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 大胆创新开辟大余脱贫致富新途径

2016-12-07 01:17李志钢
老区建设 2016年19期
关键词:车间贫困村全县

□ 李志钢

积极探索 大胆创新开辟大余脱贫致富新途径

□ 李志钢

大余县有11个乡镇105个行政村,总人口31万,有贫困村58个,其中:省级贫困村22个、市级贫困村36个;有建档立卡扶贫对象7758户22802人,其中:扶贫开发户3716户12999人、扶贫低保户878户2881人、纯低保户2528户6188人、五保户636户734人。按致贫原因分析,全县因病6840人占30%,因残2052人占9%,缺资金4035人占17.7%,缺劳力3399人占15%,缺技术2280人占10%,因学1824人占8%,因灾1026人占4.5%,交通条件落后705人占3%,自身发展动力不足276人占1.2%,缺地、缺水、缺资源122人占0.5%,其他原因243人占1.1%。按照“县领导联系乡镇分片包村、乡镇领导包村、县直单位定点扶持村、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的结对帮扶要求,全县落实了119个单位2728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实现了单位结对帮扶贫困村、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双向全覆盖”。根据中央、省委、市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部署,大余县明确“户为主体、政府引导、政策优惠、干部帮扶、社会支持、二年脱贫、三年巩固”工作总思路,走出了一条大余的精准扶贫路子。

大余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基——丫山乡村旅游生态园全景

一、乡村旅游开启脱贫致富新捷径

依托大余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特色农业等优势资源,在每个乡镇打造了一个以上的旅游扶贫点,重点打造了丫山、浮江三月三生等一批生态旅游扶贫点。在旅游景点开发、壮大过程中,带动800户贫困户或通过土地(林地)流转,或参与景点施工建设,或在景区岗位就业,或开办农家旅社、农家餐馆,或售卖农产品等方式,极大增加了收入。目前全县已建成旅游扶贫示范点达23处,带动贫困户800多户。2015年10月26日—27日,该县承办了全省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推进会,在全省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工作会上县委书记曹爱珍同志代表县委做典型发言,旅游扶贫示范企业负责人唐向阳被省推荐到国家参加精准脱贫奉献奖评选。中央、省、市各媒体均已报道大余旅游扶贫模式。

二、产业发展拓展脱贫致富新模式

大余县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的重要手段,明确了花卉苗木、油茶、生猪、板鸭、乡村旅游、养蜂、蔬菜、光伏、竹业、果业等十大主导产业,打造100个以上产业基地。通过生产资源(土地、林地)、务工、资金(贷款、自有资金、产业补助资金)入股等方式,与贫困户达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该县所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都捆绑到了产业,享受到了产业发展的成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产业扶贫基地遍地开花。该县积极发展产业扶贫示范户和示范基地,要求十大主导产业要建立10个以上基地,每项产业带动300户以上贫困户。如青龙镇温氏畜牧、黄龙镇花木产业园和南安镇南安板鸭等产业扶贫示范点,大力推行“公司+农户(贫困户)”合作、土地流转及劳务托管、订单养殖等扶贫模式。二是产业扶贫基地硕果累累。通过推动扶持政策、扶贫资金落实到村到户,使每个乡镇都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财政下拨1500万元用于贫困户零星发展产业补助。三是产业扶贫扶持持续有效。该县探索了四种主要发展模式,持续有效地连接贫困户利益机制。即:“基地+扶贫对象”模式,全县有37个基地辐射带动了391户贫困户;“公司(合作社)+扶贫对象”模式,全县有18个公司(合作社)辐射带动了236户贫困户;“旅游产业+扶贫对象”模式,全县有23个旅游扶贫景区,为5000多户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其中贫困户800多户;零星产业自行发展模式,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在门前屋后种植各类作物,使贫困户根据不同条件零星发展产业获取收益。特别是该县探索推行的豪猪特种养殖,每户只需圈养20头,年收入可达万元以上,目前正在贫困村探索建立基地捆绑养殖模式。

三、扶贫车间增加脱贫致富新方式

大力发展扶贫车间,引进工艺技术较容易掌握、劳动密集型、经济效益较好且又适合各贫困户就业的新建五金仿藤家俱厂为该县就业扶贫车间试点企业,并逐步推广电子、服装、折花等行业企业建立扶贫车间。如藤椅扶贫车间,县财政安排600万元专项资金,对每培训一名农户(贫困户)一次性财政补助培训费300元。一个贫困户通过2-3个月的熟练操作,一天可生产8-13张藤椅,月稳定收入可达2000元以上。目前,大余县在22个省级贫困村和31个非贫困村共53个行政村建立了扶贫车间,已解决贫困户家门口400多户,今年底可在全县105个行政村全面推开,每村带动10户以上贫困户,预计可带动1000余户贫困户如期脱贫。

贫困户在丫山乡村旅游点售卖小吃

大余扶贫车间——贫困户正在编织藤椅

四、整村推进提升脱贫致富新环境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整村推进为基本模式,突出基础建设、产业培育等重点,牢固树立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紧密结合的“大扶贫”理念。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综合开发,全面推进,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工作呈现出新的亮点。一是突出产业建设。培育增收来源,在22个贫困村每个村建立了1个以上产业基地,尤以乡村旅游、扶贫车间、豪猪养殖产业基地效益最为明显,为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二是突出基础建设。优化发展硬条件,按照贫困村退出标准,筹集5000多万元投入22个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四个一”推进机制(即:组建一支专门的工作队、制定一个专门实施方案、建立一套专门工作制度、制定一个工程进度时间安排表)抓好实施,为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基础保障。三是整合部门资金。以财政扶贫资金为牵引,整合涉农部门资金、项目,综合开发,集聚合力创精品、办亮点,形成了“大扶贫”格局。如新城镇周屋村、青龙镇元龙村,就是整合各部门资金合理打造的集莲花产业、旅游产业、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等一体的整村推进样板村。

五、教育基金提供脱贫致富新保障

在2015年12月份,成立了全省首个扶贫和教育慈善基金会,通过社会各界倡议,目前已有20名知名人士、197家爱心企业进行了捐赠,认捐额达1168.94万元。募集资金严格按照资金使用办法使用,帮助4所小学重建了校舍,资助了60名贫困学生,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扶贫工作。作者简介:李志钢,大余县扶贫和移民办。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车间贫困村全县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扶贫车间”拔穷根
A7_p69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