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心
某些治疗方案里的“少吃多餐”,会不会更有利于健康呢
大家都习惯于“一日三餐”,但这种进餐频率并非古已有之。
在中国,秦汉以前都是每天两餐,汉代之后才逐渐出现了三餐。但直到三四十年前,许多地方的农村也“只开两个火”——早晨先去干一阵农活,回来吃早饭,然后再去干活,直到晚饭。有时候干活的地方离家比较远,才会吃了早饭再去,中午带一些干粮“打尖”,劳作到下午然后回家吃晚饭。
西方吃三餐的历史更短。比如,中世纪的北欧,农民也常常是吃一点早餐,然后带一点干粮,到下午才饱餐一顿。这顿“晚餐”的时间,可能是下午到晚上的任何时间。为了避免天黑之后还要烹饪、吃饭、洗碗,穷人会选择早些吃完,而富人点得起灯,也就可以吃得晚一些。晚饭能够吃多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们的经济水平。
“一日三餐”逐渐成为常规,主要原因是符合了现代社会的工作时间。比如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或者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早晚各一餐,中间一餐,可以避免饥肠辘辘的出现,又有三次“吃饱喝足”的愉悦。
也就是说,“一日三餐”的进食方式,不是基于生理需求,而是社会文化因素形成的。不过科学家们依然想知道:这种方式,对健康有好处吗?
这类研究不少,各自的试验设计不同、志愿者人数不同,也就导致结论各有局限性。
2007年美国国立研究院(NIH)下属的衰老研究所发表的一项研究比较典型。他们找了15名体重正常的中年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每天只在下午大吃一顿,另一组则把同样多的食物分成常规的三餐来吃。
8周之后,按照常规饮食习惯吃11周,然后两组交换,前8周一日三餐的志愿者换成一餐吃完三餐的量,而一日一餐的志愿者则变成一日三餐。虽然只有15位志愿者,但这种“交叉对照”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排除个体差异的影响,数据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结果显示,每日一餐的人早晨测得的空腹血糖明显高于一日三餐的人。另一个重要指标是“糖耐力测试”,研究显示,每日一餐使得糖耐受能力变差了。换句话说,把一日三餐合成一顿来吃,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在这项研究中,一日一餐的志愿者被要求必须吃完三餐的量。而在现实中,如果不被要求,每日一餐很可能吃不了三餐的总量。研究者在讨论部分也提到,在动物实验中,只喂一餐的老鼠吃下的总热量比吃三餐的要少10%~30%,试验结果是每天只吃一餐的老鼠体重下降,胰岛素抗性增加,血糖降低——从这些指标来看,是有利于健康的。
但每天只吃一餐的话,会有很多时间处于饥饿状态,而所谓对健康的好处,是减少热量摄入换来的——实质上,这是控制热量的结果,而不是“少餐”的结果。
在总热量相同的情况下,NIH的研究结果看起来更合理。
许多研究者考虑的是:如果增加每天的就餐次数,就像某些治疗方案里的“少吃多餐”,会不会更有利于健康呢?
这样的研究也不少,质量却良莠不齐。2015年,《营养综述》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分析。作者在学术文献数据库中找到了几百条记录,但分析发现只有15项质量较高。综合这15项研究,总体结果是“少吃多餐有助于降低脂肪和体脂比例”——这个结果看起来很美好,也符合一些流行病学调查。
不过,作者仔细分析这些研究,发现这个“有助于”的结果主要是一项研究的数据带来的,而在其他研究中,“少吃多餐”带来的好处若有若无。因此“少吃多餐”到底能不能减肥减脂,还是雾里看花,科学家们也难下断言。
从生物学角度说,“一日吃几餐”或许对健康有一定影响,但“吃多少”“吃什么”才是核心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