉重鼾声,由远及近,由近而远,思绪随之起伏不定。清晨,昏睡中被闹钟惊醒,窗外天空刚蒙蒙亮。胡乱洗漱了一把,带着行李,爬上了大叔的车。老家通了高速以后,回家便捷了许多。中途跟大叔换了位置。大叔坐在副驾驶上,跟我漫无边际地聊天。聊着聊着,耳边又传来轻轻的鼾声。
大叔也老了吗,我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大叔是祖父的第二个儿子,也是祖父最为器重的孩子。大叔也确实给祖父争脸,八十年代就考上了师范大学(能够减免学费)。工作几年后,又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省级机关工作。在三角铺这个小地方,这是罕见的新闻。多年来,大叔一直是家族、乃至整个村庄的骄傲。转眼间,那个我们要竭力追赶的年轻偶像,也接近天命之年了。
快到中午时,汽车终于开进了村庄狭窄的道路。这里的基本格局没有太大变化,不过老戏台换成了丑陋突兀的水泥房屋。那些老房子更老了,一些更老的老人不在了,冒出出现许多陌生的稚嫩面孔。家族里的人冒着烈日守候在村头,看来已经等了许久。大叔走出来,引起人群一阵小小的骚动。他保持热情稳重的微笑,跟大家一一打过招呼。在人群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回到老屋。
第二日是清明宗亲聚餐,宴席摆满了三角铺整个街道。酒菜安排妥当后,大叔站在高处,抬起两手往下一压,示意大伙儿安静下来。过了一会儿,他那浑厚的声音在三角铺的上空响起。他讲起这次聚餐的缘起,追忆起祖坟的搬迁、祖训的传承。现场的气氛一时肃穆起来。他又讲了些祝福的俏皮话,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宴席开始以后,他带着家族一些老人和有地位的人,挨桌向大家敬酒。
整套仪式完成后,他才拿起白毛巾擦了擦汗,定定心心坐下来。一阵寒暄过后,邻村一位七十几岁老人的嗓门逐渐响亮起来,“叔公,你老人家一回来,大家心里就踏实。”这位老人岁年长许多,但辈分比大叔低,叫起叔公来倒也恳切。“老叔讲得对,太公不回来,哪个敢主持仪式,今天酒都喝不成”,一个四十几岁的汉子连连附和道。大叔谦虚了一番,开始与大家推杯换盏,酒席活络起来。
宴席毕了,一群人将大叔团团围住。“叔公,这个事情明明白白的。当初生产队派我们到海南去支援农业生产,村里盖了公章,还有介绍信,现在没得人认账,一起去的人老的老、死的死,再不解决补助问题,我也快死了。你老人家手面广,帮我指条路子……”刚才那位老人情绪激动起来,颈上青筋鼓起,脸膛涨得通红。大叔翻看了他那些发黄的复印资料,一边给他分析情况,最后的结论是只能去省里上访。老人听说这个结果,神情有些黯然,不过也没有再言语。
这桩事刚了,一位满面愁容的中年妇女又凑了上来。“老太公,我屋里男人的事情,你晓得的,本来想出去打工赚点钱,结果上辈子造了孽,掉下来腿摔断了,到现在建筑公司还没有拿钱出来……”女人说着,一边抹起眼泪来。大叔皱了皱眉头,略略沉思了片刻,缓缓说道,“你一个妇女家,不便出面。”他转过头去,对一个虎背熊腰的大个子说,“老三,你找几个后生去跟建筑公司老板谈。要是谈不拢,就打官司。法院那边,我会打好招呼,你们不必担心。”
关于大叔的神奇,有很多真真假假的传说。多年前,大叔有个老实巴交的舅舅,常常受到一个凶恶村干部欺负,苦不堪言。大叔私下跟村干部的上司做了些沟通。这个村干部一夜之间态度立马改变,让我的舅爷“受宠若惊”。一条规划中的公路,本来与我的村庄无缘。大叔起草了一个报告,详述了改道的理由。建成的公路果然从村庄口清清爽爽通过。这些事情口口相传,大叔的名声日隆。
其实大多时候,大叔是凭着历练和见识,为人出谋划策。不得已时,才会巧妙地动用一些权力和关系,去帮助那些走投无路的乡下人——这个偏僻的村庄,除了大叔,他们还能靠谁呢。大叔也很愿意照顾亲人和乡邻。姑妈的两个儿子,从上大学到工作,再到找女朋友、结婚,都是大叔一手操办、亲力亲为。乡亲们的孩子上学、到省城医病,经常找到大叔,他也尽力而为。村里有个臭名昭著的二流子,到处招摇撞骗,人人敬而远之。大叔对这样的人,也会伸出手去拉一把。
这些琐事处理完毕,人群渐渐散去。太阳已经偏西,斜斜照射过来,在街巷里落下一道道昏黄的影子。大叔躺在竹椅上,宽阔的前额发出亮光,如同一尊佛像。有节奏的鼾声响起,在狭长屋子里回响。周围的一切全都静下来,静下来。
责任编辑◎育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