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萌欣
【摘要】中原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快速进行新一轮发展的过程中,应乘着国家对中原经济区利好政策的东风,把握中原经济区人口和地理条件的自然利好,着眼东部产业转移,增强与周边城市联系,在新一轮经济热潮中做出更大的成就。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经济 农业 整合发展
河南的人口处于中国第一,同时农业发展势头迅猛,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在全国第五的位置上。中原经济区的设立,是国家实行中部地区快速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对于中原经济区的建立及选择进行较浅探讨。
一、中原经济区的建立是现实所需
随着21世纪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国家之间的界限不再像过去那样重要,首先体现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不同竞争中,城市或城市群的区域性竞争逐渐在这场竞争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国际上的研究大都表明,全球约75%的科技创新和超过半数的财富创造,全部都集中在大型城市区域内部。我国是一个经济大国,在城市现代化、信息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城市的集群化发展必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因此建立中原经济区是中部地区经济拓展之必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一直拥有不错改观。从中部地区其自身的发展状况来分析,这一区域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地理环境优势明显
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中部,交通位置处于上风,我国京广陇海等重要的铁道干线和高速干线以及我国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就贯穿其内,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该地具有承接东方和西方、通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中国中部枢纽作用。同时,我国的陇海、京广和京九铁路经济区域带三带均覆盖这一地区,这更加说明了中原经济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二)人力资源较为充裕
中原经济区人力非常充裕,地区总人数远超过1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不但可以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条件,而且也能为全国进行充足的人力输出。因此,我国中部地区得以依此进一步开拓经济环境。
(三)资源较为丰富
中原经济区多种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均居于中国排名前列,尤其是石油资源、煤矿资源以及天然气储量较为丰硕,而且其开发强度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还是较为重要的能源原料基地。
二、增强现代化交通立体框架是其提高经济水平的必然之路
河南省处于中国中部地区,从21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角度来看,河南省位于中国之中的区位地理优势正在逐渐凸显出来,这与往常我国大部分经济区以沿海城市为中心的地理条件是截然相反的。因此河南省在河南自贸区,郑州航空港区,郑州高铁站等大型现代化交通贸易枢纽的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在交通建设方面,借鉴国外和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做法,在省级层面成立跨区域的规划及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体系,提升都市群的经济运行效率,可能是一种方法。中原经济区还拥有以铁道、高速路为主的多维立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这帮助中原经济区形成了其全国少有的交通竞争力。在中部地区的体系内,交通体系能结为更为优秀的多维度的交通立体架构;才能帮助加强我国沿海经济带的软实力,完全发挥亚欧大陆桥的便利条件和区位优势,增强与我国东中西部的互动。
此外,要寻求与全国其他经济较发达地区、与全世界其他区域的合作。现在中原经济区的更进一步开发,仍然需要一些其他较发达城市的带动。如何加强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协调与联系,应该作为一个重要战略进行深入思考,这对于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很有帮助。
三、产业的承接是重要一步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现代化发展,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的价格优势正在渐渐丧失。并因此出现了部分产业由我国东南发达地区向我国内陆地区及周边国家转移的态势。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大潮在生产成本持续不断地上升的催促之下,正加速地由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狂奔而来。相关部门应建立和健全产业承接的发展规划,通过对东部沿海进行产业承接的方式来进一步加强中部地区的飞速拓展。因此,把握好类似“富士康”这样的大型产业集聚项目,对于中原经济区的飞速发展是具有非常深远的内涵的。
目前中原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多种产业、涉及多个领域的多类型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年总生产值1亿人民币以上的工业产业集聚项目就有约400个,涉及行业包括食品加工、机电、化工医药、纺织服装等多个产业。但如果与国内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无论是在产业集聚的范围和精细度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此外,牺牲粮食和生态环境的成本,采取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本的考量,也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河南省的粮食总生产量在全国粮食总生产量中约占1/7的比重,确保粮食安全在经济拓展中具有着不可比拟地重要性,因此,在发展工业过程中,以中部地区为主要覆盖范围,辐射相邻省份农业耕作区,同时在更大规模上和更高水平上对粮食的生产进行科学的筹算和精细的处理,培育特色产业城市,应是中原经济区经济拓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四、打造“组合型城市”,加强区域互通
组合型城市在国外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经验,如洛杉矶由一个仅数万人的小城市逐渐演变成了一个由15个城市组合,数千万密集人口组成的一个巨大的,覆盖多范围、多角度的城市集合体。因此乘着国家大力支持中原经济区发展的东风,努力建立“组合型城市”,城市之间地理上相连,结构组成相似,拥有发达的立体化交通与通信网络的城市“集合体”。以郑州为主要拓展点,辐射开封等地的城市综合体。利用现有铁路、高速公路、货运通道等立体交通连接网,建设现代化“新型都市”,而后进一步扩展到整个中原城市群。与此同时,要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与建立,推进动漫产业园等一系列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制造业的迭代与升级。
目前中部地域相对沿海地区较为后进,但跟着国家对于中原经济区发展方略的进一步构建与实施,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崛起的大潮已经来到。与此同时,中原经济区在完善固有资源优势的同时,联动发展一些地区内相对落后的领域,借助国家中原经济区经济利好政策的东风,促使我国中部地区更快、更好、更强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中原经济区规划[N].河南日报,2012-12-30.
[2]张卓元.中原经济区要在经济转型中加快发展[N].光明日报,2010-10-10.
[3]宋栋.我国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制度创新分析[J].管理世界,1999,(3).
[4]张占仓.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