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基础设施(EI)与城市绿心关联性研究

2016-12-05 11:04李小舟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湖南益阳413000
低碳世界 2016年22期
关键词:中心生态

李小舟(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湖南 益阳413000)

生态基础设施(EI)与城市绿心关联性研究

李小舟(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湖南 益阳413000)

20世纪末提出的生态基础设施(EI)的概念强调系统性,强调生态元素的连接性、连通性和整体性,很好的契合了绿心规划所需指导理论的核心精神。研究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有助于城市绿心概念理论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城市绿心规划编制路径科学性。

生态基础设施(EI);城市绿心;城市病

1 引言

当城镇化率达到50%时,世界各国都在为城市扩张、经济增长与城市环境保护之间做着艰难的抉择与权衡。我国城镇化率于2011年首超50%,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拐点上,加之国内城市群快速形成及大发展,“城市绿心 (Urban Green Heart)”的作用与地位越来越凸显,它不仅对城市生态环境起着积极的作用,也有效地抑制了城市无序的蔓延,对控制城市及城市群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城市病”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现已编制的绿心规划来讲,没有明确的指导理论,规划指导理论多且杂,方法、指标、路径都不明确,更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完善的模式。上世纪末提出的生态基础设施(EI)的概念强调系统性,强调生态元素的连接性、连通性和整体性,很好的契合了绿心规划所需指导理论的核心精神。研究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有助于城市绿心概念理论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城市绿心规划编制路径科学性。

2 生态基础设施(EI)理论概述

2.1 生态基础设施(EI)概念释义

为减弱“城市病”的影响,欧美很多城市纷纷把城市绿地、水体等生态用地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进行保护和修复,以调整城市中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随着人们对城市生态的日益重视以及对其研究的深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把城市生态用地视为城市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之一,并视其为城市的第三类基础设施,称其为“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简称EI)”,又可称之为“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简称GI)”。

表1对国内外组织或学者对EI(GI)概念的定义做了对比,并对其定义中的关键词进行了提炼,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为“生命支持系统、相互连接、绿色、健康、可持续”,这些词汇恰恰反应了EI最基本的特征和功能。而从俞孔坚对EI的定义中强调了EI“不可触犯的刚性限制”的基础性以及对城市安全保障的重要性,这使得EI的概念更趋于清晰。

2.2 生态基础设施(EI)的特征与功能

2.2.1 生态基础设施(EI)的特征

EI的元素主要包括城市绿地、水系、山体、森林、湿地、农田系统、公园、废弃地等等,但并不是每一个单一元素的存在就能称其为EI,它有区别于这些单一元素的特征,也具备这些单个元素所不具备的特有功能。

(1)EI的多元复合性和多功能性

EI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一个动态的、复杂多元的整体,其规模以及复杂程度造就了EI的生物多样性,为其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提供了可能,从而具备了生命支持、生态服务、保障城市安全等功能和自我恢复的能力。

(2)EI的连接性和连通性

EI的结构不应是零散的碎片,而应是相互连接的网络化的整体。它不仅是结构上的连接,还应是地面水系、地下水流通补给,动物迁徙,植物种子、花粉传播,生物交流等的通道,正是这些“血液”的流通使EI充满活力,保证了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表1 EI(GI)概念辨析

(3)EI的不可重复建设性

不可重复建设不是绝对的,其他基础设施遭受破坏后可以迅速进行重建,而EI的生命周期较长,一旦被破坏,重新恢复的时间十分漫长,而且代价也成倍增长。

2.2.2 生态基础设施(EI)的功能

EI的特征使其具备了特有的功能:

(1)EI的生态(自然)服务(Natures Services)功能

生态(自然)服务功能是EI的核心功能(俞孔坚,李迪华,2002)。综合起来,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的产品生产、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气候气象的调和稳定、旱涝灾害的减缓、土壤的保持及其肥力的更新、空气和水的净化、废弃物的解毒与分解、物质循环的保持、病虫害爆发的控制、人类文化的发育与演化、人类感官心理和精神的稳定等方面。

(2)EI的城市安全保障功能

生态安全是维护某一尺度下的生态环境不受威胁,并为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的安全和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的状态。一方面是城市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对城市安全的支持,城市安全受到威胁正是EI提供的服务受到破坏不能持续造成的,而城市安全受到威胁正是城市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成就的。

(3)EI的城市景观特色彰显功能

连续完整的城市EI对营造城市景观特色具有重要的作用。除美化城市、增强城市的可识别性外,还能满足城市居民的审美和心理需求,增强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有利于增加一定地域内城市居民的凝聚力和幸福感,给城市带来了活力和个性。

3 城市绿心的概念、特征与功能分析

3.1 城市绿心的概念分析

早在19世纪末,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E.Howard)就在他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理论中提出了类似城市绿心的提法,称之为中央公园。为“绿心”正名并付诸实践的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荷兰斯塔德地区一系列的规划实践。荷兰兰斯塔德地区以绿心为特征的多中心大都市结构为缓解该地区城市发展压力和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做出了突出贡献,自此该模式备受关注且得以发展和推广。

国内的黄光宇、刘滨谊等都对绿心下过定义,但学术界对城市绿心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从字面上并不难理解,它是位于城市、城市组团或城市群不同城市地域空间结构中的中心位置的生态开放空间。概念中的关键词一个是“中心”,描述其位置;一个是“生态”,描述其功能。

3.2 城市绿心的特征与功能分析

大型的生态斑块在EI中称为生态枢纽,城市绿心在形态、规模和功能上的特征都类似于生态枢纽。首先,城市绿心的形态是团状或块状的,与生态枢纽类似;城市绿心的规模不能太小,在规模上要区别于城市绿地,其规模应足以支持产生特定的生态功能和为城市居民休憩的服务功能;再者,城市绿心不是孤立的个体,它联系、统筹着城市中的其他生态元素,它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枢纽。在功能上,城市绿心与EI一样,同样也起着生态服务、城市生态安全保障、城市特色的彰显等功能。在当前城市绿心规划的探索阶段,基于与EI的这种高相似度,完全可以用EI理论来指导城市绿心规划的完善。

4 城市绿心在生态基础设施(EI)中的定位

用EI的规划方法来指导完善城市绿心的规划,首先需要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城市绿心是城镇区域EI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大型生态斑块,在EI结构中扮演着中心生态枢纽的角色。

城市生态枢纽是指具有一定规模,连接城市生态斑块、廊道和基质等各种自然要素和人工环境,促使其集聚、互换、繁衍以及扩散的城市自然实体。它是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各要素辐射和集聚的核心,相互联系的桥梁纽带,是城市生态功能恢复和提升的关键。而城市绿心在EI结构中的定位是城市中心生态枢纽,它比城市生态枢纽多了一个位于城市中心位置的特性。由图1也可以析出城市EI与城市之间的结构关系——EI网络是城市的基底,城市如同斑块一样生长在EI基底之上。

5 生态基础设施(EI)理论对绿心规划的指导作用

5.1 EI优先的“反规划”(The Negative Planning)思维

“反规划”(The Negative Planning)是俞孔坚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针对城市无序扩张、土地资源浪费、土地生命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规划思想。EI优先的规划思维的关键在于强调前瞻性战略思维,在城市摊大饼连片发展造成各种城市病之前就预见城市应该预留必要的防止给类城市病、保障城市安全的EI网络。

5.2 维护完整的EI网络原则

EI的完整性与连接性和联通性是相同的概念,都强调EI不被阻隔的相互连通,形成EI的网络形态。我国现阶段城市化给EI带来的很大问题就是城市建设切断了EI的完整性,造成了EI的破碎化。相互连通的整体性的形态特征成就了它的服务功能,给生物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条件,也是给城市提供可持续生态服务的前提条件。

图1 城市中心生态枢纽(城市绿心)与EI关系示意图

5.3 麦克哈格土地利用生态规划方法

麦克哈格提出的土地利用生态规划方法有三个步骤:生态因子的调查、生态因子的分析和综合、土地适宜性分析。即先对规划地域生态决定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筛选;然后对各因子进行整合分级形成各生态因子的单因子图,并叠合形成复合图;最后根据复合图来分析和判断每一块土地最适合的用途。

6 结语

如上分析,国际上对EI理论的研究相对成熟,城市绿心与EI组成元素的特征相似度很高,而在我国现阶段城市群大发展、对城市生态愈加重视的今天,城市绿心规划的重要性将加强。研究EI与城市绿心的关联性,利用EI理论来指导城市绿心的规划,势必将加城市绿心规划的理论基础,增强规划的科学性。

[1]刘海龙,李迪华,韩西丽.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城市规划,2005(9):70~75.

[2]杜士强,于德永.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及其构建原则[J].生态学杂志. 2010(8):1646~1654.

[3]俞孔坚,李迪华,等.“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0~26.

[4]吴 伟,付喜娥.绿色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国际城市规划,2009(5):67~71.

[5]王晓俊,王建国.兰斯塔德与“绿心”——荷兰西部城市群开放空间的保护与利用[J].规划师,2006(3):90~93.

TU984

A

2095-2066(2016)22-0171-02

2016-7-4

李小舟(1981-),男,工程师,研究生,主要从事城乡规划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中心生态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围绕中心,详略得当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