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兰
摘 要:学生习作时只知“作”而不知“改”。教师批改、讲评课战线的拉长导致学生的遗忘,参与的冷淡,学生很难参与到习作后的修改实践中。笔者认为利用作者是第一读者的身份进行朗读、倾听、推敲,习作能力不同层次同学之间互读、互听、互评、互改,多管齐下,当场反馈,进行首次修改。再通过教师的面批精改,启发、鼓励明确自己习作的优缺点,进行二度修改。最后讲评课处处造势,点燃学生习作修改的激情,抓住典型问题,给予方法指导,留足时间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再创作的三度修改,使自己的作品达到理想境界。
关键词:取长补短;拨云见日;习作盛会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9-055-2
一、自评互传——取长补短
1.朗读倾听,自我推敲。
我们知道,学生对于语言的敏锐度,主要是从朗读中体会出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说明了这点。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在习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故此,学生习作完成后,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当作已发表的文章,自己是第一读者的身份站起来自我陶醉式大声朗读几遍,让自己的耳朵当“老师”去倾听,让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借助声音刺激,凭借语感,看看文章有没有拗口的词句,有没有丢字落字,有没有什么地方不流畅,有没有什么地方停顿错误等,边读边改。然后,让学生轻声读,边读边推敲、揣摩,文章的结构布局是否合理,内容是否具体,对文章进行全面修改。最后,再次让学生放开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借助语感,听听自己的习作是否朗朗上口,同一个内容,同样一个意思,能不能换上一种具有时代气息的说法或用上掌握的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进行提高性修饰、润色,这是提高过程。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倾听自己的习作,经历着发现——修改——提高的三个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2.互赏互纠,思维碰撞。
《课标》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正因如此,同学间互读、互听、互评、互改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可以将写作基础较好的和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结对子,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发现问题,而基础差的学生可以从对方的习作中发现优点,对提出的问题当面修改。也可以将写作水平相近的学生编为一组。由于同学之间写作水平相近,所以对方都能提出比较切合实际的修改意见,并吸收对方习作的优点。一位写作能力挺强的学生在作文中的好词佳句不断,比喻拟人交错使用,可是一到“小老师”那就通不过了。“你一会儿写花,一会儿写蓝天,一会儿又写树,一会儿又写小草,按着你这样的顺序我读给你听,你看看我累不累?小作者在倾听同学读他习作时,像吃了“点头丸”似的,忽上忽下,很好笑但还是有点不服气,辩解自己就是按这个顺序观察的。两人越辩越清,明白了观察的方法和写作的顺序的重要性。再如在一篇写景的作文中,小亮与写作好的小慧结对传阅时,发现小慧在写校园的植物时写到:“紫藤花千姿百态的枝干向四面八方舒展着,好像正向同学传达它快要开花的喜悦。”看到这生动的拟人句,小亮一下子觉得自己的作文也可以仿照这样修改一下,让文章更加精彩。于是把自己的文章中一串红修改成:轻风徐来,一串红就像一支支火把,在绿色的花木上跳跃、舞蹈,又像一串串鞭炮,使整个校园热烈起来。这样,他的作文中有了亮点,正是传阅修改给他的启发。
总之,学生相互传阅作文时,经过多次交流、修改、争辩,能牢记作文的常规要求,能挑出毛病来加以改正,同时也有机会看到很多同学的作文,可以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对其缺点也能引以为戒。这一过程无异于一次观摩、思维的碰撞,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在习作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认真推敲的积极性,而且参与修改的过程就是再学习和再提高的过程,促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结合上产生新的飞跃,写作水平在实践中获得提高。
二、教师面批精改——拨云见日
1.面对面,尊重学生意愿。
对于习作困难生,在习作中有典型问题的习作,我都要进行当面批改点评,这种批改方式针对性较强,能面对面近距离地和学生交流,能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使之更加明确自己习作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使之树立信心,增加兴趣,努力提高。在一次半命题习作中《我家……》,我班小伟的习作《我家周围的环境》里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夏天天很热,我们把竹席铺在树荫下,一边玩耍聊天,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真是快活极了!”为了让这段话写得更充实,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地一边改一边跟他讲述。最后,小伟把这段话改成了这样:“夏天炙热的太阳高悬空中,我们把竹席铺在门前密密匝匝的绿荫下,和小伙伴一边玩耍聊天,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院子里栽着两棵石榴树,花儿开得红红火火、热热烈烈。院子的篱笆上缠满了绿油油的丝瓜藤,开满了黄嫩嫩的丝瓜花,长长的丝瓜垂挂着,又水灵又鲜活……顺着学生的写作思路、尊重学生写作意愿进行点评,学生有了顿悟,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
2.评语点评,肯定启发。
对于教师来说,作文批改是理解学生写作心理的一个过程。要“准备一百顶高帽,送给学生”。把“赏识”作为评讲的第一原则。采用赏识评价,能为各类不同学生创设成功的快乐。在作文批改时,作文不仅与同学比,更注重与本人以往的习作比。只要学生在原有起点上有进步,就应在评语里充分肯定,哪怕是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将表扬肯定的话、丰富多彩的评价符号附在学生习作中作为评价和鼓励。这样,在他们的本子上,留下的都是老师肯定的评价。每翻阅一次,学生就增添一份自信,多了一些成就感。当然批语除了鼓励,更应该有改进性的建议。如“你写出了拔河的场面,让我仿佛看到你们在拔河,但是我还想知道拔河的激烈程度和同学们的表现,能告诉我吗?”教师的批语采用第二人称来写,亲切自然,是最好的给学生的“改”的示范,通过这种富有启示性的评语,引领学生走出自身的作文误区,攀登作文世界的高峰。
三、课堂评讲——画龙点睛
1.处处造势把名扬。
作文评讲课要树立学生写作信心,点燃学生写作激情。可以呼喊优胜者的名字,对于佳作配乐全文朗诵,对于佳句点评赏析,进行经验总结,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也可以拍照在家校通、家长QQ群、班级的学习角……通过多方式、多渠道地为学生造势传扬,满足他们的自尊心,让大都数学生产生“成就感”,培养学生欣赏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把每次习作评讲办成一场学生期待的盛会,为学生作文可持续发展增加动力。
2.评讲重点是核心,留有时间即刻改。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一篇作文涉及到的元素方方面面,要在一次习作中解决学生文章中存在的所有问题几乎是不太现实的,因而确定评讲重点是讲评课的核心。重点确定一两方面足矣,如一次针对人物语言的描写中提示语的运用,一次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方法运用……有针对性地对某一方面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评讲,进行强化指导训练,学生再次作文才有明确的方向,才能方法的引领。
在观摩作文讲评时,好多老师用大量的时间纠结于个别孩子的遣词造句上,笔者认为讲评修改一课时应给予全体学生自主修改的时间,教师要评,但不能满堂。评时要把握学生出现问题的共性,也就是每次作文的训练的重点上给学生指明修改的方向,激起他们修改的即刻感和投入感,如放到课间、课后,就没有修改的迫切感了。对于个性上的一个字一个词上的修改放在课上师生共同修改侵夺了多数学生的再次修改、习作的时间,消耗掉学生写作的热情。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评语自己进行修改,我想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有了老师的每次评讲点的渗透,再加上自己的阅读吸纳、自身审美水平的提高,学生的文章中细枝末节的错误会在潜移默化中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