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苏鸣
怎样把作为党内政治生活重要内容的“三会一课”中的“一课”——党课,讲出特色、形成影响,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命题。
2016年4月以来,浙江省宁波市开展“百堂特色党课下基层”活动,通过自上而下的引导,丰富党课教育形式,强化学习教育实效,真正让党课教育入脑入心,触及灵魂。
短短几个月时间,宁波市2.71万个基层党组织,都在“百堂特色党课”目录中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那一堂课,51.3万余名共产党员每人至少接受过一堂党课教育。
当现场有了互动,素材变得鲜活时,党课便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魅力。
一处处红色历史的“苏醒”
2016年6月27日,宁波市海曙区丝户巷17号,大革命时期中共宁波地委旧址纪念馆。
如果没有在这里的这堂党课,土生土长的宁波人——海曙区鼓楼街道苍水社区退休老党员朱瑛娣都不知道,自己离“红色”原来那么近。
大革命时期,这幢房子是中共宁波地委机关所在地,是宁波最早的党、团机关秘密驻地。
“以前,我和许多人一样,不知道这里是‘红色宁波的起点之一。”江厦街道莲桥社区老党员陈惠昌说,收到要在纪念馆上党课的通知,他还觉得“太注重形式”。可课程结束后,他却感到了一种很久没有过的激情:“我们追溯红色历史缅怀先人,是为了走向未来。”
纪念馆,一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资源。海曙区开通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网上预约平台,去红色基地上党课,成为越来越多党组织和党员的选择。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基层党组织想找一处红色基地过组织生活,但不容易找到,对于如何过组织生活也没有很好的想法。”谈起建立这份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名单的初衷,海曙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现在,商圈里的天一广场党群服务中心,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就有好几处,如鼓楼沿历史文化街区、月湖历史文化教育基地……”打开平台网址,全区17家基地的地址、接待时间、承载人数和联系电话一应俱全,可供基层党组织选择。
“同过去相比,组织生活有了更多载体,党课也更具创意,各个支部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订制。”钱勇是鼓楼商圈党群服务中心的基地负责人,平台开放的头一天,他就接到了两笔“订单”。
在宁波,越来越多的“红色资源”,在一堂堂鲜活的党课中“苏醒”。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模式盘活辖区的红色资源。同时,通过实时数据资源共享和建立配套菜单,让组织生活更加规范,也更有意义。”海曙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一场场圆桌会议的“谈心”
尽管已经过去了几个月,慈溪市周巷镇劳家埭村村民诸忠华还不时念叨着2016年6月14日那天在自家客厅圆桌上的那堂党课。
诸忠华口中的党课,慈溪的许多农村党员都上过,它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圆桌上的党课”。
早在2014年,慈溪就开始推行“圆桌夜谈”制度。所谓“圆桌夜谈”制度,就是从市区到街道(乡镇),领导干部们将夜谈的地点放在村民家中吃饭的圆桌旁,大家围坐一桌,有事说事,没事谈心。
2016年,“圆桌夜谈”又增加了讲党课的内容。不光是领导讲、专家讲,普通党员也要大胆讲。
讲什么呢?讲体会,讲建议,当然也可以发牢骚。
诸忠华就当着和他一起上党课的市委组织部同志的面,发了牢骚。
“村里的干部有些工作抓落实不够。像‘五水共治,有些人在河里拦网抓鱼,屡禁不止。”他指出村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疏漏。
曾经担任过村支书的劳修善,退休后依然协助村里做好老年人服务工作。
回想起自己担任村支书的经历,他说:“作为村干部,要得民心,一定要深入基层、认真负责,晓得村情民意。党员干部带头做好了,群众就会参与,也就会得到群众的认可。”
“现在我们很多党员干部不能得到群众认可,就是没有做到这一点。”接过劳修善的话茬,慈溪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又围绕“怎样做一个合格党员”,跟在座的党员展开了交流。
“这样的党课,说的都是身边事,我们都爱听。”送走了客人,诸忠华意犹未尽。
不仅仅在慈溪,在宁波各地,一堂堂接地气的党课正让每一个党员的心靠得更近——
在宁海县,通过搭建“党章学堂”、领导干部讲学、党员分层分类集中轮训等举措,带动全县党员同学习、同提升;
在象山县,针对外出流动党员“散”、偏远地区“远”等现实情况,组织志愿宣讲团,定期为流动党支部和偏远地区党支部送党课、作宣讲。
一段段脍炙人口的“说唱”
2016年4月的一天,宁波市鄞州区洞桥镇一处党课讲堂。
“有的人入党时候心情激动,入党以后一动不动;要做工作先讲条件,有了享受冲在最前……”讲到此处,讲台上的夏永元将手中打得飞快的快板一收,他知道,“此处有笑声”。
作为洞桥镇草根讲师团的团长,夏永元为了写出“反映农村普通党员情绪、又能归纳大家思想问题”的快板,光是备课本,他就用掉了整整一本。
“讲大道理,肯定没人愿意搭理你;从身边的小事说起,大家才听得进去。”在乡镇农村讲课讲多了,夏永元早就有了自己的心得。
在“百堂特色党课下基层”活动中,干部、教师、农民、企业家……各行各业的普通党员都被发动起来,成为党课的主讲教员。
2016年4月,宁波市江北区面向全区“80后”机关党员公开选拔“青春党课微报告团”成员。江北区某机关工作人员徐舟就是第一批入选者之一,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第一堂微党课的“学员”,竟是区委理论中心组的全体成员。
“前阵子有一组漫画,叫《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漫画的版本有很多,大部分都是对于友谊因种种原因无法存续表示惋惜。我们做了另一个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这种‘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吧!》PPT,由于内容生动活泼,带有各种表情包,讲演中穿插各种网络小段子,大家很有兴趣。”讲台下,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干部对此深表赞许,频频点头。
“这样的形式,既让年轻党员把学党章党规、系列讲话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全新视角。”江北区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评价说。
(摘编自《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