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军,樊寒伟
(1.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2.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集宁 013600)
·中部崛起与湖北发展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效果评析
和军1,樊寒伟2
(1.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2.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集宁 013600)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效果评价能为新常态下中部新一轮崛起提供必要的决策参考。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区域比较方法对2004-2014年间战略实施总体效果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10年间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上升幅度最大,与东部及东北的差距急剧缩小,与西部的差距在明显扩大,表明战略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到大类指标,中部在科技教育文化方面成就最大,但在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方面发展相对不足。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培育经济内生动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途径,进一步推动中部新一轮崛起。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经济社会发展指数
中部地区是我国“三农问题”最为突出,劳动力就业矛盾最为严重,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自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中部地区崛起”概念以来,至今已10年余。期间,2006年4月,中央发布《关于促进中部地区振兴崛起的若干意见》,中部崛起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09年国务院批复《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2年国务院进一步发布了《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有关中部的地区性国家战略则包括武汉和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2007年)、武汉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9年)、皖江城市带、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2010年)、河南中原经济区(2011年)、郑州航空港(2013年)等区域规划和方案。这十年来,中部地区发展情况究竟如何?取得了哪些突出成绩,又存在哪些不足和问题?都需要通过科学分析予以总结,为新常态下中部地区新一轮崛起提供必要的决策参考。
为科学、合理地对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我们特别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一是能够适应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效果评价的主要目标和特点;二是指标体系大小适中,粗细适宜,涵盖本项评价的必要内容;三是二级指标选取应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集中反映一级指标的基本特征;四是所选指标必须可获得、可测算。[1](p21-25)具体指标的选取依据,主要是《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中的总体目标和主要指标,国家统计局《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中的观测指标6大类共23项,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4大类共28项。最后我们结合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效果评价实际需要,结合指标数据的科学性、可得性和可操作性,确定了4大类共26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具体参见表1—表4)。
本研究主要针对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以来,中部地区在经济发展、科技教育文化、资源环境、人民生活4大类指标方面的实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重点通过对2004-2014年期间国内四大区域:中部6省、东北3省、东部10省市、西部12省市区以及全国的指标实现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判断中部崛起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指标数值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数据,在指标对比中,对于涉及价格的数值、比值指标,采取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数值;对于涉及价格的指标增长率,按照基于基期(2004)的不变价格进行计算,以保证增长率的科学性。为保证区域对比的合理性,多采取人均、每万元、每千人平均等比例数值,以增强比较的合理性。
表1 经济发展大类指标对比
1.经济发展。
2004-2014年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由31713.34亿元上升为138671.6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10.8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97%;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18.79%上升到20.27%。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10.34%,高于全国的9.25%。私营、外商和港澳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由37.49%上升为48.84%,年均增长率为2.27%,高于全国的1.68%。货物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尽管略有下降,但远低于全国年均增长率-3.88%的下降幅度。中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大类7项指标中,有4项好于全国水平,反映了中部崛起十年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效。
中部经济发展相对不足的突出方面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只有39.06%,为全国最低;年均增长率为0.4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3%。城镇化率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14%和2.35%,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以认为属于正常现象。
2.科技教育文化。
由于医学心理学兼有医学和心理学知识的特殊性,同时又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这就决定了承担该课程的教师同样应兼具医学与心理学双重知识结构。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各医学院校的教师既往知识结构中没有医学心理学知识储备,而我国医学心理学教育规模又不能满足高等院校对医学心理学师资的需求。在学科设置和教育教学思想上受师范院校影响较深,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应用,缺乏完善科学的教材体系,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这导致培养出来的心理学人才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均不能满足社会多方面的要求,尤其是在专业基础、基本专业技能方面,反过来也削弱了学生对医学心理学理论的重视程度。
十年间,中部地区的科技教育文化大类5项指标年均增长率全面好于全国水平,最突出的是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年均增长率为6.35%,是全国年均增长率2.02%的3倍多;其次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5.73%,是全国年均增长率8.01%的近2倍;人均文化产业收入年均增长率为9.01%,是全国年均增长率6.55%的1.38倍。从5项指标具体数值来看,2014年中部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4.24件,为全国水平的近2倍;研发经费占比、人均教育经费、人均文化产业收入在四大区域均排在第二位。
本类指标中部发展相对不足的方面,主要表现为尽管一些指标发展速度第一,排名较前,但与东部绝对数值差距仍然较大。例如研发经费占比为1.11%,只有东部占比4.12%的约1/4;人均文化产业收入只有东部的约1/2;人均教育经费
为东部的约2/3。
表2 科技教育文化大类指标对比
表3 资源环境大类指标对比
3.资源环境。
资源环境大类共有9项指标,其中正向指标4项、负向指标5项。十年间,中部地区上述9项指标中有5项指标年均增长率好于全国水平,最突出的是森林储蓄量和一般工业固废利用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03%和2.35%,分别是全国水平的6.61倍和6.18倍。负向指标万元GDP电力消费量、亿元GDP二氧化硫排放量、亿元GDP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速度高于全国水平。
中部地区资源环境类指标发展相对不足的方面,首先是2014年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只有160.21亿元,尚不足第二名东北地区的一半;年均增长率只有0.08%,仅为全国年均增长率的3%。耕地面积年均增长率1.16%,低于全国年均增长率1.69%。5项负向指标除了万元GDP电力消耗量之外,其余4项:万元GDP用水量、万元GDP废水排放量、亿元GDP二氧化硫排放量、亿元GDP烟(粉)尘排放量,绝对数值均高于全国水平,表明节能减排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4.人民生活。
该类指标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只有32.90%,远低于东部的55.15%和东北的55%;并且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只有3.01人,远低于全国5.40人的水平,与基期相比甚至出现了负增长,需要特别关注。
5.工业化水平与阶段的比较分析。
工业化水平与阶段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判别标准。这里,我们参照陈佳贵等(2007)的研究方
法,对各区域工业化水平与阶段进行了衡量。[2](p33)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最高,基本指标标志值已由2004年的60.98上升为2014年的93.06,由工业化中期后半段发展到工业化后期后半段,接近后工业化社会;其次为东北,由2004年的40.67(中期前半段)发展到2014年的69.40(后期前半段);西部最低。中部由2004年的25.39(初期后半段)发展到2014年的58.94(中期后半段),发展速度居四大区域之首,为东部速度的2倍多(参见图1),但工业化水平并不高。
表4 人民生活大类指标对比
图1 中部与其他区域工业化进程比较
1.测算方法。
首先,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国家统计局《2013年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统计监测结果》主要指标的实现情况及其权重确定,参照《“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发展目标,结合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就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设定目标数值(一般以2020年目标值为基准)。其次,结合国家统计局主要指标评价权重设置,并科学运用德尔菲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经济发展、科技教育文化、资源环境、人民生活大类指标权重分别为26%、25%、23%、26%)。最后,利用中部及其他区域指标数据对各区域发展效果进行全面测算,其中,正指标用实际值/目标值*100、逆指标取倒数/目标值*100(最大值都取100),然后再加权计算。
2.测算结果与评价。
由测算结果(见表5)可知,2004-2014十年间,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上升幅度最大,由2004年的36.91%上升到2014年的74.79%,上升了1.03倍,是唯一实现翻番的区域;其他区域上升幅度依次为西部0.97倍、东北0.92倍、东部0.80倍,全国由2004年的44.65%上升为2014年的85.13%,上升了0.91倍。结果表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区域,由于后发优势的作用,发展速度反而越快的事实。同时,也反映了2004年国家开始提出并逐步实施的中部崛起战略,总体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表5 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测算结果(2004、2014)
从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绝对数值看,则是东部第一,其后依次为东北、中部、西部,十年间区域排序并未发生变化。但就区域间差距而言,比较显著的是东北与中部的差距急剧缩小,由2004年的1.12倍缩小为2014年的1.06倍;而中部与西部的差距在明显扩大,由2004年的1.08倍扩大为2014年的1.11倍。这可能是由于2004年开始提出
中部崛起战略,而西部大开发战略却已经实施了近15年;同时,2003年实施的东北振兴战略,效果相对不如中部崛起战略效果明显。
具体到大类指标,中部在科技教育文化方面成就最大,分值由2004年的16.20上升为为2014年的71.13,上升了3.39倍,远高于全国1.90倍的上升幅度,为全国上升幅度之首,表明中部崛起战略在科技教育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次为经济发展,中部分值由2004年的49.22上升为为2014年的79.62,上升了0.62倍,高于全国0.42倍的上升幅度。十年间中部发展相对不足的方面主要是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指标值上升幅度分别为0.82倍和0.73倍,低于全国上升幅度0.95倍及0.89倍的水平。
另外,从工业化发展水平与阶段看,尽管中部发展速度居四大区域之首,但由于基点较低,因而中部2014年仅相当于东部2004年左右的发展水平(见表6)。特别是中部资源环境指标分值不高,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反映出当前在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粗放生产、能耗较高等问题,需要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引起特别注意,使之更加合理化。同时,中部崛起还存在区域紧密度较低,省际间合作力度不够,政策协调性不足,区域一体化程度低、产业链分工协作程度不高等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表6 工业化阶段衡量基本指标标志值
第一,实施中部崛起新战略,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一是将中部崛起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三大国家战略,各省份依托新型城镇化“两横三纵”战略,开拓新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形成新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二是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三去一降一补”,通过公私合作等方式加快公共服务供给、通过创新驱动激发经济内在活力、通过简政放权激发民间投资热情、通过发挥市场作用转换经济动力机制。三是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探索完善毗邻省份协同发展机制,鼓励条件成熟地区发展“飞地经济”,推动经济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创新,促进省际间实现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四是做好产业战略转移与承接,加强对重点产业转移地区的政策引导,完善产业转移引导机制和产业链条上下游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科教资源及人才优势,在农机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打造科研、制造与运营高地。
第二,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中部崛起十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市场化等改革措施,中部进一步崛起也必须依靠改革。一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核心是简政放权,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围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机制,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二是加快市场化改革,重点通过规范市场秩序,打破垄断,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体系。三是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关键在于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通过降低准入、公私合作等途径,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推动多种所有制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四是大力促进城乡一体化改革,主要通过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一体化土地使用制度,打破城乡分割制度障碍,创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机制等途径,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五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加大科技研发专项支持、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共享科技资源、完善科技分配机制等途径,提升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安徽省和合肥、武汉、长沙、郑州等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六是进一步完善中部区域合作机制,中部合作不排斥各省主动融入其他经济圈国家战略,重点在于应深入挖掘中部在资源、产业、交通等方面的合作优势,着力打造中部的核心竞争力,并借助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及区域产业转移等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
第三,培育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需要新动力:一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条件,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创新拉动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形成特色新型产业,增强中部区域竞争力。二是经济由三驾
马车中投资拉动为主逐步向内需和外需拉动为主转变,通过加快保障性住房、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及财税鼓励技术改造,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等途径扩大消费;由前面的测算可知,中部进出口总额占比为四大区域最低,应通过申报设置中部内陆自贸区、加快口岸大通关建设等途径,发挥外需的拉动作用;同时充分发挥投资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加大优质人力资源供给、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畅通融资渠道、通过创新夯实产业基础、推动要素市场化促进要素高效流动与配置、加强市场有效竞争激发经济内在动力。
第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保护资源环境。由前面的测算可知,中部地区资源环境指标得分不高,节能减排任务艰巨,需要下大力气予以解决。一是借助环境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来提高节能减排能力,加快建立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体系,实施环境治理和循环经济重点工程,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二是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对冶金、电力、化工、建筑、交通等重点用能单位加强节能减排管理,重点推进水体、区域性大气、土壤的污染控制、防治与修复。三是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公共机构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推广节能环保消费和生活方式。四是继续保护珍贵的耕地资源,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增加森林碳汇,降低碳排放量。五是进一步完善财金政策对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和治理污染的支持引导作用,形成环保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
第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惠民富民”。由前所述,中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最快,但从绝对数比较则只排在第三位,因而需要在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人均收入快速增长。目前中部地区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较低,因而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部省份城镇化水平整体较低,应进一步通过城乡一体化改革,努力提升城镇化水平。要通过实施扶助小微企业、鼓励创业等有效的就业政策,以及开发公益性岗位、实施项目带动、加大就业培训等可行途径,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大以公租房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进城农民通过房贷购买住房,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完善文化生活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居民幸福感。
[1]罗序斌,周绍森.中部崛起进程的跟踪研究[J].生态经济,2014,(03).
[2]陈佳贵.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10[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周刚
F427
A
1003-8477(2016)11-0047-06
和军(1972—),男,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樊寒伟(1976—),男,集宁师范学院讲师,辽宁大学博士研究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营企业与国有垄断企业融合发展的障碍、机制与路径”(13BJL04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市场决定性作用’的理论内涵研究”(14KBS030)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