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术后负压强度与引流量的相关性研究

2016-12-05 01:50赵爱玲张文光智丽虹李祁雁
护理研究 2016年33期
关键词:肉芽引力引流术

赵爱玲,张文光,智丽虹,李祁雁



负压封闭引流术后负压强度与引流量的相关性研究

赵爱玲,张文光,智丽虹,李祁雁

[目的]针对负压封闭引流术后负压强度与引流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临床负压封闭引流术后依据引流量调整负压引力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9月我科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病人96例,分为A组21例、B组15例、C组24例、D组36例。其中A组术后24 h内引流量>50 mL,负压引力为0.02 MPa;B组术后24 h内引流量>50 mL,负压引力为0.01 MPa;C组术后24 h内引流量<50 mL,负压引力为0.02 MPa;D组术后24 h内引流量<50 mL,负压引力为0.01 MPa。进行持续负压吸引,5 d~7 d更换1次负压封闭引流术装置,直至水肿消退。分别记录4组病人疼痛评分、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引流量改变及创面面积减少情况。[结果]A组创面愈合情况好于B组,拆除负压引流装置后,创面均见大量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缝合后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并发症。C组与D组相比,创面愈合情况无差别,但C组疼痛评分较高。[结论]负压封闭术在引流量>50 mL时采用负压引力为0.02 MPa较为适宜,当引流量<50 mL负压引力应适度减少,采用0.01 MPa的负压引力即可完成有效引流。

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术;引流量;负压强度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与传统换药相比具有优势,最突出一点就是引流彻底,通过创口持续负压引流,将各种渗出物经负压封闭引流术敷料中的微孔和引流管及时排出,减少换药次数及感染机会[1]。因此,在临床应用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关于负压封闭引流术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疗效性方面,而针对引流量与负压引力强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仍然重视不够。现在临床上不论创面大小、引流量多少,普遍认为适宜的负压引力应保持持续有效的吸引。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指导调节负压引力的大小,本研究选择96例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病人,对引流量、负压吸引力进行分析,希望对负压封闭引流术后压力调节起到参考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9月我科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病人96例,均为软组织创面不愈合,生命体征平稳;排除骨髓炎等深部感染,排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肝炎、低蛋白血症病人。其中男69例,女27例;年龄16岁~79岁,平均37.2岁。分为A组21例、B组15例、C组24例、D组36例。A组:年龄34.66岁±5.31岁,创面面积7.26 cm2±2.31 cm2;B组:年龄43.17岁±7.79岁,创面面积6.55 cm2±1.86 cm2;C组:年龄36.68岁±6.63岁,创面面积4.77 cm2±2.05 cm2;D组:年龄38.70岁±6.52岁,创面面积5.12 cm2±1.64 cm2。4组病人年龄及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负压封闭引流术使用方法 所有病人创面均在无菌条件下彻底清创,清创后放置负压封闭引流术负压敷料;创面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和碘伏液反复冲洗,切口周围皮肤用医用乙醇擦拭祛除油脂及碘伏,然后用纱布擦干,保持创面周缘皮肤干燥;将负压封闭引流术负压敷料按创面大小修剪并贴附于创面,个别创面较深,将负压封闭引流术负压敷料填入创面,但要保持引流通畅。使用生物半透性薄膜封闭整个创面和负压封闭引流术敷料;连接负压引流装置,调节最佳负压吸引状态保持负压恒定,负压封闭引流术敷料以及薄膜明显塌陷,说明密封较好,负压效果满意。持续负压吸引,5 d~7 d更换1次负压封闭引流术装置,直至水肿消退。其中术后24 h内引流量>50 mL,负压引力0.02 MPa为A组;术后24 h内引流量>50 mL,负压引力0.01 MPa为B组;术后24 h内引流量<50 mL,负压引力0.02 MPa为C组;术后24 h内引流量<50 mL,负压引力0.01 MPa为D组。

1.2.2 观察项目 分别记录4组病人疼痛评分、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引流量改变及创面面积减少情况。①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范围0分~10分,其中0分为无痛,3分以下为有轻微疼痛,病人能忍受,4分~6分为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分~10分为有强烈疼痛,疼痛难忍。分别在负压吸引完成后6 h、24 h、48 h监测,填表并记录。②创面肉芽生长情况:4组病人负压封闭引流术后1周第1次更换负压封闭引流术时,记录肉芽生长情况。其中肉芽生长良好,新鲜肉芽覆盖创面95%以上为优;肉芽生长良好,新鲜肉芽覆盖创面85%以上为良;有肉芽生长并且覆盖创面75%以上为中;有肉芽生长并且覆盖创面小于75%为差[2]。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χ2检验及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4组病人术后疼痛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4组病人术后VAS评分比较 分

2.2 4组病人肉芽生长优良率比较 A组肉芽生长优良率95.24%,B组肉芽生长优良率66.67%,C组肉芽生长优良率83.33%,D组肉芽生长优良率86.11%。4组肉芽生长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有效的外科引流可以达到减轻局部组织压力、缓解疼痛、减轻炎症、防止炎症扩散并且有利于炎症消退的目的,有利于伤口愈合。负压封闭引流可以持续引流创面的渗出液、坏死组织和细菌等,使被引流区内达到“零积聚”,创面能很快获得清洁的环境,并且可以增加创面血供,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在骨科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广阔前景。负压封闭引流的关键是保持持续负压存在,防止漏气,但究竟采用多大的负压引力,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崔宜栋等[2]认为保持200 mmHg~400 mmHg(1 mmHg=0.133 kPa)负压为宜;而孙明举等[3]则认为脊柱手术感染后应用负压吸引的有效区间为0.03 MPa~0.05 MPa。还有学者认为保持75 mmHg~150 mmHg的压力即可达到有效吸引[4]。临床应用时根据创面大小、炎症反应程度不同,可以相应调节负压大小。但以往多根据个人经验,缺乏临床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0.01 MPa~0.02 MPa即可保持有效牵引。但是当引流量较多,大于50 mL/d时,采用0.02 MPa负压引力可能对创面肉芽生长效果更佳。而对于引流量小于50 mL/d时,采用0.01 MPa负压引力与采用0.02 MPa负压引力对创面肉芽生长疗效无差别。本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创面小,每日引流量小于50 mL/d,采用0.02 MPa负压引力对病人疼痛评分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此时采用0.01 MPa负压引力不仅在创面愈合方面与0.02 MPa负压引力无差别,而且可以降低病人疼痛评分。

总之,通过临床护理过程观察到引流量应该与负压吸引力的强弱相一致,引流量多时可以适当调整负压吸引的强度,反之则可降低负压吸引的强度,总体保持负压引力在0.01 MPa~0.02 MPa为宜。

[1] 张宇,姚元章.反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严重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42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7(14):14.

[2] 崔宜栋,桑成林,李筠,等.外固定架固定联合负压吸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骨及钢板外露[J].山东医药,2011,5(14):74-75.

[3] 孙明举,高赛明,丰艳辉,等.闭合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创口感染[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7(22):665-666.

[4] 姜秀琴,仲崇晓,韩旭,等.简易负压吸引联合新型辅料在Ⅳ期压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8):596-597.

(本文编辑苏琳)

Study on correlation between negative pressure intensity and drainage volume after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Zhao Ailing,Zhang Wenguang,Zhi Lihong,et al

(First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030001 China)

R473.6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6.33.024

1009-6493(2016)11C-4172-02

2016-01-19;

2016-10-31)

猜你喜欢
肉芽引力引流术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新型吸切器切除吻合口肉芽组织的疗效*
延安新引力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高渗盐水纱联合优拓对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效果观察
感受引力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美容点痣扫斑笔
美容点痣扫斑笔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