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瑶
数字阅读:媒介进化论视野下的阅读进化*
吴瑶
摘要从媒介进化理论的角度我们可以认为,媒介的发展是以模拟前技术时代的传播特点、以消灭时间与空间为终极目标的补偿性进化过程。在纸质阅读历经千年的固化发展后,数字阅读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其具象性、非线性、交互性三大本质属性,是媒介融合时代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与网络媒介的交汇创新,是对传统纸质阅读的弥补与发展。论文以数字阅读的媒介本质为依据,辨析数字阅读媒介进化特征与数字阅读的行为特征,为数字阅读时代推广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提供了一条可行之道。
关键词媒介进化论新媒介数字阅读全民阅读
分类号G255.75
DOI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2.001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5Q227)、黄冈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2CE22)的研究成果。
Digital Reading:Reading Evolution from the Aspect of Media Evolution
Wu Yao
Abstract From the aspect of medium evolutio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is a compensatory process of simulating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e-technology time to eliminate time and space.After thousands of years of paper reading development, digital reading brings totally new experience.Its three essential attributes, concreteness, nonlinearity, and interaction, are the innovation generated when the printing, digital, and network media are integrated, which is the compens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paper reading.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gital reading medium and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reading based on the medium nature of digital reading.It provides an available path for promoting nationwide reading and constructing a literary society in the digital reading era.
Key wordsEvolution of media.New media.Digital reading.Universal reading.
“阅读能使人常思常新。读书不仅事关个人修为,国民的整体阅读水准,也会持久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1]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重点强调了全民阅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持续增长,达到58.1%,较2013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和数字化阅读器阅读均有所上升[2]。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黄灯古卷前的清冷独思不再是阅读的常态。面对传统的纸质阅读,数字阅读大有迎头赶上之势。种种数据表明,数字阅读的时代已欣然到来。
随着数字阅读的大众普及,由其引发的阅读革命引发了学者与业界的广泛讨论:欢欣鼓舞者有之,认为数字阅读是传统纸质阅读进入网络时代的必然趋势,鼓励民众回归纸质书本前的沉静深思在数字媒介环境的当代是一种不实际也不可取的,不如放开怀抱拥抱数字阅读的全新变革;扼腕叹息者也有之,认为伴随着数字阅读而生的是浅阅读、阅读的娱乐化、功利化,继而最终扼杀由传统阅读培养的人的理性思维与深度思考。数字阅读究竟何去何从?或许从挖掘阅读变革的引发点——媒介本身,能给重重疑惑带来一条缕析的路径。
在人类传播的五大历程中,任何新兴传播形态在萌芽之初,都是以一种缝合于前种主导式传播媒介的方式出现的。因此,新媒介所引发的变革及其社会意义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广泛普及之后才能逐渐显现。每一种新兴媒介在其发展逐渐成熟,继而弥补、取代旧媒介的进化之前,常常被混淆为已有旧媒介的变体而已。因此,在媒介进化史中,以何种标准辨析新旧之别就显得尤为重要。
何为新生媒介?保罗·莱文森在《人类历程回顾:媒介进化理论》中认为,所有传播媒介的特征可划分为两大类:固有的、不能压缩的特征和短暂的、过眼云烟的特征。固有的特征是该媒介的基本属性,一旦变化,无论用什么合理的名字来说,它都应该是一种新的装置;表层特征是可以改变的,或者其变化是可以想象的,而且即使改变之后,该装置本身也不会伤筋动骨[3]269。在媒介的发展历程中,判定该媒介是否会发展出创新性变革,关键在于其固有属性是否发生了本质性改变。如同马车进化到人力自行车,其机械原理与动力驱动没有发生革命性变革,而汽车的诞生则与前两种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本质属性特征。
在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中,传播媒介呈现出种种形态,但拨开重重迷雾可发现,媒介进化的主线是其本质属性的发展无限趋近模拟人类的“前技术”时代。什么是前技术?莱文森所界定的前技术首先要具有独立性,要独立于复制他的技术而存在。其次是这种传播模式存在于复制它的技术之前。简单而言,前技术就是在所有媒介出现之前就存在着的依赖于人的感知能力而存在的传播模式,比如,人对颜色、冷暖、声音等的感知能力就是前技术,语言、文字及其以后的各种媒介的演化都围绕着人的这种前技术传播模式进行时空上的延伸和平衡[3]145。保罗·莱文森断言,媒介进化的发展史,就是媒介在不断趋近于前技术时代,不断满足人性化需求的发展史。
从龟甲竹片上的凿磨雕刻,到石壁、泥板上的描摹临拓,再到油墨在纸张上的浓墨重彩,随着数字媒介的迅猛发展,阅读也已进入数字阅读的时代。乍一看来,数字阅读仅仅是将读者的眼睛从纸质书本转移到了电子屏幕,并无本质上的创新,仅仅是媒介表层属性的流变。实质上,数字化阅读媒介的固有属性已产生了根基上的变革,显现出与传统纸质阅读截然不同的媒介物质形态和符号结构。
2.1数字阅读媒介的符号形态进化——多媒体符号对扁平化经验的还原
媒介环境学家苏珊朗格认为,人把经验转化为表征符号的独特需求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表征模式:推理性符号模式和表征性符号模式。推理性符号模式多半是真实性的或命题式的语言和数学;表征性符号模式包括一般所谓的艺术:绘画、摄影、音乐、舞蹈、雕塑、建筑、文学戏剧和电影[4]。此两类符号的传播,承载了人类历史文明的种种信息传播,使得人类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代代相传。
纸质文本的诞生,使得人类终于实现了将现实生活世界的经验长久、轻便保存的夙愿,但基于语言符号的使用与抽象性知识类信息的传播,其更偏向于一种推理性符号传播。更进一步而言,纸质文本的传播着重偏向于视觉文字符号,屏蔽与弱化声觉符号、触觉符号等其它感官符号的传播,忽视了大量表征性符号的特殊性,并试图以文字符号取而代之。由于纸质文本的传播单一,拘泥于静态的文字符号和简单的图像符号,现实世界的大量生活经验在被描绘于纸张上时,不得不被削减掉其感性、具象、生动、立体的直观经验,而只保留抽象、逻辑性、平面化的理性认知或知识。因此,在长期单一阅读符号熏陶下的人,思维也被束缚于单一文字符号的墙围之中,表征性符号的弱化损害了人们认知中的想象力,世界被扁平化、程序化,久而久之,人们将逐渐忘记该如何生动地、完整地认知立体世界。
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转换成纸质文字的经验使原有的经验扁平化,使之变得苍白。而最有利于智能发展的经验不是单纯的文字经验,而是多种视听媒介的经验”[3]227。新兴出版公司Metabook的创意总监Benjamin Alfonsi认为,“感官全面袭击的方法”是进一步改善传统书籍的最佳方式。在Alfonsi看来,大众媒介时代,各种媒介在争夺着人们的注意力,抢占着人们的媒介使用时间,而“阅读体验本身越来越不具有吸引力,因此我们需要的全新阅读——它是发自内心的、是性感的、是具有想象力的……它具有沉浸感、具有可视感、具有触感,它必须要具备一切因素。它将把文字和采访音频、音乐、叙述音频、3D互动功能以及其他形式的附加内容进行结合”[5]。
数字阅读媒介的产生正是弥补了传统纸质阅读将经验扁平化的劣势,在数字的“书”中,图片、图像、动画、声音、语言、文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符号被结合起来中,使僵硬的“文字”跳动,使理性知识也具有感性的色彩,使抽象的经验也伴有悦耳的旋律,使被压榨、浓缩的文字信息还原成具体环境与场景中生动的存在。在法兰克福书展上首次发布互动小说《超自然地带》(The Numinous Place)小说,被誉为是彻底颠覆传统出版业的一次大胆尝试。这部由编剧马克 斯托弗执笔、数字设计公司Brandwidth操刀设计的Ebook3.0增强型电子书独特之处在于将整个故事情节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媒体方式呈现。斯托弗认为:“《超自然地带》首先以一部书的形态呈现。我之所以将音频、视频、第一人称叙述、图表、照片等所有表现手法都运用到其中,是因为我想要打造一个完全真实可信的故事世界。”[6]整本书中的故事情节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媒体方式呈现,各种互动元素与传统书面叙述方式融合得天衣无缝,将一个悬疑型小说讲述得活灵活现。数字阅读的各种媒介符号触动人们各种不同的感官经验,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体验,表征性符号被还原,与文字符号所代表的推理性符号一起共同还原了人类“前技术”时代的立体感官感知,人不再只是视觉动物,同时也能听觉、也能触摸周遭的世界,从中获取经验信息并得到思维。
2.2数字阅读媒介的认知结构变革——超链接对发散式思维的模拟
传统纸质阅读由于平面印刷不得无限扩展,因此在读者触及书本之前就由作者或编辑预定好阅读线路。从章节目录的设置,到文本从前到后的线性排版,即使有天头地脚和页边批注,也是为了提供更多的层次,使之与人脑的多层次、平行加工一致。然而“a-b-c-d”式线性的文本分类终究不能模拟人的思维。文字在烙印于纸张的一瞬间顺序便已无法改变,瞬息与同步的联系对已钉死在书页上的文字来说是无能为力的。
数字阅读的跨媒体超链接技术打破这一枷锁。IKA Collective公司的尹恩·卡尔(Ian Karr)认为,数字阅读的根本性变革在于其对人脑思维认识流的模拟:“例如,假设你读到一本书中讲到肯尼迪总统发表演讲,你可能会停下来看看是谁写了演讲稿或诸如此类的内容。就像写作中有所谓的意识流,阅读中也有可能产生‘认识流’(stream of literacy),意即在某处阅读时点燃了认识其他新事物的火种。”而这种认识流的发散式思维最大程度地模拟了人脑自由想象的状态,将信息转化成为由关键词相链接的巨大网络之中,成为一个巨无霸式的超文本。数字阅读正是将不同的文本通过关键词建立链接,而每一个关键词节点都是一个独立的文本,由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媒体组成,这种网络类似于人脑的联想记忆结构,给读者以多重选择余地。而这种经由超链接带来的发散性思维与传统书籍在阅读时的线性思维自由有着本质区别:后者的自由依然遵循文字的线性逻辑,同时提供读者自由思辨的空间,而超链接的发散将读者的视野大大拓展,超越书本,超越内容,以联想的方式不断认知,更易突破定式,产生创新性思维。读者第一次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跳跃穿插于信息之间,增强了阅读体验。
在Chafie Creative Group推出的一款叫做Immersedition电子书中,共有300个触点,涉及史实、地图、图片、视频和人物资料,通过页面水印嵌入超链接。书中甚至链接有小说中5个人物主角的Twitter档案,他们在Twitter上不断地发送推文,让读者了解更多背景资料。除了地图浏览和Twitter内容浏览外,所有内容都可以离线操作。Immersedition在不破坏人类传统阅览习惯的前提下,直接通过点击文本内的链接扩散到相关的网络文本资源中,将层层信息连锁式套接,最终实现将单层平面的阅读扩充为几何发散式的思维电子阅读,在仍然保存读者自己想象空间前提下,第一次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跳跃穿插于扩散式的信息之间,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让其更能沉浸到故事中[7]。
2.3数字阅读媒介的互动功能延伸——社交型阅读对“阅读沙龙”的再现
书籍的价值是从被传播开始的。在读者与书本,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建立的各种关系互动中,书籍的价值才能被传播、被挖掘。而在传统纸质阅读中,这种互动是有限的。
苏格拉底在《斐德罗篇》中如此形容印刷文字的不可互动:“写下来的字,你认为它们在说话,好像它们有理解力,但是倘若你想再追问,它们始终是那个老样子,永远是那个意思,‘说话人’的回答永远是千篇一律。”[8]在传统纸质阅读中,读者与作者不可互动。对于作者来说,写下每一个字符似乎是对读者倾诉,但实则更像只是作者个人的自言自语。在传统纸质阅读中,读者与读者之间缺少“会面”,阅读成了个人独立的行动,阅读中或有艰辛晦涩不易理解的内容,或豁然开朗、见解独到,都缺少与志同道合者分享的途径。传统纸质阅读是一个弱反馈的过程,缺少各层互动关系的传播,书籍的价值并没有充分释放出来。
数字化阅读借助网络交互技术,在传统文本中引入对话机制,将个体内省式阅读转变为群体社交式阅读。阅读不再只是一个人与书本之间的单向信息传播,而是群体知识社群内的信息碰撞。在此过程中,“关系”起到了纽带作用,阅读的核心已经不是阅读,而是分享、互动、传播。
数字化阅读的强交互性极大地改变了人们阅读偏好,传统的“找书”——“看书”——“评书”的过程给反转为“评书”——“看书”——“找书”的过程,读者首先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熟人推荐的相关书评内容,再按图索骥去数字化阅读文本内容,最后再可能衍生至纸质阅读。位于阿姆斯特丹的OpenMargin公司有别于传统的读书会,它是一家以电子书讨论为基础的社交平台。在OpenMargin的平台上,读者可以对电子书籍的内容注释与评论,并且将其分享,甚至可以互相对话讨论文章。在此服务中,读者发布的所有评论和注释都会被搜集,其他人可以通过其网站获取。OpenMargin采用兴趣圈的方法,创建了一个内在网络,将对书籍有相同兴趣、拥有类似想法的读者通过网络推送聚合在一起,能够更方便的交流。除此之外,OpenMargin的平台允许出版商通过在书籍空白处发布新的内容来增强书籍的可读性。这些新内容的作者可能是原作者或者其他名人提供的注释,这相当于延长了书籍的生命[9]。
从以往人类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而言,人们对于新技术的认同总是抱有一种“后视镜”的眼光,在当时当刻往往不能正视其正在发生的革命性飞跃,反而以怀旧之心对其排斥与贬低。新兴的数字化阅读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争议,往往被与浅化阅读,碎片化阅读,娱乐化阅读和功利化阅读等同而论。对此,我们要明晰,种种争论的基点是否始于数字化阅读媒介的三大固有属性——具象性、非线性、交互性,如若是,则要谨慎对待,趋利避害;如若不是,则意味着这种种争议与数字化阅读本身并无直接关系,一味归咎则有失偏颇。
3.1数字化阅读的阅读体验无法与纸质阅读相媲美?
有人认为数字化阅读仅仅是创造出一种类似阅读纸质书的仪式感,数字化阅读设备、电池续航能力等弊端反而损失了纸质阅读的易用性。数字化阅读中记录与查找的不便利、电子文本格式不兼容等诸多弊端均造成了阅读体验反而逊于传统纸质阅读。
对此,我们应意识到,数字化阅读还处于发展初始阶段,种种劣势仅是当前阶段数字化阅读媒介的表象特征,其潜力并未完全开发与显现。记录与查找的不便利不是数字化阅读媒介本身与身俱来的特性,相反正是其优势所在。传统出版社的内容开发基本还仅停留在内容电子化阶段,仅仅只是借助某类软件工具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资源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电子化转档。而真正的数字化阅读内容需要将转档后的电子化内容碎片化与分类标引,对内容进行重新创建、采集、加工、分类,使各种数据间建立关联关系,再进一步将内容聚合与分类,通过知识体系、结构、主题、关键词和相关性对已分类标引的内容进行组合。可以说,内容电子化仅仅是数字化阅读的基础第一步,而其后的电子化内容碎片化、标签式分类与聚合以及关联性内容的链接才是数字化阅读本质属性的体现。
3.2数字化阅读等于浅阅读、碎片化阅读?
有人认为,数字阅读媒介将阅读变成了一个随时随地、见缝插针的光与电的融合,文字传播式微,视觉影像传播强势的趋势将弱化传统由文字阅读所练就的理性思维能力,阅读内容深度理解退化、浅尝辄止的浅阅读将大行其道,沉静式个体的严肃思考变成了浮躁喧嚣的碎片化浏览。
阅读的“浅”与“深”指的是阅读者对于阅读内容的浸润程度,与阅读目的、阅读者自身素养、阅读内容有直接联系,而与阅读载体形式并无直接联系。任何人面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都会沉浸在津津有味的深度阅读中,而不会在意自己面对的是书本还是电子屏幕。有研究者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对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进行了实证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数字阅读不会必然导致浅阅读[10]。
除此之外,碎片化阅读的产生也与数字化阅读媒介并无直接关系,数字化阅读是实现“碎片化时间”得到有价值利用的有效途径。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难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完整的时间被各种事务分解得支离破碎,从根本上消解了阅读所需要的完整时间段的这一先决条件。人们不是不想阅读,而是没有整块时间去阅读。数字化阅读媒介的可携带性,虽不能彻底解决整块时间匮乏这一难题,但可以将将零碎的阅读时间化零为整加以有效利用。与其说数字化阅读导致了阅读的碎片化,不如说数字化阅读将逐渐远去的“阅读”又给带回到普通人的生活之中。
3.3数字阅读导致娱乐化、功利化阅读?
不论是拿起一本纸质书本还是面对电脑屏幕,任何形式的阅读都是有目的的。人们通过阅读,或是希望了解资讯新闻,或为查阅资料,或为陶冶情操、提升自我,或为放松心情、休闲娱乐。不论其过程是轻松愉悦,还是抽象艰涩,获取信息方式的差异不应该是阅读目的改变的原因。
信息社会中人们所面对的信息量与所要获取的信息量不可与往日相提并论。往时一份报纸从头读到尾的时代已不复存在,人们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在面对海量信息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某种程度上,功利化阅读是人们目的性明确地在海量信息中获取特定信息,是人们获得生存所需的知识的必要手段。同时,在竞争激烈,紧张的生活环境中,人们更需要心灵的抚慰与放松,选择娱乐休闲的内容阅读也无可厚非,阅读的视图化,快餐式,都由一定的受众心理导致,而新媒体的特征又恰恰
契合了这种心理需求[11]。因此,功利化、娱乐化阅读有时代环境等诸种原因,而非数字化阅读所致。
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教授曾对“阅读”有这样四句经典之论: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12]。新媒体时代下,数字化阅读以“具象性”“非线性”“交互性”对传统纸质阅读的种种局限进行了弥补,使“阅读”更加贴合于人的天性。数字化阅读虽然仍处在发展的初期,但其已为推广全民阅读,实现信息时代下的“书香社会”提供了一条可行之道。
参考文献:
[1]马俊卿.李克强复信三联书店:不打烊书店应成城市精神地标[EB/OL].(2014-04-23)[2015-04-20].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4-04/23/c_126422506.htm.
[2]徐硙.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字化阅读首次超半数[EB/OL].(2014-04-21)[2015-04-20].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4/21/c_1110340010.htm.
[3]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08.
[5]李慧楠.年轻读者拒绝增强型电子书[EB/OL].(2015-03-21)[2015-04-20].http://www.cdpi.cn/xzx/toutiaoyaowen/20150331/12848.html.
[6]马克·派辛.Ebook3.0增强型电子书究竟难点何在?[EB/OL].(2013-07-25)[2015-04-15].http://www.oodii.com/v3/news/arc/2013/arc2531.html.
[7]腾讯科技讯.Immersedition推出首款小说题材交互式电子书[EB/OL].(2011-12-08)[2015-03-12].http://tech.qq.com/a/20111208/000394.htm.
[8]黄旦.手拉手还是心连心:什么是交流?[J].读书,2004(12):52.
[9]资深评论员bohui.书亦社交,社交电子书服务Open Margin正式开放[EB/OL].(2011-11-06)[2015-04-21].http://www.bookdao.com/article/30211/.
[10]张冰,张敏.数字阅读必然会导致浅阅读吗?: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对比实证分析[J].新闻传播,2013(1):134.
[11]胡凯.新媒体阅读争议辨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4 (2):19-21.
[12]刘丽霞.XX的阅读[N].杭州日报.2010-04-22(05).
吴瑶黄冈师范学院教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黄冈,430074。
收稿日期:(2015-08-28编校:邹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