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山药 怀菊花怀地黄 怀牛膝

2016-12-06 01:54:43作者冯祎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牛膝焦作山药

作者 :冯祎

图片提供 :焦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编辑 :张晶晶

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怀牛膝

作者 :冯祎

图片提供 :焦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编辑 :张晶晶

古人以太行为“天脊”,以黄河为“地脉”,山为阳,河为阴,成就了古老的太极文化。太极拳是这种文化的一个载体,而滋阴补阳、非覃怀之地而不生的名贵地方特产——“四大怀药”,则是这种文化的另一个载体,它们共同秉承了中华古老文化的精髓——“养心、养性、养生”。

【地理环境】

夏时,焦作被称为“覃怀”,《尚书·禹贡》记载:“覃怀底绩,至于衡漳”,时属冀州。隋、唐、宋时期为河内县,为怀州治所,故称作“怀州”。明朝洪武年间,称“怀庆府”,后经清朝一直延续到中华民国二年废府存县。明清时期素有“怀府八县”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原怀庆府所辖各县的归属多有变化,直到1986年1月,归属焦作市管辖。

焦作北依巍巍太行山,南临滔滔黄河水,形似牛犄角,世称“牛角川”, 而“怀”贯地名之始终,意喻太行与黄河的怀抱之意。有人用“背靠太行山,脚踏黄河滩,中间夹个牛角川”来形容焦作这块黄土地的地理位置倒也十分贴切。地处黄河冲积平原的焦作,采撷了黄河上游各个地区不同地质条件的丰富营养,又吸纳了太行山岩溶地貌渗透下来的大量微量元素,加上太行山的庇护,集山之阳与水之阴于一体,土地疏松肥沃,排水快捷,雨量充沛,水质奇特,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不过旱、夏不过热、秋不过涝、冬不过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造就了山药、菊花、地黄、牛膝“四大怀药”独有的外观和质地,其独特的药理效果和滋补作用也无与伦比,堪称大自然赐予焦作这方热土的天然无价之宝。

中医注重治病养生,历来非常重视药材的生产地和加工炮制。孙思邈《千金药方》云:“用药必依本土”。怀庆府所产的怀药以其独特的确切疗效为历代医家所看重。20世纪70年代,国家为缓解怀药产销矛盾,曾经向18个省区引种怀山药、怀地黄,结果引种后品种退化,药性大减。正所谓,“物离其本土,则千周同而效异”,怀药只有生长在怀川大地,才有其独特的医药和食补疗效。历史证明,怀药一旦离开怀川这片沃土,药理效果便大打折扣。而即便是在焦作本土,所有的药农也都知道,怀山药、怀地黄种植一茬后,原种植之地分别需要5—8年的休养才能复种,不能重茬。有人说:大自然偏爱焦作。的确,巍峨的群山,肥沃的土地,使焦作出产的“四大怀药”成了造福人类的“国药之宝”,享誉海内外。

【文化背景】

焦作地区种植山药、菊花、地黄、牛膝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这里的百姓素有种植、加工和食用四大怀药的传统,并且随着历代药农的生产实践,把这种文化传统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刨牛膝看条,刨山药看毛”“抓住一年,可当三载”“失其地,则性问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等谚语和习语是怀药种植文化的具体表现,是对怀药神秘感的一种敬仰。

据记载,早在公元前710年的相关资料记载中,就有覃怀人种植地黄的记载。唐代记载了地黄的“古人种子,今惟种根”“以苇席围编,如车轮,径丈余,以壤土实苇席中为坛。坛上又以苇席实土为一级,比下坛径减一尺。如此数级,……至春分时,自上层取之,根皆大而不断,不被断伤。”北宋牛膝的种植技术已经达到了“今西京作畦种,有长三尺者最佳。”菊花的栽培技术可以用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来证明:“暗暗淡淡紫,融融洽洽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有资料显示,宋、明时期,四大怀药被公认为地道药材,药农种植怀药的积极性不断增强,栽培面积日益扩大,产量也迅速提高。到清朝末年,怀山药的种植面积已达900公顷,总产量超过百万千克。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了山药野生和家种的药物功效作用:“薯蓣臂,味入药,野生者为胜,若供馔则家种者良。”乾隆五十四年,怀庆府河内县令范照黎作诗曰:“乡民种药是生涯,药圃都将道地夸。薯蓣篱高牛膝茂,隔岸地黄映菊花。”此诗真实地描绘了古代怀川人民种植四大怀药的历史情景。据专家考证,四大怀药是由焦作北部太行山中的野生种驯化而来,在沁阳神农山的老君洼一带,至今保留着山药沟、菊花岭、地黄坡、牛膝川等自然地名。而且附近的农民还能采集到野生的地黄、山药等众多药材。

1992年出版的《四大怀药的研究与应用》中也写道“太行山小北顶的老君洼有野生山药,当地称铁耙齿山药,系怀山药的原种。”有史料表明,自公元前734年封建诸侯卫桓公以怀山药为贡品进献周王室起,直至清朝末年,四大怀药一直作为贡品进献历代王朝。

2006年9月,博爱县的一个西汉古墓中出土了三根陶质的山药,经专家研究认为就是铁棍山药。同墓出土的还有冥器汽柱陶锅和实用的铁锅,这三种东西在一个西汉早期的古墓中出土,有几段折断的山药还在陶质的汽柱锅中放着,汽柱锅又放在大铁锅内。经专家鉴定,它就是山药和煮山药的锅,断代上认定它是西汉早期。由此可以得出这个结论:焦作的怀山药在西汉早期已开始人工栽培并食用。千百年来,四大怀药以其独特的药效和滋补作用蜚声海内外,历代中药典籍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本草纲目》记载:“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神农本草经》也载有:“山药以河南怀庆者良”;宋《图经本草》载:“牛膝生河内山谷……今江淮、闽粤、关中亦有之,然不及怀州者真”;宋代医学家苏颂曰:“菊花处处有之,以覃地为佳”;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中,怀地黄一药共见14处。史载,沁阳城关郝圪垱村(今水北关村)“大道寺”后院所产地黄横断面有“菊花心”者为地道药材。明清时全国各地的怀药商行均悬挂“大道寺地黄”招牌,以示正宗。而怀山药则以沁阳市山王庄镇大郎寨庙后所产质量为上乘,凡销往各地的山药必标明“怀郎”字样,历代朝廷征收怀药贡品时,均点名要大郎寨产的“郎山药”。

1914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四大怀药作为国药展出,备受各国医药学家的赞誉和称道。1962年,国家从《本草纲目》中记载的1892种中药材中优选出44种作为“国宝之药”,四大怀药俱列其中。在国家公布的地道药材名录中,四大怀药名列河南地道药材之首。尤其是怀山药以其无可争辩的滋补作用而号称“怀参”,在国际市场十分走俏。2006年12月,在由中国食品烹饪协会主办的2008年北京奥运推荐食谱菜品展上,焦作的四大怀药入选2008奥运会食谱。2008年,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工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积淀】

焦作历史上,不但孕育出了韩愈、李商隐、司马懿等历史名人,同时也是名震四海的太极拳发祥地,这方宝地造就了一大批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人和药商成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和商会。而四大怀药的文化传承,始终与一个名震全国的商帮组织密不可分,这个商帮就是由怀庆药商组成的怀帮。在焦作所辖的温县、武陟、沁阳、博爱、孟州、修武等六县市,种植和加工怀药的药农和药商世代相传,都有十分清晰的传承人谱系。明朝末年,刘村李氏始祖李倜带领四个儿子自山西洪洞移民迁至今博爱刘村,最初靠种植贩卖怀药鲜货为生,后来开店经营,创建了一个拥有多家分店的怀商老字号——协盛全(也称协盛堂),产品远销天津、济南等地。到了第三代李国顺当家时,他看到经营怀药鲜货同加工后的正品价格相差悬殊,于是派店员外出学习怀药加工技术,自办加工作坊。由于严遵古法炮制,工艺精细,协盛全的怀药迅速享誉海内外,分店遍及开封、武汉、衡阳、广州、上海等地。

刘村李氏后人李裕光介绍说:“在太平天国阻断南药北进路线时,北京老字号同仁堂一度因原料紧缺而生产停顿,陷入经营困境。协盛全闻讯急调各分店库存药材低价赊销甚至无偿相赠,帮助同仁堂渡过难关。同仁堂复兴后,与协盛全成为至交,所需‘四大怀药’均由协盛全提供,这种关系一直保持到解放后公私合营时。”

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末,怀庆府的怀药生产销售已形成规模,府属八县的药商纷至府城(即沁阳)开设药材行栈。到了清朝中期,城中药材行栈已发展到100多家,杜盛兴、协盛全、保和堂等在全国开有分店的巨商有数十家,一年两次的沁阳药王庙药材大会吸引四海客商前来交易,系当时国内五大药材大会之一,“怀庆药都”成为我国四大药都之一。清康熙年间,怀庆药商形成庞大的“怀帮”队伍,纵横全国,富可敌国,有“十三帮一大片,比不上怀帮一个殿”之誉,成为国内“十三药帮”的领袖,相继在武汉、天津、安国等地修建怀庆会馆和药王庙,并开设药行,怀药产品通过广州、香港、上海、天津等口岸销往东南亚及欧美各国。而经营怀药的“怀帮”则充分整合历代医药学家的论述和药典记载,打造了“四大怀药”的品牌,并借助药王孙思邈在怀川行医的历史传说,通过大量修建药王庙,敬奉药王孙思邈,建立体系完善的怀药文化,提出“医不见药王不妙,药不敬药王不灵”的信条,为怀药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在当地甚至我国台湾和东南亚等受怀药文化影响的地区,姑娘出嫁时,在压箱宝物中总少不了一段系着红绳的干山药。

历代医圣赞怀药治病养生两相宜

唐代孙思邈所撰《千金翼方》曰:“怀州出牛膝”。

明朱棣《救荒本草》记载(怀山药):“怀孟间产者入药最佳”。

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载:“生地黄,今怀庆者为胜”。

明陈嘉谟《本草蒙筌》:“地黄以江浙壤地种者,受南方阳气,质虽光滑而力薄;怀庆府产者,禀北方纯阴,皮有疙瘩而力大”。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论述更是详尽:说怀山药“健脾补益、滋精固肾、治诸百病,疗五劳七伤”;称“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亦各处随时兴废不同尔”,称怀地黄可以“填骨髓,生精血,补五脏,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牛膝处处有之,谓之土牛膝,不堪服食,惟北土及川中人家栽莳者良”“怀牛膝滋补之功,如牛之力”。

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载:怀山药“生怀庆山中者白细坚实,入药用之”。

清吴仪洛《本草从新》记载怀地黄:“以怀庆肥大而短,糯体细皮,菊花心者佳”。

清代医学家孙星衍、顾观光等认为,怀山药具有“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等作用;怀菊花则“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历代文人对山药情有独钟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山药贴》中写出不同的“山药”二字以表喜爱。

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郡斋赠王卿》诗曰:“秋斋雨成滞,山药寒始华”。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送文畅师北游》留下了“僧还相访来,山药煮可掘”的诗作。

宋代大诗人陆游曾写诗赞颂:“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宋代诗人陈达叟的《玉延赞》:“山有灵药,缘于仙方,削数片玉,清白花香。”(玉延为山药的别名)

大思想家朱熹赋诗夸赞怀山药:“欲赋玉延无好语,羞论蜂蜜与羊羹”。

代表了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最高成就的《红楼梦》中几次出现有关怀山药、地黄的章节以及有“四大怀药”为主要成分的名方,作者曹雪芹对于“怀药”的偏爱之情跃然纸上。

【品牌建设】

“四大怀药”在焦作市地区的种植历史已有几千年之久。其具有较高的食用以及药用价值。“四大怀药”不仅享誉中国,还得到了国际上的赞誉。在东南亚地区,人们把“四大怀药”作为馈赠佳品,而在日本及英国,“四大怀药”则享有“华药”的美誉。

目前,焦作市在建的四大怀药种植基地24.2万亩,怀药鲜货产量达44.1万吨,可折干货7.9万吨,亩均收入4000余元,怀药种植总收入达到10亿元,中药及怀药企业工业总产值达15.3亿元。四大怀药市场供应相对充分,焦作市怀药加工企业发展到54家,怀药产品已达150种,主要有中药及中药饮片类、保健品类、食品类,在焦作市乃至全国范围内,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四大怀药”是在其产地范围内自然形成的一个区域品牌,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大怀药”作为焦作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如何实施从区域品牌形成市场知名品牌进而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品牌战略发展规划是“怀庆”人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然而,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则需将“四大怀药”打造成一个国际知名品牌。打造品牌是一个系统的科学工程。“四大怀药”与其他滋补产品相比,具有其独特的地域优势。目前销售范围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代产业化组织已逐步成形,同仁堂等 “知名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已与现代产业、国内外大市场联系起来;“四大怀药”于2003年获得了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且制定了产品质量国家标准及种植管理标准体系,成立了行业协会。“怀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世界各地更深层次地认识并认同是打造品牌的文化基础,也是首要工作。虽然这四种产品在全国很多地方都能种植,但唯独河南焦作一带因自然资源独特,生产的药材药效显著,保健功能为最佳。

在打造“四大怀药”品牌的过程中,首先采用了招商引资和扶持发展的措施,培育壮大怀药的深加工,加大科技投入,推进怀药产业化进程,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怀药知名品牌。其次,依法加大对“四大怀药”品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在专利、商标、形象、域名等方面逐步形成一套保护机制,制定了同业间管理办法,避免产生不正当的竞争。其三,注意巩固和提高产品质量,实施农业标准化种植,加大监管力度。作为区域品牌,“四大怀药”是在焦作市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产品,它代表着焦作市产业产品的主体形象,是区域产业个性特色的反映载体,体现了本地产业的特色,这种特色往往不容易被模仿与复制而成为区域的代表。所以,“四大怀药”品牌的宣传与推广也广泛地与“焦作山水旅游”的城市品牌打造相结合,共同促进与发展,正向着市场知名品牌迈进。

【知识链接】

怀山药

怀山药临床常用于治疗泻痢、遗精、肾虚健忘、虚劳瘦弱、神经衰弱等症。生山药也常用于治疗手足冻疮、痰喘、尿频等症。是中药方剂中常用补药之一。加工后的山药称光山药。光山药入药前要进行炮制,即用清水泡3~4成,捞出润透,晒至四成干,闷润至内外均匀,切片、晒干可入药。

怀地黄

地黄产地很多,江、浙、京、津、湘、蜀、皖、鲁等均有所出。然而最优者今人唯以怀地黄为上。怀地黄的显著特点是:油性大,柔软、皮细、内为黑褐色并有光泽,味微甜,尤其是断面呈菊花心状。由于水土、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怀地黄种子被外地引进种植后,药性顿减,或种一二年即退化。焦作种植怀地黄历史久远,炮制技艺独特,经验丰富。许多优良品种,如:“金状元”“四齿毛”“7681”等都是焦作人亲手培育的。其中“金状元”的培育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备受欢迎的园身地黄,其加工技术源于焦作南岭,东、西林台,南张羌等村。还有一种“把地”,也叫苏直地、杭直地,其加工方法是西南岭村名叫宋发兴的人于1845年发明的。这种地黄的选择、炮制规格很严,价格昂贵,专销苏、杭,新中国成立后不再生产。熟地加工也是焦作特有的技术,九蒸九晒,直至内外漆黑、发亮、味微酸甜方成。

怀菊花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怀菊花有很好的抗菌扩张冠状动脉血管作用,既可内服,又可外用。药理研究证实,怀菊花的清热解毒功效,在于它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数皮肤真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流感病毒等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将怀菊花制成流浸膏外用,可治子宫颈糜烂;用怀菊花煎汤熏洗,可治湿疹和皮肤瘙痒。如患痈肿疔毒、淋巴结发炎,可煎汤内服,并取鲜怀菊花捣烂取汁涂患处;关节炎患者,可用菊花、陈艾做芯,做成护膝,有消炎止痛作用。怀菊花配鱼腥草、忍冬藤,煮汤内服,可防止流行性感冒。用怀菊花泡茶饮,有辅助降压效果。

近年来,怀菊花的身价倍增,医药科研单位发现它含有丰富的黄酮,这类化合物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对心绞痛有一定疗效。用怀菊花浸出物治疗冠心病患者,有效率达58%以上,尤其对伴有高血压、心绞痛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怀牛膝

怀牛膝药效高,李时珍说它:“滋补之功,如牛之力。”牛膝气味苦酸平,主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久服轻身耐老。焦作的牛膝,长于补益肝肾,强腰膝以及活血、引血下行的作用。牛膝适宜于沙土和两合土种植,颜色好、白亮,而垆土种植的牛膝则发黑。牛膝收获时,将根茬取出,晒半干后捆成小把,按个大小挑选,分头肥、二肥、平条三种。挑选后,加工炮制,削把晒干,装箱外运,销往全国各地。

【产品概况】

产品名称: 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怀牛膝

国家公告号: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第128号

保护范围:河南省焦作市现辖行政区域

猜你喜欢
牛膝焦作山药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牛膝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治病山药 美味山药
基层中医药(2020年9期)2020-11-27 01:55:28
山药记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0
我的“魔法山药”
牛膝化学成分及其对细胞增殖影响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16
临轩听雨
大众文艺(2017年18期)2017-10-13 05:42:16
牛膝鸡爪/明·冯梦龙《广笑府》
焦作:政府买服务的签约之路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牛膝配方颗粒中蜕皮甾酮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