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前
对联是表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讲究对仗工整。对联中嵌入数字会显得妙趣横生,耐人寻味。下面撷取几副数字对联,以飨读者。
相传,郑板桥和同僚游苏州城,见有一户人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郑板桥看后差人买来几件衣服、几斤肉和一袋粮食,送给这户人家。主人千恩万谢。连说送得好,否则自己就会挨饿受冻。无法生活下去。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郑板桥笑着说:“他在门上写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这不就是缺一(衣)少十(食)吗?”众人恍然大悟,无不称赞此联构思巧妙。
宋代学者邵雍用“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诗作,描绘了一幅恬静的乡村画卷,着实让人拍案叫绝。
明代学者章懋年少时读书不爱吟诵。只好默念。老师叫学生齐声朗读时,总听不见他的声音。老师就出一上联,让他对下联。上联是:懒弟子仰面数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章懋虽不爱吟诵,但思维敏捷,稍加思索便对出了下联:瞎先生低头算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章懋用表示次序的天干来对数字。既工整又恰当,使教书先生哑口无言。
民国初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窃国大盗袁世凯上演了一场称帝的闹剧,有人便为其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
乍一看,还以为是赞美袁世凯呢。不过仔细一想,上联隐去了“八”,下联隐去了“耻”。影射袁世凯“忘(王)八无耻”。以这种奇特的方式对袁世凯进行嘲讽和抨击。真是入木三分,大快人心!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一次随中国科学院代表团出国考察,团长是钱三强,华罗庚即景生情,吟道:“三强韩赵魏。”
这里的“三强”是指战国时期韩、赵、魏三个强国,同时隐喻钱三强。在座的人无言以对,华罗庚沉吟良久,自对下联:“九章勾股弦。”
众人听后,为之叫好。“九章”是指我国古代的一部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同时,又隐喻了代表团成员、物理学家赵九章,可谓妙对。
可见,将数字嵌入对联,的确会有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
责任编辑:潘彦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