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

2016-12-07 19:40
中国商人 2016年12期
关键词:醴陵彩瓷瓷瓶

早些年曾听说过醴陵窑,并不以为然,醴陵不过区区一县城,能有多大惊喜?

今年5月,第一次与瓷器结缘,并造访了周益军先生的家。门开处,一个亲切、熟悉的大伯形象出现在面前:一身便装,颔首微笑,投足举手间睿智、从容,宛若“邻家大伯”一般,丝毫不陌生。

周益军先生不是醴陵人,但在醴陵生活了近40年。40年的瓷艺生涯,他创作颇丰。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总是能读到两个关键词:“传承”和“创新”,“我们不应过分追求瓷之白,而应追求瓷之润。”

釉下五彩瓷《花语》玉兰瓶

周益军对中国陶瓷史颇有研究。他认为,中国人之所以那么推崇陶瓷,源于对玉的崇拜,古人把瓷称为:类玉。对玉的追求不是其颜色,而是其温润。现在有些人走入一个误区,认为瓷器越白越好,其实不然,瓷质应以温润更佳。白而润则富有神采,白而不润则显单薄。

瓷质温润是周益军瓷艺作品的追求。无论是作品《半山红叶映夕阳》还是《深山何处钟》,亦或是《山居图》等,给人的第一观感总是那么恬静、温婉,清新。在一味地追求瓷之白的审美世界里,周益军瓷艺作品总是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如果说“润”是周益军瓷艺作品之质,那么“韵”则是他的瓷艺作品之神。他喜欢在瓷器上描绘山水,追求的是用中国画艺术语言来表现醴陵釉下五彩瓷艺术。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木,总是充满生命,饱含意境,还原大自然的风韵与魅力,绝非普通匠人之作。而体现这一特色的作品有《湘西印象》、《踏雪访友》等,在艺术的表达过程中又掺杂着文人情趣。画面整体布局,总是恰到好处,留白处则让人产生遐想空间,将釉下五彩瓷 典雅风格凸显得淋漓尽致。

作为陶瓷艺术工作者,周益军从青年时期开始便一直在路上。四十多年来,他主要从事陶瓷艺术创作设计、科研与教学工作。曾先后参与完成北京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紫光阁、外交部等国家用瓷的设计与制作任务。完成的科研成果和艺术作品获国内外各种奖励四十余项,在《美术观察》、《装饰》等国家级艺术类核心 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与艺术作品二十余件(篇),编著出版高校教材与学术著作六部。

溪桥迎客斗笠碗

周益军是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大师联盟副主席、湖南省劳动技能鉴定陶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美术家协 会陶艺委员会副主席、马来西亚国草堂门画会海外理事、 株洲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曾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八、九、十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评审委员会评委和第三届全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委以及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大会陶艺作品评审委员会评委。四十年来他不忘初心,也换来了陶瓷界和社会的认可。

周益军是醴陵釉下五彩瓷艺术学院派代表之一,由于他的艺术修养和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故其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喜欢尝试用不同技艺来丰富陶瓷艺术语言,以表达他对釉下五彩瓷艺术的理解与追求。他注重创新,又能将传统与现代艺术进行有机融合。他擅长山水装饰,从作品中既可窥见他对釉下五彩瓷传统工艺技法的继承与领悟,又能看出他善于将色釉彩、窑变釉等综合装饰手法进行有机结合的思考与实践,表现语言个性鲜明。

釉下五彩与色釉彩装饰手法新颖别致,装饰形式别出心裁,构思巧妙。从作品中,既可反映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能表现出他对现代陶瓷艺术审美意蕴和装饰情趣的独特诠释。周益军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描进行重新组构,形成了新的装饰形象而突破了传统装饰图式语言的樊篱,巧妙地利用高温色釉窑变的肌理效果与手工填色的色块形成强烈对比,使装饰意象显得别开生面。他在器物上所表现的物象,看似信手拈来,却又极具匠心,线条勾勒刚柔相济,设色和谐统一,浓淡相宜,造成了一种明丽、 清新、生动自然的装饰意味。

周益军擅长中国山水绘画。他笔墨功力扎实,作品立意深邃,构图饱满,追求雄浑大气。在釉下五彩瓷山水装饰作品中,他远离国画的移植,而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勾、皴、点、染技法重新组构,使画面既能再现水墨山水的神韵,又具陶瓷装饰工艺特点的图式语言。表现的山石林木,厚重质朴。烟云流水,空灵氤氲。他的釉下五彩瓷山水装饰,新颖别致,手法独到。运笔用墨灵动自然,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特点。

在周益军的作品中,虽然有些传统装饰语言的基因,但更多的是他大胆地从民间艺术中挖掘出来的视觉元素,并运用点、线、面的造型要素和色彩构成的原理,夸张地突出了他从生活中发现和变化而来的装饰符号,以凝重的颤笔描法来塑造装饰形象。点、线、面的构成整体统一,节奏韵律变化和谐。装饰形象生动自然,别具情趣。色彩运用也十分讲究对比谐调,强调色彩的装饰意味和明丽效果,令人赏心悦目,女性与婴戏是他喜欢表现的主要题材。

新中国成立以来,醴陵釉下五彩瓷成为名副其实的“国瓷”。而如何传承和发扬釉下五彩技艺,永葆这一奇葩的光彩,则成为当代醴陵瓷艺人共同思索的问题。时代再次需要扛大旗者。百年釉下五彩,又要开始新的起点。在众众人海中,我们发现一个身影,听到一种声音,略显儒雅而铿锵:“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寻求发展。”他就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周益军。

周益军个人简历:

周益军,湖南衡山人,1953年10月生,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教授。1975年1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随后被分配到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艺术设计与科研工作。1999年调入湖南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工作,2004年调入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曾任美术系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喜洋洋

周益军作品:1978年,釉下五彩瓷挂盘《鲁迅》入选全国陶瓷艺术作品展;1985年,釉下五彩瓷瓶《敦煌人物》入选比利时国际工艺美术作品展;2006年,釉下五彩瓷瓶《湘西印象》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奖;2007年,釉下五彩瓷瓶《清荷》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金奖;2008年,釉下五彩瓷瓶《荷韵》获第43届国际陶艺学会学术交流展优秀作品奖;2008年,釉下五彩瓷瓶《秋山人家》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2012年,釉下五彩瓷瓶《渔家乐》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铜奖;2013年,釉下五彩瓷板《鱼乐图》在法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出,并被永久收藏。他的作品还先后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华厦珍宝博物馆、广东省图书馆、湖南湘潭齐白石纪念馆、湖南省醴陵市博物馆以及泰国、马来西亚、香港、台湾、澳门等国内外社会名流、专家、学者、收藏家等收藏。

猜你喜欢
醴陵彩瓷瓷瓶
马晓军
爷爷的瓷瓶
白瓷瓶
浅析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
醴陵特色菜小炒肉
毛泽东:家乡的瓷器真好啊
大革命时期,三万英烈血洒醴陵
谈浅绛彩瓷画及其蚌埠传承
这一瓶
探析宋三彩瓷枕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