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扶贫”基地校开设“非遗”课程可行性分析

2016-12-06 13:16余明慧
中国市场 2016年32期

余明慧

[摘 要]福建省艺术馆以“关注农村、关注教育、关注贫困”为主题,以“艺术扶贫”为契机,在偏远地区开展“非遗”进校园,是当前新形势下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与形式,让我们看到校园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艺术扶贫;关注农村;关注教育;关注贫困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2.273

“艺术扶贫”工程,是福建省艺术馆以“关注农村、关注教育、关注贫困”为主题在全国率先开展的公益文化项目。2005年以来,南平市、县两级文化(艺术)馆积极响应省艺术馆倡议,组织群文工作者实施“艺术扶贫”,已帮扶32所偏远山区中小学,组织50多名专业人员常年坚持授课,举办了素描、国画、儿童画、硬笔书法、毛笔书法、中国舞、芭蕾舞、戏曲动作、声乐、器乐、合唱指挥、名歌赏析等各类艺术课程。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非遗”课程也逐渐走进“艺术扶贫”基地校,成为我市“艺术扶贫”新亮点。以2015年数据为例,南平地区“艺术扶贫”基地校共开设了畲歌、挑幡、版画、剪纸、四平戏、三角戏六门“非遗”课程。

以“艺术扶贫”为契机,在偏远地区开展“非遗”进校园,是南平市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举措。将优秀的民间艺术引入校园,有利于农村和贫困地区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1 地域亲缘,促成文化认同

地域亲缘心理就是对自己的地域或地域基础上生活的人,有一种本能的亲近心理。与城市学校相比,“艺术扶贫”基地校开设“非遗”课程,具有天然的亲缘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保存于山区腹地,这些地区正是“艺术扶贫”基地校所在地,本地学生与家长有较多机会接触当地“非遗”项目或传承人,他们从小耳濡目染,较之于城市学生与家长来说,其兴趣与接受度更高,情感依附度更浓,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更强。

以建瓯挑幡为例,相传明朝将领郑成功招募大军,筹备收复台湾,建瓯城郊大洲村的青壮年闻讯纷纷应征入伍,收复台湾后,将士凯旋归乡,为表庆祝与纪念,他们将军旗置于竹竿上尽情挥舞,从此以后,建瓯民间就有了特有的挑幡习俗。正是因为挑幡在建瓯起源并发展,当地每逢节庆,总少不了挑幡的身影,挑幡如同一种文化印记,深深地烙印在建瓯人心中。也正是这份热忱,几年前建瓯市文化馆在“艺术扶贫”基地校建瓯芝山中心小学开展“少儿挑幡”课程时,得到了各方面的积极响应。学校主动提供教学场地;家长放心托付支持学习;孩子们兴致盎然不怕苦与累;文化馆联系挑幡教师,竭尽可能提供少儿专用练习幡干,创造展示平台等。可谓上下一心,为传承本地特色文化而努力。

2 因地制宜,创建特色校园

艺术扶贫,不能千篇一律,应因地制宜。文化馆根据基地校的具体情况,在有“非遗”资源的地区,选择当地推广性较强,且有一定趣味性的“非遗”项目进校园,促进“艺术扶贫”基地校形成适合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浦城县素有剪纸传统,2014年“浦城剪纸”成功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多年来浦城县文化馆在艺术扶贫工作推进中,有意识地在当地艺术扶贫基地校(富岭中心小学、莲塘小学、永兴小学、水南小学)开展剪纸兴趣班,教授浦城剪纸文化及剪纸技能,同时有计划地举办农村中小学教师剪纸培训班,培养校内师资骨干,使剪纸艺术得以常态开展。四所小学中,富岭中心小学已取得明显成效,富岭中心小学有1/3生源为留守儿童,加强对留守儿童管理是该校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考虑这一问题,结合富岭民间有剪纸民俗文化优势,浦城文化馆通过“艺术扶贫”项目,将剪纸民间艺术融入该校美术教育,成立剪纸艺术兴趣小组。一方面培养孩子健康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分散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作能力,提高农村孩子的艺术审美水平。除“浦城剪纸”传承人亲自授课,文化馆还在该校积极开展师资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在校教师。现在富岭中心小学每周每班上一节剪纸艺术课,每年举办学生剪纸艺术作品展,并精选优秀作品送省、市参展。文化馆与学校共同创建出了学校特色。

3 弘扬民族精神,点燃文化火种

小学生的感性思维优于理性思维,其民族心理还不成熟,民族价值观尚待完善,需要学校教育的正确引导。农村小学相比于城市小学,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现象,更需要加强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历史文化承载体,传承了历史悠久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发展动力的不竭源泉。[1]

延平区岭炳洋村地处城郊,全村人口1210人,其中畲族人口946人,由于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畲族的历史、文化、语言主要通过畲族民歌代代相传。然而现代社会,传统的家族传教已被学校教育替代,当地许多孩子不会讲畲族语言,不了解畲族历史,对畲族文化自豪感缺失,因而在当地小学开展畲歌教学尤为重要。延平区文化馆立足民族意识,在当地的“艺术扶贫”基地校岭炳洋民族小学开展畲歌教学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点燃孩子对本民族的热爱。为了让畲歌更加适应现代教学,文化馆指派专业音乐干部从谱曲、发音、表情、动作等方面协助“岭炳洋畲歌”传承人进行畲歌教学。在畲歌学习中,孩子们潜移默化地传承了本民族优秀文化,同时学生在参加全市少儿歌手赛、闽台少儿歌手赛等比赛中,展示了畲歌的魅力,获得了社会各界肯定,孩子从中获得了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意识到自己的民族之魂。

4 传承“非遗”,培育后继人才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和发展于农耕文明时代,它主要通过师传徒、父传子的口传心授方式传播和传承。但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传袭方式难以招收到年轻学徒。而“艺术扶贫”的“非遗”课程,开创了一个传承的新方式,文化馆、学校、传承人三者结合,由文化馆统筹安排、学校提供场地组织学生、传承人亲自授课,从初级阶段培养学生对“非遗”兴趣,到高级阶段选拔有潜质学生重点学习。校园传承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一些“非遗”项目传承链条濒临断裂的局面,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一剂良方。

国家级“非遗”项目“四平戏”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现仍完好地保存于政和县杨源村,每年农历二月初九、八月初六,当地都要演上三天三夜,虽然在当地“四平戏”生存空间未被破坏,但愿意学习的年轻人仍逐年减少。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四平戏”,政和县文化馆积极将“四平戏”课程引入“艺术扶贫”基地校杨源中心小学,并聘请“四平戏”国家级传承人张孝友亲自授课,现杨源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已能表演《蟠桃会》等传统剧目。近年来,文化馆也努力创造演出机会,让孩子们登台表演,锻炼他们的实战能力,为“四平戏” 培养一批后备人才。

综上所述,在“艺术扶贫”基地校开设“非遗”课程,让我们看到校园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发挥的力量。“非遗”若能抓住“艺术扶贫”这个机遇,从民间到校园,从校园到学生心中,再由学生返回民间,形成良性循环,那么通过“艺术扶贫”进行“非遗”校园传承的后续发展之路,将更加稳步扎实。

参考文献:

赵瑞雪.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青少年中传承——以辽宁“非遗”进校园实践为例[J].下一代,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