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玉坊:在历史中寻找玉石文化价值
中国玉石文化源远流长,玉石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占有重要地位,在历史上玉器不仅是地位、权利的象征,而且具有很高的价值。自古玉石以和田为贵,它质地细腻、“温润而泽”;颜色纯正,有世之稀宝羊脂玉;声音优美,“叩这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俗话说“黄金有价而玉无价”,这里的“玉无价”便是指新疆的和田玉无价,足以说明和田玉的珍贵价值,堪称玉石中的极品。
不仅如此,和田玉还与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谓渊源深远。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是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和田玉七千多年的开发利用历史,证明了我国边疆和中原、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与商贸交流的第一个媒介既不是丝绸,也不是瓷器,而是和田玉。由于和田玉登上了华夏民族的玉坛,才出现了称誉世界的“东方艺术”,才形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玉器史,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艺术史上的辉煌成就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的珍贵遗产。
和田玉为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了载体,而中国的历史同样也赋予了和田玉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道奇葩。可以说,如果没有和田玉,中国就没有如此光辉灿烂的中国玉器,也没有如此光辉灿烂的中国玉石文化。正因如此,和田玉以其温润柔和的质地被中国人看做“国石”,入其国则为国之重器,入其家则为传世之宝。它像一颗明珠,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成为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兴起,赋予了“玉石之路”全新的时代内涵。不仅可以将中国玉石文化传播出去,弘扬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更能够带动行业经济发展,推动行业走向健康、持续发展之路。期间,许多人更是致力于重现“玉石之路”昔日荣光,对复兴和田玉文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24岁就入疆创业的宋怀明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为让和田玉的文化道德功能得以回归,他视藏玉为生命的传承,始终奔走在莽莽昆仑的玉石之路上,只为寻觅最美的和田子料,将上品和田子料唯有之情带入齐鲁大地,其创立的惜玉坊堪称弘扬玉石文化、传承中华美德的倡导者。惜玉坊主张:“不能单纯为升值而玩,要深刻体会历史赋予的玉石文化,形成自己的玩玉理念,要在历史中寻找应有的文化价值。”
如今许多人思想比较浮躁,存在价值观扭曲的乱象,大家都在寻找寄托的归宿,可以安放浮躁的心灵,而和田玉是润泽心灵最好的一个载体。和田玉文化和孔孟之道是浑然一体的,可以说和田玉一直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人格精神,体现了物质美与精神美的高度统一,宛如一部美轮美奂的儒家典籍,和田玉镌刻了人类的道德诉求。玩玉有助于大家将原来丢失的优良传统捡起来。当看到温润雅致的好玉,大家就情不自禁的想去抚摸它、佩戴它、把玩它、珍爱它,时时摩挲意想玉之美德,足以化我之气质,养我之性情,使我一生纯正无私欲之蒙蔽,至诚所感,金石为开,而玉自能复原。
惜玉坊认为,和田玉文化体现出儒家文化的文明,是一种理解,一种感悟,温润如玉就是形容人的品德和德行。古人常常爱将和田玉佩戴在身,就是希望和田玉能够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和田玉也被当作信物来交换,体现君子一诺千金的承诺,现在人们更加注重和田玉的文化内涵,早已成为美德的象征和文化符号。越来越多的人爱佩玉、赏玉,就是因为和田玉的文化精神与人们相互感染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进程相得益彰。
对于和田玉今后的发展,宋怀明先生认为还是需要文化做支撑,否则必定不能长远发展。要让和田玉文化传承下去,必须让世人更加关心玉器的文化内涵。虽然传承玉石文化任道重远,但在继承文化和发掘价值的道路上,惜玉坊将致力复兴传统和田玉文化,并为此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