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红
阅读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重点就是对“秘妙”的寻获与品味,不仅知其然,而且还希望能知其所以然。通俗来讲,“秘妙”就是文本中言语情趣的“亮点”,是作者巧妙地表现出他人难以表达的特征、思想或趣味,是文本语言运用最具创造性、最具特色、最具价值的地方。“秘妙”的品味能让学生知晓文本思想精神的高度、形式的巧妙独特,为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写作心理构建一座桥梁,为学生的言语实践做出极好的示范。这样的“秘妙”,自然就成了阅读教学中语用实践的一个依托。
准确挖掘文本“秘妙”,捕捉语用训练点,给学生提供好的语言表达的范本非常重要,这也是阅读教学中进行语用实践的前提。一位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文本“秘妙”的探寻者、解密者和创造者,是学生亲近语言、热爱语言的引路者。教师凭着自己对文本的敏锐触觉,分别站在读者、作者、编者、学生、教师的角度去细读文本,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精微隐秘的深处,点燃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下面,就以中年级文本为例谈谈如何提升学生的言语素养。
一、捕捉文本“秘妙”的原则
1.依据年段的学生语言水平特点
第二学段的学生随着识字量的逐步加大、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书面表达的能力逐渐赶上口头表达的能力。而且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不但能熟练使用一些基本的陈述句、感叹句、否定句、疑问句,有些还会使用一些简单的特殊句式来表达,语言表现力渐渐增强。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儿童都在寻找自己的镜像,寻找自己模仿的对象。这是儿童成长的必不可少的经历。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引导学生们通过大量的言语实践去寻找自己言语模仿的镜像。
(1)注重从文本中挖掘语言文字的训练要素。体会关键词在句子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促进学生积累并内化。注重围绕一个意思写完整、写具体。
(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开始以段为重点,逐步向篇章过渡,逐渐渗透一些篇章的写法。
2.依托文本的言语“秘妙”呈现点
(1)依据文体的不同特征,发现语言“秘妙”。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言风格。记叙文具体、生动,说明文精准、清晰,散文随性、形象……我们分析教材时,要着力去探究能体现文体特征的言语形式。
中年级的童话故事的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体会故事离奇的想象,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一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们探索花园发生了几次奇妙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样既梳理了文本的内容,又使学生们感受到离奇的想象是童话的一大特点。接着将文本中的一些充满奇思妙想的语句、片段让学生们充分地读、悟、赏,深入地体悟童话的言语特点。这样紧扣文体特点去寻获言语“秘妙”,久而久之,学生们对每一种文体的言语特点就有了不同的认识和收获。
(2)依据作者的写作风格,捕捉语言“秘妙”。
每一位作者,都有自己的言语风格,或朴实,如老舍;或戏谑,如王朔;或尖刻,如鲁迅;或清新,如林海音;或幽默,如丰子恺……小学语文中年级教材中,也选入了一些名家的作品。阅读这些作品,不能就文论文,课前要先深入了解作者的文风、语言特点等,做足了功课,再细读文本,让那些烙上了作者标签的言语映入我们的眼帘。
例如,童话《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文本只有短短的500多字,但短小的篇幅却承载着深厚而丰富的内涵。新美南吉的语言极其朴素、平淡,没有痛哭流涕,没有声嘶力竭,甚至对话前的提示语都只有一个平淡至极的“说”字,但主人公鸟儿和树之间的深情厚谊却在字里行间流淌。教学时,创设情境,进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们想象鸟儿的心情、神态、动作,在“说”的前面加提示语并进行朗读,这样,就把这个简单、朴素、平淡的故事读得丰厚了。然后,冷静地思考:新美南吉为什么不像我们这样写具体、写生动?为什么要这样平淡地讲述?这就指向了新美南吉的言语“秘妙”——用平淡的语言调动人们的想象,表达深厚的感情。
(3)依据文本的语言现象,筛选语用训练点。
在一些文本中,语言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有些言语形式反复出现。《鱼游到了纸上》就是这样的课文。
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就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作者借旁观者之口,赞赏青年高超的画技,表达了作者对青年才俊深深的敬佩之情。一个“游”字,妙不可言,传神地写出了青年画家的画何等的逼真。
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写写其他的赞美青年画家的词语: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创作与文本的句子进行比较,领会“游”之准、之精、之妙。最后,创设言语情境,在运用中加深体会,提升语感品质:如果青年画家画的是马、花或鸟,我们可以怎么说呢?
在这一课中,围绕着“举止特别”,作者反复用叠词“呆呆”“静静”来形容青年看鱼时的行为和神态,正是青年的专注与忘我,才会让鱼游到了心里,继而游到了纸上。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品味、推敲叠词的内涵和意蕴,走进文本,走近青年,走进心无旁骛的意境。
二、品味言语“秘妙”的策略
1.关注词语“秘妙”——遣词之精当
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好的文章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往往就是因为作者用词的精当,因为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这些词语,就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对语言的敏感度。
例如,《丑小鸭》中,“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几个叠词的使用就塑造了一个可爱的丑小鸭的形象。这一段的描写教学时联系全文,知道丑小鸭在后面遭受了许多的不幸,学生就能理解丑小鸭受到的待遇,对它充满了同情,反而在读这一段话时读出的不仅是一种丑态,而是一种丑得可爱的样子。在中低学段,文本中这样的叠词经常出现,作为教师,要特别关注这样的表达形式。如果仅仅是用比较的方法,体会叠词的生动性,这就只是从单一的词性去理解。我们应该结合整篇课文的语境进行情境析解就会让学生有良好的语言习得。
只有对关键的字词有了深入的理解,才能领悟作者表达的精当。品味、赏析字词的意思,感受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实际上就是在阅读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2.关注句子“秘妙”——造句之精妙
相较于低年级的教材,中年级的教材中出现了结构比较复杂的单句和逻辑性较强的复句,并且修辞的形式也更丰富了。所以,从句子的结构来讲,我们重点关注教材中相对复杂的单句和逻辑性较强的复句。从句子的表达效果来讲,我们重点研究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比如,在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有这样一句话,“正像人们说得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是说西沙群岛海里的鱼很多。显然,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式,更为明显的是“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表达效果要比“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很多”好得多。作者选用夸张的手法,目的无非是故意通过“言过其实”“夸大其词”以收获更佳的表达效果。一是最大限度地突出了“鱼多”的特征,并将“鱼多”这一对读者并无多大情趣的事情说得蛮有情趣;二是将“鱼多”这个带有概括、抽象化的所指形象化了,“海”的一半是多少,想来想去,虽然依旧是深不见底、辽阔无边,毕竟还是有“形”可想,有“象”可现。于是,由于这句话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就使那本来索然无味的“鱼多”之意变得令人回味不绝,且不由得生出许许多多的联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只要片面地讲解课文,还要引导学生研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这句话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其表达效果如何。这样,学生们的语感就在无形中提升了。
3.关注段落“秘妙”——构段之精巧
段落是文章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文章层次的基础。它是以一个或众多个句子构成的,各句之间呈现并列、承接、选择、转折、因果和总分等逻辑关系。段的训练是中年级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点。
例如,小说《小英雄雨来》,文章中补叙了这样一段话:“原来枪响以前,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学到课文的结尾,应该说小雨来的形象已经在学生心中生根,这时读到雨来被敌人杀死时,学生的情绪十分激动,一下子沉入了悲伤之中。突然后面出现这一戏剧性情节反而让雨来的机灵显得特别突出。如果小说在写了河沿上传来几声枪响以后,紧接着便交代雨来没被打死以及他没死的缘故,那就显得平淡,丝毫也引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补叙部分在点明雨来没有死,使读者在喜出望外之余又打了个问号“雨来怎么会没死的?”急于想了解下文。顺应读者的这种心理要求,作者回过头来补上笔:“原来枪响以前,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去了,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合情合理地解释了雨来没死的原因,给读者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
在教学中,先创设雨来牺牲的情境,酝酿悲伤的情绪,让学生走进,然后再走出,这样,雨来死里逃生的情节就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勇敢和机智的性格也就因此而更加突出。
事实证明,当我们把视线从“写什么”转向“怎么写”时,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语文学习充满了趣味。综上所述,教师要凭借自己对文字的敏感度,寻获文本“秘妙”,品味文本“秘妙”,为“语用”课堂打下基础。这样,既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激活了课堂,学生如蜜蜂采蜜一般徜徉于语言文字的花海中,乐此不疲。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感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将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