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玉 合肥市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站 安徽合肥 230000
浅谈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措施
文/王玉 合肥市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站 安徽合肥 230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环境逐步恶化,人们开始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衣食住行的“住”则给予了很大影响。2006年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出台,强调了绿色建筑的“绿色”应该贯穿于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而绿色建筑建设施工过程会对环境产生很大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绿色建筑施工的具体技术与措施。
建设工程;绿色建筑;施工控制
当代中国国力提升,温饱问题解决后,开始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经济的发展却对生态环境提出严峻的考验。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泛滥等环境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在环境问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绿色建筑便应运而生。绿色建筑只是对这种环境友好型建筑体系的称谓,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绿化,而是一种概念。
绿色建筑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四点:一是节约资源,包含了“四节”(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而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所以就要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二是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即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据统计,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三就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四是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绿色建筑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绿色建筑涉及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和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本文着重分析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措施。
2.1 绿色建筑施工的节能措施
建筑节能就是要在保证和提高建筑舒适性的前提下,合理地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建造过程中,也需要采用节能型的设计,使用节能型的材料、器具、产品和技术,以减少能耗。具体可采用以下一些措施:
2.1.1 装配式可周转路面
在进行施工现场及生活区临时道路的硬化中,使用建筑工程装配式可重复使用临时道路板技术。该装配式道路板可多次重复使用,既避免了临时道路的破除,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1.2 装配式可周转钢板围墙
在设置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围挡过程中,使用建筑工程标准化钢板围挡。该标准化钢板围挡可多次重复使用,既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又结合了文明施工的要求,可谓一举多得。
2.1.3 太阳能路灯
太阳能路灯以太阳光为能源,通过光伏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里。白天充电晚上使用,无需复杂昂贵的管线敷设,可任意调整灯具的布局,安全节能无污染,无需人工操作,工作稳定可靠,节能省电,免维护。
2.1.4 空气能热水器
空气能热水器是国家节能协会认可的“绿色节能产品”,不污染环境,低噪音运行,节约电能。
2.1.5 现场照明微电脑控制系统
现场照明采用微电脑延时控制开关,可以定时开关照明灯具,无需人工操作,既节省人力,又节约了电能。
2.2 绿色建筑施工的节地措施
为实现绿色建筑节地的指标,我们通过不同的技术措施针对不同地域、建筑功能、环境的建筑物进行应用。
2.2.1 移动式可周转厕所
移动式可周转厕所有如下优点:可移动性强,从而避免了因房屋拆迁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处理方式多样,可以根据使用方式的限制来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占地面积小,和传统方式相比,移动厕所大大节约了土地面积,正好迎合了节地的要求。
2.2.2 生活区菜地
为了合理利用生活区场地,可利用原有建筑物遗留位置种菜,既合理利用了有限的场地,绿化了环境,而且让职工吃上自己种的菜。
2.2.3 绿色建筑废弃物处理技术
2.3 绿色建筑施工的节水措施
建筑节水有三层含义:一是减少用水量,二是提高水的有效使用效率,三十防止泄露。
2.3.1 生活区循环水系统
生活区循环水系统需要结合项目地形、环境情况设计而成,具有节水、节电、美化环境的作用。将工地建成家一般的景致,像江南水乡,亭台楼阁,曲径通幽,我们的职工将享受自己创造的美好环境。
2.3.2 使用节水型器具
施工现场通过使用节水型器具,达到减少和节省用水量的效果。一可采用节水型水龙头:具有手动或自动启闭和控制出水口水流量功能,使用中能实现节水效果;二可使用节水便器,节水便器是在保证卫生要求、使用功能和排水管道输送能力条件下,不泄露,一次冲洗水量不大于6L水的便器;三可使用恒温混水阀等节水设备,主要用于冷、热水的自动混合,为单管淋浴系统提供恒温洗浴用水。
2.4 绿色建筑施工的节材措施
从三方合作的层面来看,全国农技中心拥有海量的农业数据资源。以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为例,目前已经连通全国31个省级植保站和1030个病虫害测报区域站,积累了近20年的测报观测数据,共有210多万张表以及3200多万条数据。
建筑节材要求使用绿色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即生态建材,是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的建筑材料,是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建筑材料,它具有消磁、消声、调光、调温、隔热、防火、抗静电的性能,并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特种新型功能建筑材料。绿色建材应符合以下几项标准:①资源效率。资源效率的标准主要有:可回收利用,天然、大量的可再生材料,生产过程消耗低,材料当地化,可重新制造,本身可再循环使用,耐久性高等。②能源效率。能源效率指材料恩施制造过程能耗低,且有助于降低建筑物和设备的能耗。③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指材料无毒、较低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防潮、维护简单等。④节约用水。节约用水指材料可以降低建筑物及设施的用水量。⑤经济合理。经济合理指材料在满足建筑系统要求的同时其整个生命周期成本较低。建筑施工的临时设施,也应尽可能采用绿色建筑材料。
2.4.1 箱式活动房
箱式活动房为钢结构,其特点优点为:隔热效果好、隔音效果好、安全高效、无需地基、便于运输、移动方便,它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不占用空间且可周转利用,节约资源材料。
2.5 绿色建筑施工的环保措施
2.5.1 塔吊喷淋、外架喷淋、路面喷淋
可在施工道路两侧、外脚手架上、塔式起重机上分别设置喷淋降尘装置。该装置喷出的水雾,能迅速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大小的粉尘颗粒,增加空气湿度,使空气纯净新鲜,为职工也营造了舒心、安全的工作环境。
2.5.2 建筑垃圾分类装袋处理
施工现场将垃圾分类归堆装袋,集中进行处理,符合绿色环保、扬尘治理的要求。
2.5.3 出入口车辆冲洗系统
可在车辆出入的施工区大门口设置施工车辆冲洗系统。在施工区作业的车辆很容易粘满泥土和灰尘,在离开工地前进行冲洗,有利于市政道路的清洁,更有利于维护干净文明的城市环境。
2.5.4 使用预拌砂浆
现场拌制砂浆的过程中,由于水泥和沙子都是粉粒,很容易向周围环境中造成粉尘污染。因而使用预拌砂浆,将拌制砂浆的粉料通过管道输送至封闭的容器内,在封闭容器内拌制砂浆,可以有效减少向周围环境中散落粉尘,进而美化了施工及周围环境。
2.6 绿色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筑中的园林绿地,具有吸碳制氧,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粉尘,杀灭细菌,降低温度,调节湿度,消减噪音等多重功效。如图:
绿色建筑施工也叫可持续施工,工程施工在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施工阶段能够大规模地改变自然生态环境,消耗自然资源,同时它的周期相对较短,但对自然形态的影响却往往是突发性的,对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也是非常集中的。我国尚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建筑业,应全面实施绿色施工,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1]刘睿.绿色建筑基础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安徽省立医院南区二期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2015.
1)筋搭接按双面搭接焊实施,搭接长度5d,且接头应相互错开35d。
2)钢筋绑扎时能连续配筋的尽量连续配筋,搭接点应错开放置,焊接头每截面不超过50%;
3)钢筋绑扎完成后,由现场质检员检查合格后,再请现场监理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浇注砼,并详细准确地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4.5.2 砼要求
1)砼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对砼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砼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7天,浇水次数需保持砼处于湿润状态。
3)拆模时砼强度应能保证冠梁表面和棱角不受损伤。
4.6 锚杆喷锚挂网施工
4.6.1 施工工艺
挖土→击入锚杆→修坡→布设固定钢筋网片→焊接加强筋→喷射C20细石砼→注浆→养护。
4.6.2 主要施工要点
1)锚杆水平间距为1.5m,锚杆压浆浆液水灰比:0.4~0.5,锚杆注浆采用P.SA32.5级硅酸盐水泥,锚杆每米注浆量为20~50kg/m。
2)喷射砼强度C20配合比采用试验室试配配合比,喷射砼厚度100mm。
3)在已开挖修整好的坑壁上挂上A 8@200×200双向钢筋网片,用“U”型或“T”型短钢筋打入土层固定网片,锚管口间再用B14钢筋纵横焊连接加强,最后用砼喷射机喷上C20细石砼,厚100mm。
综上所述,针对该工程软土深基坑支护的特殊条件,设计主要采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桩与锚索相结合的组合支护形式,达到了技术可靠、设计优化和造价经济的目的,决了工程建设中的一项技术难题,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许奎南.桩锚组合支护结构在某工程深基坑中的应用探讨,建材发展导向[J].2011,(02).
[2]陈凯,邱鑫.浅析滇池地区泥炭土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城市建设理论研究[J].2012,(05).
[3]张信贵,吴恒,易念平.深基坑支护工程方案推理机制与优化设计[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05).
[4]黎健升.软土深基坑组合支护结构设计[J].建筑设计,2005,(01).
[5]刘福东.复杂环境下深基坑组合支护结构[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03).
[6]林正雄.望江园工程基坑综合支护技术应用[J].福建建筑,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