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及防范

2016-12-05 19:08曾建中
时代金融 2016年30期
关键词: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摘要】当前,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解决相关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风险  防范

当前,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对我国金融生态产生了巨大冲击。到底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它的本质是什么?其快速兴起会带来了哪些风险?以及如何规范和发展等相关问题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考察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轨迹和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对上述问题做初步探讨,旨在为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什么是互联网金融

眼下,互联网金融成为了热门话题,各类企业和投资者纷纷效仿进军互联网金融。究竟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不同的参与方和研究机构从各自的角度对互联网金融给予诠释。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从技术的视角认为互联网金融就是科技与数据金融,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将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深远影响,可能出现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称为互联网金融①。第二种观点,从行为主体参与形式的角度来理解,认为互联网金融就是一种普惠金融,是指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业务的行为称为互联网金融②。第三种观点,从功能的视角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加工传递金融信息,办理金融业务,构建渠道,完成资金的融通③。

上述观点从不同层面对什么是互联网金融进行了诠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这些观点皆有其局限性,没有充分揭示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和内涵。要想正确界定什么是互联网金融,首先需要弄明白的问题是,互联网金融因何而起?它的本质和内涵是什么?

纵观全球互联网金融的演化路径,大致经历两个阶段:一是金融业务互联网化。最早起源于美国19世纪80年代。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金融业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联网实时交易,结算、资金转移互联网化、手机支付等金融核心业务。以后又逐步发展为网上销售金融产品、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信用评价、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等传统金融业务互联网化;二是互联网业务金融化。尽管互联网金融起源于金融业对互联网工具的应用,但真正令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却是互联网企业的业务创新。上世纪末,以网络运营公司、通讯商、电商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利用自身优势涉足金融业务。从第三方支付开始,创新了网络借贷、众筹、社交金融、大数据与智慧银行等多项互联网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逐步向多样化、大众化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是指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是借助于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一种金融创新活动。目前,互联网金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P2P)、众筹融资、网络保险公司及网络银行。

二、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

既然互联网金融是一种金融创新活动。金融创新意味着是一把“双刃剑”,在创造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风险隐患。特别是目前互联网金融正处在初步探索与快速发展时期,监管体系和信用体系尚不健全,势必会引发诸多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最大风险,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加大了交易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大了信用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低、行业标准缺失、法律监管不足等导致了信用风险加剧,各种互联网金融平台违约现象层出不穷,令我们不得不关注其背后面临的风险。

二是安全风险。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面临安全形势严峻。互联网金融本身就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而目前互联网存在诸多不安全隐患,可能对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对大数据存储的物理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大数据的容灾机制提出更高的挑战。

三是法律风险。现行法律体系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准入和退出标准、运作方式、交易者身份认证等方面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缺乏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大数据时代客户隐私权没有相应保护条款,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建设明显滞后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四是道德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导致了“道德风险”不断加大。目前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道德风险表现在:一是从业人员故意违规甚至违法操作导致金融消费者遭受损失带来的道德风险。二是采取欺诈方式诱骗投资者购买,实则资金流向平台企业的腰包引发的道德风险。

三、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效路径

针对当前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上述风险,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规避:

一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立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全社会共享的信用查询平台,采取严厉的失信惩罚机制,约束企业与个人的失信行为,以此防范互联网金融企业引发的信用风险。

二是加强互联网安全技术研发。加快开发互联网加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及数字签名技术,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水平和关键设备的安全防御能力。

三是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加快出台针对互联网金融的专门性立法。着手从信息网络安全维护、社会信用体系构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搭建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互联网金融机构运行规则和经营范围,使互联网金融企业运营有法可依。

四是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加强互联网金融企业资金管理,规定资金由银行全程托管,对资金发放、客户使用、还款情况等进行跟踪管理,公开透明披露平台筹集资金的管理信息,方便客户随时查询。同时,加强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行业人员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2]马云.金融行业需要搅局者[N].人民日报,2013-06-21.

[3]孙墨琳.迎接互联网金融时代—对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思考与展望[J].山东社会科学,2013(12).

作者简介:曾建中(1972-),男,湖南常德人,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现供职于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主要从事金融理论与实务研究。

猜你喜欢
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SQL注入防护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