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研究

2016-12-07 19:50汪萌
电影文学 2016年19期

汪萌

[摘要]第88届奥斯卡获奖影片出炉,备受关注的最佳原创剧本影片《聚焦》(2015)、布丽·拉尔森获得最佳女主角的影片《房间》(2016)均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创伤叙事作品,“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积极反映社会问题,充满底层人物关怀,在近几年不仅成为韩国电影赢得本土观众的利器,更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重大影响,对中国电影工业发展、开拓国内类型电影题材创作、丰富电影文化内涵产生借鉴意义和积极影响。

[关键词]真实改编;二次认同;创伤叙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德·西卡、德·桑蒂斯为代表的电影艺术家在意大利掀起一场新现实主义创作的热潮。以把摄像机扛到大街上为口号,将镜头对准普通人,表现小人物真实的生活经历和喜怒哀乐,反映了二战之后尖锐的社会矛盾,以此来批判和反思真实的社会现状。德·西卡的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1948)讲述了一名平凡的意大利工人偷自行车的悲凉遭遇,真实地反映了二战后底层人民的生活苦难。其创作题材就是来源于一则新闻报道,可谓是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开端。韩国电影在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电影审查制度之后开始迅速腾飞,本土电影工作者像新现实主义时期欧洲电影艺术家一样,聚焦于底层人群的社会心理,以小见大,通过对现实事件的忠实描述,达到对历史和文化、时代和人性的深刻反思,迅速吸引了大量韩国本土影迷的关注。欧美电影似乎受到了现实题材电影的感召,开始涌现大量的“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并获得市场与口碑的双丰收,例如,第88届奥斯卡获奖影片出炉,最佳原创剧本《聚焦》、最佳女主角影片《房间》均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创伤叙事作品。那么,“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叙事机制有什么特征?欧美现实题材电影与韩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在创作手法、艺术观念对目前题材匮乏、类型单一的国产电影创作又产生了怎样的启示呢?

一、揭示与认知:现实改编电影的二次认同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概念界定,只是对于这一类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焦点性事件改编而来的影片统称。初看现实题材改编电影均以表现社会问题、鞭挞与批判为主要思想,但判断一部影片所传递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影响,不在于题材本身,而在于透过电影背后对于社会的认知与理解。根据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镜像理论”,当观众置身于漆黑的影院时,电影银幕就相当于镜子,观众对银幕的“凝视”,类似婴儿从镜中寻求认同的过程。“观众也会如同婴儿一样向影片中的角色寻求认同,把自己的目的和欲望投射到影片中的人物身上,然后反过来再与人物所体现的动机和价值认同。”兼顾感性表达与理性思考的“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在用加以润色的戏剧化故事打动观众情感的同时,注重在电影故事中多角度呈现社会不同角色的真实处境及他们面临的问题,观众随着主人公视角对电影中社会问题的关注,在观影中直面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完成“一次认同”。

在这之后,观众对镜头的客观性认同令观众与电影创作者形成共同视角,产生共同价值评价,“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绝非还原真实事件,或仅提供商业娱乐功能,目的是通过对真实事件的改编与想象,表达出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热点问题的反思和批判。当观众与电影表达的观念和价值评判达成一致时,就完成了观众“目光”与导演“镜头”的高度统一,也就是对电影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客观的理性认同,即拉康意义上的“二次认同”。

真实事件所改编的影片通过叙事所表达的价值观是积极正面的,并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引导性。观众通过观影的“二次认同”对电影的价值内涵达到认知,而“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因其在上映前,本身就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电影基于事件本身所传递的情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现实题材电影直面社会现实的精神,带动着观众理性面对和思考现实问题。而其应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反映现实的视角,实现和提升了观众对社会的认知,传递了悲悯现实的人性呼唤。二、阴暗与救赎:群体创伤叙事中的伤痛治疗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叙事策略并没有体现对社会问题发生过程“窗”式的再现,而是突出自我心理的救赎愈合。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认为:“一种经验如果在一个很短暂的时期内,使心灵受到最高度的刺激,以致无法用正常的方法谋求适应,从而使心灵的有效能力的分配受到永久扰乱,便称这种经验为创伤的。”例如,《素媛》和《房问》在叙事角度上,不同于《熔炉》希望从法律层面对罪犯进行惩戒和威慑的律法鞭笞,也不同于《孩子们》对公众良知的呼唤。当真相遭遇桎梏,两部影片更注重对受害者心理创伤给予刻画,引导人们感同身受。影片都采用了温和的形式来表现社会恶性事件,案发经过被一笔带过,以较大的篇幅对心灵受到高度刺激的主人公的创伤进行抚慰,在看似暴虐的题材中注入温馨向上的主题。

创伤理论家肖珊娜·费尔曼认为,在处理创伤过程中当事人充当了过去伤痛的见证者,并在见证中“把自己的叙述与他人的故事联系在一起”。《素媛》中积极帮助受害者的精神科医生,女儿曾经受到同样厄运选择自杀,所以她选择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治愈素媛,包括素媛父母的朋友和同学们,都以自己的方式竭尽全力地帮助素媛,并给素媛提供心理治疗。这种着重利用“处理创伤”的方式,将真实事件的恶性与残忍融入创伤处理的隐性叙事中,表现了创伤的不可控性,凸显了影片创伤叙事的可能性。

美国学者凯西·卡鲁斯就在她的著作《沉默的经验》中提出“创伤理论”。指出灾难在人们的内心留下的心理创伤会出现在灾难发生后的某段时问,留在人们对灾难的回忆中。《房间》中七年的性奴生活在乔伊内心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和伤害,她的心理防线在对现实生活的不适应中一次次崩塌,乔伊对灾难事件的反应明显推迟出现,从而反复无常,无法控制。这也说明对创伤事件的经历人来说,引起创伤的事件将会导致生存本身演变成一场危机。

不论是《素媛》还是《房间》,电影都将受害人的“个人心理创伤”巧妙地转化为伴随着亲情的“集体心理创伤”。讲述“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创伤不仅仅是为了关注个人行为,也是对社会问题事件的揭示与审视。电影院线观看影片本身就带着仪式化与群体性,观众在对影片创伤事件的见证过程中,对生存语境的通常理解被打乱,出乎意料的同时也间接地体验了创伤经历,这种集体式的创伤体验广泛引起共鸣,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共同关注性使得他们之间相互关联,也意味着他们将共同面对这种集体创伤。三、真实与虚构:类型叙事中的“非类型”元素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拍摄之时一般距真实案件的发生有本成型,电影更容易与观众很长时间地间隔,对事件的舆论导向已经建立一种意见共识,成为符合大众主流价值观的影片。影片对真实事件核心的把握与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更容易营造社会氛围,符合受众需求。影片对类型叙事策略的有意识运用也有针对性地准确定位了目标观众,强化了情节的故事讲述,顺应观众的期待而不断做出适时应势的变化与革新。

如《杀人回忆》就采取了惊悚悬疑的叙事策略,影片根据20世纪80年代在京畿道华城泰安一代连续发生的10起强奸杀人案改编,在剧情设置、悬念推理等方面都尤为吸引人,一方面讲述年轻女子遭人强奸杀害的恐怖遭遇,另一方面,采用了惊悚悬疑片的心理困境程式,将主要人物的矛盾与冲突建构在张弛有度的戏剧冲突下,时代扭曲下的人性黑暗已层层刻画。这部影片中没有凶手归案真相大白的结局,也没有直接呈现杀手对红衣女士的直接暴虐行为,而是依靠剧中乡村警察朴探员和苏探员等人的心理困境,展示了特殊政治背景下,一个时代的反思与忏悔。

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聚焦》,就改编自《波士顿环球报》的获奖新闻。影片采用了传记历史类型影片的叙事手法,力求对2000年前后事件所发生状态的重现,利用常见的正反善恶对抗叙事套路,叙述记者的工作。类似传统的传记式剧情片,《聚焦》讲述了“聚焦”栏目调查小组,紧跟一桩天主教牧师性侵儿童的案件,随着调查的深入发现并揭发牧师背后隐藏的教会体制弊端。整部电影遵循了传记类电影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叙事方式,对神父性侵儿童进行凌厉割喉的步步求证,将系统的腐坏、体质上层的黑暗、权势庇佑下的丑恶暴露于世。

因而“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类型叙事策略,与类型电影还是大相径庭的,不同于类型电影情节人物的公式化,“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诸多叙事策略和故事手段都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在《杀人回忆》中,未知的凶手与结局同犯罪片中警察与坏人对立的故事模式截然不同,而影片被赋予的深深的时代烙印给恶劣残暴的犯罪事件增加了更深的时代性背景与社会性意义。同样,在《聚焦》中,影片的表现十分克制谨慎,没有动作戏和大场面,甚至没有利用伤疤博取关注度,重新审查旧案不是英雄似的归来与拯救,电影力求客观呈现人物状态,每一层无比真实的线索深入,都让人神经紧绷。通过记者对真实事件无畏的揭露,直击宗教体制上的掩护和腐朽,这样一种饱满沉稳、上升到历史层面、国家政治形态意义上的思考也绝非简单的类型电影可以达到的。因此,两部影片都是具有非类型化叙事特征的电影类型。四、阵痛与反思:同类影片对中国电影的启示

20世纪初,韩国电影艺术家罗云奎提出民族电影的概念,要求影片必须反映民族现实状况。回顾韩国电影七十年的历史,始终是在权力的压迫和社会、经济的制约下遭受种种不幸。但不管历史遭遇怎样的巨变,这种对现实呈现的使命感依旧存活于许多韩国电影人的意识中。韩国有着民族被侵略的历史,饱受独裁压迫,现代民主进程来之不易,韩国社会也存在着许多不公正的社会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直击现实题材的“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对历史和社会反思态度怀揣勇气,以艺术的名义审视自我,呐喊民主和正义。

1988年韩国废除旧电影法,建立《电影分级制度》。分级制度的建立使“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问,涉及暴力、犯罪、性、政治等敏感社会话题的现实题材电影得以上映。纵观奥斯卡获奖影片《房间》与《聚焦》,对社会丑恶事件的揭露与表现如同司法鉴定般,将笔触伸向性奴、神父猥亵儿童等社会丑闻,敢于直面抨击社会黑暗与天主教内部体制的作品,从一出世起就带着令人敬畏的勇气和力量,让人热血沸腾。以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由于叙事机制的精彩,时常会令人分辨不清,让观众们深感认同的是更偏向于影片的事件重造,还是原来的故事本身。但随着电影的深入,这类题材电影不再只是局限于某些社会问题的个案,而是对整个国家秩序体系诟病的沉思。

在创作手法与艺术观念上,韩国电影的类型叙事策略、视听语言对主题的阐释及对创伤进行见证的创作观念都值得我们探究与学习。而欧美电影的取材视角、呈现方式的艺术化处理也让其在现实题材影片的创作大流中越走越高。近年来上映的“真实事件改编”电影,都有着主题深刻、演绎到位等特点,对上文中提到的四部“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文本细读也能看出不管如何叙事,影片的艺术手法均立足于围绕电影主题,对真实社会性事件原本面貌的割舍与筛选,都包含了创作人本身对电影的艺术性改造,从而使之具有电影自诞生以来就肩负的大众化的艺术属性。

现如今中国本土电影人的处境与20年前韩国处于转型期的电影相似,尤其是韩国电影大发展的时期性和产业奠基作都与中国当下电影市场具有高度相似性,如何把握“本土性”,韩国电影发展对中国地区电影产业建设提供了值得参考与借鉴的范例。对于中国电影创作者来说,欧美电影人完善的分级制度、细腻的情感表达及直面现实的勇气也值得参考,而其在电影中融入的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反映现实的小人物视角,以及揭示现实的方法和经验,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学习借鉴。电影产业的管理与升级,都将为中国电影带来新的腾飞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