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曲何以异工
——“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对比及思考

2016-12-07 07:36徐美芹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旧知铺垫竖式

同曲何以异工
——“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对比及思考

◇徐美芹

在“送课下乡”活动中,我上了一节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三)”中的“跳绳”一课,主要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送课回来后,我又用同样的教学设计在自己所教的班级上了这节课,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设计,同样的执教者,由于学生主体的不同,教学效果迥然不同。

“送课下乡”教学过程

1.复习铺垫,旧知迁移。

教师出示下面的口算卡片,在计算的过程中,询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回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方法,特别是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作10,这是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点。

16-7= 14-5= 15-8= 10-6=

42-6= 32-20= 34-9= 40-8=

我追问:“40-8你是怎么算的?”学生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短暂的沉默后,我引导学生回忆旧知。

师:先算个位上的几减几?

生:0-8。

师:不够减怎么办?

生:从十位退 1 当作 10,用 10-8=2。

师:十位上怎么减?

生:十位上的4退下1还剩3,把3写在十位上。

就这样,我和学生经过3轮“乒乓球式”的一问一答,终于完成了对旧知的复习与对新知的铺垫。是学生的语言表达有问题?还是他们不知道退位减法的算法?或者是他们根本不理解算理?能否顺利迁移?我开始有些着急。

2.自主探究,讨论算法。

我出示课本上的情境图(如图1),让学生解读情境,并尝试提出问题。

图1

对情境图和统计表,学生能够读懂表中的数学信息,并且能够根据表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在解决“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这一问题时,大部分学生脱口而出:40-28=22。学生能够列对算式,不能算对得数,这是正常的。看来他们有“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作10”的经验,只是在计算十位相减时,没有去掉“退下的1”。

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引导学生合理估算:“请你估计一下,小红比小亮多跳几下?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这个问题让学生有点儿不知所措。于是,我一步一步引导他们:“28接近30,为了方便估算,我们可以把它看作 30(大了),40-30=10,这样得到的结果就会小一些,如果我们把28看作20(小了),40-20=20,这样得到的结果就会大一些,所以正确的结果应该比10大比20小。”

接下来是探索算法、合作交流环节。在学生独立试算40-28时,我发现有37个学生,不约而同地都使用了竖式计算。怎么办?要不要体现算法的多样性?如何体现呢?巡视时,我开始试探性地询问:你是怎样想的?

生1:先算0-8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作10,10-8=2,再算十位上的 4-2=2,所以 40-28=22。 (答案是错误的,显然这个学生对于刚才的估算没有听懂)

生 2:先算 10-8=2,再算十位上的 3-2=1,40-28=12。

师:十位怎么变成3了?

(生2没有回答,显得有点儿无措)

生3:先伸出左手4个手指表示40,去掉2个手指,又去掉1个手指,最后伸出右手2个手指,表示加上2,算出结果是12。

师:为什么要加上2呢?

生3:(边演示边说)本来是减 8的,我减10了,所以要加上2。

在巡视中发现,同样是用竖式计算,但他们的想法又有不同,有对有错,错因也不同。何不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作为教学的一个契机呢?

我决定调整原来的设计,抓住这几处有价值的生成,真实暴露学生理解的“节点”。让几个学生(不同错误的和正确的)到前面板演,在纠错、对比中深刻理解算理,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课后,学生告诉我,这节课他们明白该如何计算退位减法了。

“家常课”教学过程

1.复习铺垫,旧知迁移。

同样的口算卡片,学生正确、快速地口算,并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对于40-8,有三种想法:(1)竖式想法;(2)10-8=2,30+2=32;(3)38-8=30,30+2=32。

学生思维活跃,能多样化地进行计算,顺利完成新旧知识的衔接和对新知的铺垫。看来要在这节课上达成“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能正确进行计算”这一目标应该不成问题。

2.自主探究,讨论算法。

对于“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这一问题,个别学生的回答是40-28=22,多数学生的回答是12。在估算环节,学生基本上知道28接近30,为了方便估算,我们可以把它看作 30,40-30=10,大约得10。少数学生能够根据估大估小判断结果应该比10大、比20小。

在探索算法环节,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以下几种算法。

算法 1:40-20=20,20-8=12。 (从 40 中去掉28,分两次减,先去掉20,再去掉8)

算法 2:40-30=10,10+2=12。 (把 28 看成 30,多减了2,最后要加上2)

算法 3:38-28=10,10+2=12。(把 40 看成 38,少看了2,最后加上2)

算法4:画图。

算法5:竖式计算。(有两种结果)

在我第二次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活跃,算法多样。为何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设计,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呢?

课后我做了调查,“送课”班级在进行计算教学时,根本不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具进行“摆一摆”“拨一拨”“画一画”等活动,课堂上也很少有操作发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缺乏活动经验的积累。

与老师交流时,一是没有学具让学生操作;二是操作时课堂纪律难以调控,课堂上一团糟。于是,教师干脆就免去这些活动,免去算理的形成过程和对算理的理解,只留算法的记忆,强调技能的演练。更有甚者,还会从多种算法中只抽取一种反复操练,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我想,“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研读课标就是“磨刀”,是把力气用在刀刃上。可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顾埋头使劲“砍柴”而忽视了“磨刀”,学生在教师这个“导航”的牵引下,他们只是做题,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复制,又怎么能“跳出数学学数学”呢?又怎么会有探索经验、研究经验的积累呢?

(作者单位:安徽砀山县砀城一小)

编后:这篇案例发人深思。想一想,数学教育究竟应该给孩子留下点什么?仅仅是知识和技能吗?在计算教学中要鼓励孩子经历探索过程,体会计算中的道理,提升儿童数学学习的能力,让儿童积攒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勇气,为未来发展奠基,这需要每一位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

猜你喜欢
旧知铺垫竖式
竖式趣题
竖式填数
我的年度汉字
——宅
出 气
岁末
下雪了
错误的竖式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