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荣
标准化印刷之所以能在印刷行业内顺利实施,印刷企业除了要具备全面的技术团队和合适的印刷设备之外,还离不开符合标准且稳定性较高的物料,否则会打乱印刷生产的连贯性,继而影响产能和产品质量。对于印刷企业来说,对物料的认知和要求尤为重要,如果只一味追求采购价格较低的产品,而不去深入了解什么样的产品才能达到标准化和稳定性生产的要求,必会得不偿失。印刷所需物料甚多,笔者在本文中与行业人士分享一个看似简单,但其实相当重要的问题,即四色油墨、专色油墨质量的分辨方法,希望借此为依据来帮助行业人士做出明智选择。
四色油墨
1.关于色彩标准ISO 2846-2∶2007
近年来,印刷色彩管理系统的要求均以ISO 12647-2∶2013《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打样和印刷生产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2部分:胶印》内各分项的批注为基础。因此,采用合乎ISO 2846-2∶2007《印刷技术-四色印刷油墨的颜色和透明度 第2部分:冷固型胶印》要求的四色油墨进行印刷显得颇为重要。笔者经调研发现,当前市场上能提供满足ISO 2846-2∶2007标准认可的四色油墨不在少数,但大部分油墨印刷的产品不能全面达到ISO 12647-2∶2013标准的要求。主要原因是:按照ISO 2846-2∶2007标准对四色油墨进行考核的美国机构,只要求使用送批四色油墨在其指定标准值的纸张上用一般展色机制作四色满版色条,只要其Lab值、透明度和墨层厚度达到非常宽松的合格范围,色差值为5便可,对四色油墨的网点增大值标准并没有做出要求。
一般情况下,四色油墨均会出现网点增大值过高的现象,在制作印版时通常不会按标准网点增大值的方法去做减小网点的调整。但若采用上述色差值为5的四色油墨,一旦遇到需要叠印的印品时,又要顾及其网点增大值的标准,便没法进行调整了。针对这种情况,印刷操作人员通常会用专色来代替叠印,或将叠印和网点分两次印刷,但非常费时失事。因此,选择一款色差值小而且网点增大值符合标准的四色油墨,才能达到顺利生产、提高产能的目的。
2.四色油墨在预干、全干及油墨浓度之间的连锁关系
一般情况下,油墨的干燥分为预干和全干,纸张印品在印刷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几乎靠渗透方式进行预干,之后才靠氧化结膜来完成彻底干燥。而四色油墨在预干、全干及油墨浓度之间存在直接的连锁关系。
一般价格比较低的油墨,其浓度较低,其中的连结料也较便宜,不仅会在干燥过程中挥发大量VOCs,更会过量地渗透到纸张中,导致印品干燥后的干色值与印刷时的湿色值相差极大,最直观的结果就是印品全干后的色彩比预期色彩淡薄许多。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过大的湿干值色差,印刷操作人员只能将墨量加大,但这种做法除了会大量浪费油墨和严重污染环境外,还会带来不易干、多用喷粉、容易产生背印及网点过大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许多印刷操作人员会用手直接测试刚印好的印品,认为干得快的油墨为佳,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因为油墨预干时间越快,就代表油墨渗入纸张的速度越快,而非真正的快干油墨,尤其是底面八色印刷时,更不能采用这种预干快的油墨。一般情况下,在正常印刷时,不需要较多喷粉,而同时印品又不会产生背印,还能在合理的时间内达到全干的油墨是最佳选择。
3.油墨乳化时水墨平衡的重要性
油墨乳化是决定印刷过程中油墨保持良好稳定性和转移性的关键因素。
油墨乳化是“水混油”的过程,只要水油比例能在较长印刷时间内保持稳定,油墨的转移性便会得到保障。一款优质的四色油墨在没有外在因素(比如纸毛太多)的影响下,可以实现连续上万张印刷而无须停机清洗橡皮布,不仅提高了产能,还能保护环境。
因此,除了选择比较优质的四色油墨外,还要选择优质的水槽液和异丙醇(IPA),这对稳定保持油墨的酸碱度和导电值同等重要,切勿道听途说随便添加一些对印品色彩有不良作用和影响印刷稳定性的添加剂。
4.四色油墨的测试方法
选择几款价格合适的四色油墨,先在符合标准的展色机上以同等墨量制作色条,测试各色条的色差值是否在ISO 2846-2∶2007要求范围内;然后每3小时左右测量一次色条的Lab值和油墨的干燥情况;最后选择Lab湿干值色差不超过2的四色油墨做印刷测试。需要指出的是,湿干值落差超过2的四色油墨,应该就是采用挥发性较强而又较便宜的连结料制成的。
一般情况下,印刷企业的测试档案都应该有满版、叠印、灰平衡和网点增大作为测试基础,然后再根据ISO 12647-2∶2013注明不同纸张的合格范围或印刷买家要求的标准范围再作适度调整。若印刷企业已获得G7、GMI或其他国际认可的认证,便可取其档案作测试。笔者建议,每家印刷企业都应备一套以ISO 12647-2∶2013为标准的测试档案。
具体测试要求为:四色油墨必须在同一印刷条件下进行测试,而纸张则需选用2~3种不同的纸张,如铜版纸、灰粉纸和书纸。建议每种纸张以3000张为最低测试量,当然数量越多,越有利于测试油墨的稳定性。
专色油墨
由于目前的市场仍旧以低价为主导,因此大部分专色基墨的色彩度和浓度都不能满足专色调配的要求。此外,绝大部分专色调配中心和印刷企业都是人工手动调配专色,如果购买不到色彩度和浓度均较高的专色基墨,就只能采用浓度和色彩度较低的基墨,由此调配的专色油墨在印刷时只有开尽墨键或进行两次印刷,方有可能勉强完成一些浓度和色彩度较高的专色印刷。然而,这种手动调墨方式不能把握在较短时间内调配出色差值小于1,同时墨层厚度又满足一次印刷的专色油墨,一般都需要在正式印刷前花费较长时间进行调校。
另外,无论是计算机配色系统还是人工调配专色,都要重视纸张对色准的影响。因此,调配专色时使用的纸张必须与批量印刷时的一样。但需要强调的是,想要使调配的专色油墨达到标准要求,最根本的做法还是应选择浓度和色彩度都较高的专色基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