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正生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培育三种意识 培养三种能力——应用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核心
彭正生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在国家宏观政策对新型大学的应用型定位和技能型转变的背景下,传统专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充分发挥累积优势,积极谋求转变,致力于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理论学养和实践能力俱佳、感性敏悟与理性思辨兼备的应用型人才。一方面,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审美意识、历史意识和开放意识,另一方面,则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努力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
应用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价值核心
2014年5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1],要求“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6月,教育部等单位又联合印发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2],首次提出“应用技术本科”概念。随后,全国各地相继制定配套文件,全力推动高校的应用型转变。以安徽省为例,当年年底,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的意见》[3],明确将高校划分为“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和“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三种类型。
实际上,建设技术型大学或高校应用型转变的提法并非新生事物,它是十年来中国高校应用型发展道路探索与实践的制度化。也就是说,它是对经验和尝试的一次阶段性总结。这种应用型价值观与路径取向已引起广泛而深入的争论(比如关于大学精神的讨论等),但它并非本文所讨论的对象,笔者主要关注的是在这种背景下新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应坚持的价值核心及其达成方式。
在推动高校应用型转型的过程中,安徽省主要采用了两种外部措施:一是项目化引导,二是政策性推动。2013年,安徽省启动振兴计划项目,并将 “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专业建设与改造”等列入其中,以鼓励应用型专业建设和传统专业改造,旨在通过资金和利益牵引来推动应用型转变。同时,明确要求各高校新增专业应以应用型为先。更为重要的是,在每年的招生计划和指标数投放中,不断压缩传统专业招生计划数、增加新兴专业的招生计划数(见附表)。
*表中两项数据(年度招生计划总数、各专业计划数)来源于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历年公布的安徽省属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
上表显示和对比了作为传统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与作为应用型专业的财务管理专业在2008年到2016年之间招生计划数的变化。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选择财务管理专业作为比较对象,因为它俨然是近年来新型大学里备受追捧的“明星专业”,与之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简直就是“瘦狗专业”(至于对财务管理专业这种非理性的狂热态度所造成的师生比失衡、培养质量低下以及不可避免的就业问题等也需另文探讨,在此从略)。由上表可见,9年间,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计划数锐减43.34%,同期财务管理专业招生计划数却增长3.28倍,并且两者绝对数和占招生计划总数比的增减趋势呈持续状态;而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对于财务管理专业计划招生数的比值更是从2008年的2.65倍转为2016年的35%。除了招生规模被压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边缘化还表现在机构的弱化,曾经当之无愧的“龙头”院(系)——文学院(中文系)在新型大学近年来的机构改革中颇为尴尬,或与教育系合并,或与新兴的传播学合称,名称也五花八门,诸如“文学(化)与传媒学院”,“文学与教育系”,“文学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甚至有学校直接将文学抹去,叫“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成为内设专业。
如此,在国家推进职业教育、新型大学应用型转变以及传统专业整体式微的大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该如何准确定位、积极改革和适应变化,在坚持专业本体内涵中拓展生存空间和领域,自然就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建立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基础之上,因此,它最鲜明的特点是它的文学性,可以说,文学性决定了它的专业立场和价值取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坚持这种质的规定性,突显专业的文学属性,培育具有审美意识、历史意识和开放意识的学生。
首先是审美意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根基和灵魂是文学,文学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文学家筑造的想象世界、文学理论家建构的思想体系和文学史家叙述的文学变迁之中。不管是孔子的“兴、观、群、怨”论[4],还是梁启超的“熏、浸、刺、提”说;不论是形式主义者“一切形式也都是一种价值”[5],还是马克思主义者“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文学还应该是克莱夫·贝尔意义上的“给人以审美感受”的“有意味的形式”[6],也即:它要能通过文字搭建的形象触动人的“审美情感”。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辨识度和区分度的标记是文学审美性,它区别于以光影、色彩和建筑等方式建构的艺术形象性。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要让学生能够运用文学理论来赏析文学文本,在文字构筑的想象世界里,获得审美的愉悦感、心灵的满足感和生命的充盈感。
培育审美意识,实质上就是坚守文学的本体意识。一是要树立审美核心观。虽然,人文社科专业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通约性和共融性,但是,审美教育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核心,它不同于史学教育的认知侧重和伦理学教育的德性侧重。虽然恩格斯赞美巴尔扎克的 《人间喜剧》“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7],《红楼梦》也确实反映了18世纪前期的社会结构和人心世态,但是,文学超越时代的恒久性价值还在于其语言之美、叙事之美和艺术之美。二是要确立文本中心观。文学的存在依赖于作品,以此为源,文学理论的各种流派与学说方能扎根并生长,文学史的叙述方有内容和质料。反之,一切文学的衍生物都终将是无源之水、“流沙之塔”。三是要强化情感功能观。文学对人的意义,其要不是认识自然和改造社会,而是鲁迅意义上的“立人”,即通过影响人的情感与心灵来改变人的性情与精神。文学对于个体的价值在于能移情易性,而对于群体的意义在于移风易俗。因此,在文学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文学的共情效应和文学的移情功能。
其次是历史意识。在《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和《致斐迪南·拉萨尔》等著作中,恩格斯强调了文艺评价应该坚持“美学”和“历史”观点的辩证统一,并将之称为“最高的标准”[8]。究其要义,所谓美学观点,无非就是强调文艺的本体属性,“侧重于对作品审美价值的感悟、获取和批评。”而所谓历史观点,无非就是关注文学的时间属性和“作品是否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强调应“以客观态度、历史眼光来审视作品,而不能主观臆断、机械评价。”[9]文学是人类历史的再现形式,是特定时空中人的生命记忆和心灵记录,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正所谓“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10]。因此,我们不能偏执地将现实观念强加于历史事实,应该在文学评价中秉持客观的历史观点。
培育历史意识,就要逐步养成一种看待事物的历史的眼光。这种意识不仅体现了一种不偏不倚的立场和态度,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品评观,一种实事求是的史论观和一种扬弃继承的传承观。所谓辩证统一的品评观,是指在进行文学评价的时候要辩证地看待形式与内容、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文学史经典和文学经典,不能因为某种偏见或理论趣味而陷入绝对主义的泥潭。以《子夜》为例,不论是将其无限拔高为“证明了无产阶级文学是一种不可战胜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力量”[11],或是那种将其贬为“一份枯燥无味的高级形式的社会文件”[12]的观点,都过分关注了小说非文本性的因素,而忽略了小说本身的文学性。所谓实事求是的史论观,则是指要有“重返历史现场”的耐心和“不偏不倚”的勇气,坚持用史家叙述“秉笔直书”的理想原则来审说文学史实,尤其是那些在历史交替和时代更迭时期的作家、作品等,比如晚清文学和五四文学。而所谓扬弃继承的传承观,则是指要培育自觉的历史主体意识和文明传承观念,以鲁迅所说的“历史中间物”心态主动承担文化的“保存”和“续写”使命。
再次是开放意识。文学的世界气象万千,容河纳海。虽然作为学科和专业,文学有自己的对象与界限,但是,在所有的学科和专业之间,它又最具包容性和括约性,综合史学、美学、哲学等几乎一切社会科学,并交通自然科学。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所构成的文学世界里,文学的“百科全书”气质得到了完美的彰显。文学所要记录、表现和研究的对象是人,可以说,人的心灵有多丰富与宽广,文学就有多丰富与宽广;正因为人的精神世界是没有边界,文学也是无边的和开放的。只有在文学的虚拟世界,我们才能看到,屈原在瑰丽的想象中超越现实、沟通神人,卡夫卡在奇异的虚构中揭示现代人精神异化和灵魂无处栖息的荒原感;也唯有在文学的虚拟世界,蒲松龄才能穿行于阴阳两界,但丁才能神游于地狱天堂。可以说,唯有文学才具备这种与世推移、与时俱进的开放性。
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来说,培育学生的开放意识要让他们建立起学科互通观念、时空平等心态和多元价值理念。一是学科互通观念。在专业和学科交叉并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学科互通观念愈发重要。专业教育不仅引导学生确立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等8个二级学科的融合意识,还应包括在文学学科门类下与外国语言文学、新闻学等一级学科间的贯通意识,以及文学学科门类与哲学、史学等学科门类之间的交流意识。二是时空平等心态。学科通约依赖并认可平等心态和 “厚今不薄古”及“拿来主义”的自信。就空间来说,文学是不同国家的文化载体、不同民族的精神符码,也是共同的人类记忆,莎士比亚的戏剧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万花筒”,但我们在其剧中人物那里也看到了普遍的、共性的人性样态——比如夏洛克的贪婪,麦克白的野心,奥赛罗的嫉妒,亚古的奸佞和泰门的仁厚等。而就时间来说,现代与传统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具有内在统一的延续和传承。比如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也非臆想的黑白分明,其诞生自有西方现代性价值观的催化,也不能忽视内源的自性因素。三是多元价值理念。文学是人类文明多元样态和复杂形态的遗产,它从来就不是一副面孔。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既表现了人类的多元价值,同样也恰是因为人类价值的多元。中国儒家文化推崇仁义礼智信忠勇,西方文化信仰自由、平等、博爱;胡适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裴多菲却歌咏“若为自由故,二者(生命和爱情)皆可抛”。
正是文学的审美性、历史性和开放性品格决定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以培育具有审美意识、历史意识和开放意识的人才为根本任务。而能力的培养则是专业的宗旨与目标,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首先是阅读能力。设若哲学专业学生没有思辨能力,美术专业学生不能构型,音乐专业学生无法识谱,显然,这样的专业教育无疑失败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来说,阅读能力则是底线能力。当然,其他专业学生也需要阅读专业教材和查阅专业文献,但是文学专业的独特性在于它的基础和对象是文学作品,如前所论,文本是文学的根本,因此,如果在没有阅读作品的情况下进行阐释和研究,那就是空谈和向壁虚造。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阅读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也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90年代以来,科技变革改变了人类的阅读方式,声像阅读、拇指阅读和电子阅读等侵蚀着纸质阅读,并大有取代之势。然而,这些快捷阅读大都以扫描或浏览为主,以获取信息和资讯为目的,追求娱乐心情或释放压力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注意克服几种倾向和现象。一是要克服信息阅读的碎片化,注重整体性。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个自足的世界,只有完整地读完,才能体味其魅力。比如爱玛·包法利和安娜·卡列尼娜之死的悲剧美学效果是建立在对人物命运的讲述和心理世界的刻画基础之上,只能水到渠成,不可能断章取义地获取。二是要克服消费阅读的快餐化,注重系统性。尤其是对经典的阅读,可以说,经典的美是需要在细致反复的品味中自现的,因此必须要有巨大的耐心、持久的耐力。凡是试图通过速读或偶读就能读懂卡夫卡小说《城堡》的想法,注定只是徒劳。三是要克服目的阅读的功利性,注重超越性。阅读是一种涵泳人格和陶冶性情的行为,它的价值在于增加了我们的生命厚度。《悲惨世界》无法给我们面包和啤酒,但是可以让我们进入一个新的陌生的世界,体验一次与众不同的人生。四是要克服图像阅读的浅俗化,注重深入性。虽然图像阅读的优势在于直观,却易流于浅俗;它可能瞬间震撼心灵,却无法持久印刻。
其次是鉴赏能力。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感悟能力,二是赏析能力。文学作品是融入了作家人生经验和艺术经验的产物,阅读本身则是阅读主体与创作主体之间一次跨越时空的相逢与对话。文本就像一根纽带,将两者维系;也如同一面镜子,让彼此互为镜像,然后在心神交流中共情和领悟。因此,感悟能力是一种感性经验能力。而赏析能力则是一种理性分析能力,它是阅读主体在经过阅读和体验之后对文学作品的判断和阐释能力。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理想的目标是要能让学生在阅读和欣赏文本的过程中成功地走完两个阶段、三种状态。第一个阶段是从“有我”状态走入“无我”状态,也就是说,在鉴赏活动开始之前,要保持独立清醒的“有我”状态;阅读行为启动之后,则要充分激发主体能动性,务实细读文本,遵循胡风意义上“主观拥抱客观”原则,以“投入生活的洪流”的方式走进文本世界,带着自己的生命记忆与作品的人物对话,与作者的心灵交流;将自己与人物同体、共情,这便是“无我”状态。比如对白先勇小说《游园惊梦》的鉴赏,只有“移形换位”成蓝田玉这个人物——一位曾经富贵如今凄清的将军遗孀,带着她的记忆痛点——好姐妹在一次酒会上与自己的情人 “烧在一起”——走进她的心灵世界,方能与人物一起共同地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第二个阶段是从“无我”状态返回“有我”状态。文学鉴赏不仅要“走进”,更要能“跳出”,保持“审美距离”,客观、冷静地进行理性判断和艺术分析。仍以《游园惊梦》为例,我们不能仅止于体验到人物的情感,还要能够从蓝田玉的世界中“抽身出来”,阐析出小说的深度模式和深层结构,读出小说的艺术之美。再比如,我们不仅要能够走进张恨水所构筑的悲欢离合的小说世界,也要能够阐析出,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他的“早期小说叙事特点却呈现出‘因缘’流程和‘苦空’架构”[13]。
再次是表达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能增强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更要能将前两者的所得付诸文字。表达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效果考查,它需要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共同参与,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检视,也是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如前所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根植于作家的作品,作品本身就是作家创新性写作和表达的产物。如果文学的鉴赏和研究主体无法进行自由、准确的表达,不能够对文本进行付诸文字的阐释,那就偏离或违背了文学教育的方向。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必须要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一项重要能力指标,务求提升学生的自由表达能力。
最后,我们来简要谈谈如何通过调整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形式和改革考评方式等措施来实现前述任务或目标。
一是调整课程体系。如果专业是一种水果,那么课程则是其中的汁液,它是专业教育的营养元。虽然,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的章程和指南;但是,其最重要的部分显然是课程体系。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必须正视专业面临日趋边缘化的挑战,也必须反思诸如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形式单一化和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发扬文学的开放精神和多元品格,以培育学生“三种意识”和“三种能力”为目的,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具体来说,要在坚持专业文学性本质特色基础上,通过适度压缩理论课程课时数的方法,适当提高能够切实增强学生应用型能力的课程比例,比如创意写作和经典阅读等。
二是丰富教学形式。虽然,教学形式是一种技术手段,但是,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下所收获的效果可能不同。要认识到以教师课堂口授、板书为主的传统教学形式的局限性,以及纸质讲稿或讲义的局限性,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努力建构起最能被新时代学生接受并促进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虽然,对于文学专业的课堂教学来说,传统教学形式仍然有重要意义,但是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以图像和影音辅助教学促使抽象和枯燥的内容形象化,活跃课堂氛围。除了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应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方式,比如以读书会形式进行原著的逐句朗读,以座谈会形式进行师生对话和交流,增强学生的兴趣,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三是改革考评体系。目前,大部分文科专业教学的课程考核基本以课堂考试为主,极少部分采用学期论文或其他形式。应该说,这种考试形式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记忆和概念辨析等方面有积极意义,但是,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部分课程来说,却不免过于偏颇和单一,比如写作、作品选读和赏析等侧重考查学生阅读、鉴赏和表达能力的课程。因此,要注重改革考核方式和考评体系,提倡考核方式多样化,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和综合评估。比如,在课程期末考试之外,鼓励采用定期检查读书笔记、札记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
[2]教育部,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教发〔2014〕6号.
[3]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的意见[Z].皖教高〔2014〕17号.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258.
[5]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69.
[6]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43.
[7]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2.
[8]恩格斯.致斐迪南·拉萨尔[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7.
[9]彭正生.恩格斯的“最高标准”与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J].巢湖学院学报,2013,(4):127-130.
[10]胡适.文学改良刍议[M]//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35.
[11]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50.
[12]蓝棣之.一份高级形式的社会文件——重评《子夜》[J].上海文论,1989,(3):48-53.
[13]彭正生,方维保.张恨水早期小说创作与佛教文化[J].齐鲁学刊,2013,(3):142-145.
CULTIVATING THREE KINDS OF CONSCIOUSNESS AND TRAINING THREE KINDS OF ABILITIES——THE CORE VALUE OF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 IN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PENG Zheng-sheng
(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ational macro policy for the application positioning and skill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type university,the traditional major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cumulative advantage,pursuing transformation actively,and commit to cultivate practical talents that are adaptive to the needs of the times with excellent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in practice, perceptual understanding and rational thinking.On the one hand,i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e students'aesthetic,historical and open consciousness;on the other hand,it should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abilities in reading,appreciation and expression,striving to achieve the goal and task of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talent cultivation;core value
H193
A
1672-2868(2016)05-0134-06
2016-07-11
安徽省2014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4jyxm337)。
彭正生(1979-),男,安徽芜湖人。巢湖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影视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陈 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