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维木
浅谈以大白菊陶瓷摆件为例的潮州陶瓷
吴维木
潮州陶瓷,是潮州著名的工艺之一,也是广东省著名的传统制瓷工艺。追溯历史,至少在唐高宗仪凤——调露初年(公元676-679年),潮州已有较大的陶瓷生产规模,潮州作为宋代的广东瓷都,其中心产区就在潮州城四围,即今湘桥区辖区。
潮州陶瓷分美术陈设瓷、日用瓷、建筑卫生瓷和特种陶瓷等几大类,美术陈设瓷又分人物瓷塑、通花瓷花、动物瓷和花瓶(盘)彩绘等。近期被创作出来的一盆大白菊陶瓷摆件,就是通花瓷花和花瓶的综合作品。
通花瓷花,是以雕镂精细的镂空技艺、配以捏制的各式瓷花创作出来的。通花瓶是在瓷坯体上雕通各种花卉、人物、动物等图案,经高温烧成后,由人工彩绘装饰花纹,再经烤花窑烧制而成。其装饰多以镂空几何纹样为底纹,底纹多为四方连续图案,便于雕刻,适于烧制,易于表现出精工细致的艺术效果。大体上有通花与釉上彩绘结合、通花与浮雕结合、通花与瓷花结合、综合性装饰等类型。雕刻技法上有单层雕刻、双层雕刻、多层雕刻且可转动。“通花”之名来自抽纱,通花瓷器,受到抽纱中一种钩织的缕空产品“通花”的启发,得其效果,而取名“通花”瓷。这是潮州人追求精巧的审美观念在陶瓷制作上的体现。瓷花在工艺制作上,用手工把精细的瓷土一瓣一瓣地捏制成各种瓷花,再把千姿百态的瓷花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寄贴于挂盘、挂屏、通花瓶上,达到乱真地步。
这盆大白菊陶瓷摆件,菊花的每一片花瓣,都是用陶瓷做成的,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这些花瓣通过雕琢、拿捏,体现出明显的立体感。洁白的色泽,让菊花花瓣显得更加逼真。菊花的枝干和叶子,也是应用陶瓷制作出来的,枝干的制作讲究该粗则粗、该细则细,绿叶的制作讲究脉络清晰、左右相对对称。大白菊陶瓷摆件的花瓶,使用橙色,呈现出土的特色,寓意“土生土长”,具有深刻的内涵。
一件陶瓷工艺品的制造,讲究的是创意、心意、诚意。创意,决定了作品的高度。大白菊陶瓷摆件,其创意就是,应用陶瓷的创新制作,将现实生活中的植物以陶瓷的形式精制出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这种创意不需要高明,只需要能体现真实即可。心意,则是对陶瓷作品的用心程度,每一件陶瓷作用,都需要手工艺人用心地制作。制作大白菊陶瓷摆件这种以假乱真的陶瓷仿真作品,则更需要用心十足。诚意,也就是做一件作品的真诚程度,也就是对作品的耐心,这种诚意,决定着陶瓷作品能否最终成型,简而言之,就是作品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创作这盆大白菊陶瓷摆件,是需要投入十足的诚意的。
近几年来,潮州陶瓷开始进入收藏市场。以前潮州陶瓷之所以没有被收藏家看上,主要是因为潮州陶瓷以出口日用、陈设瓷为主,在市场中形成固有概念,大多数人认为潮州陶瓷使用模器制成,艺术价值不高。然而,实际上,由于潮州陶瓷泥料与其他泥料不同,黏性不足,因此要配合一定的模器才能成形,但其最大特点在于泥料洁白无瑕,器物具有简洁典雅之美,在中国瓷塑领域有重要地位;再加上工艺师们善于创新,每个阶段都能出现创新,令其作品能慢慢贴合时代审美趋势。这盆大白菊陶瓷摆件,就是收藏的精品。将这摆件摆放出来,既端庄大方,又具有艺术价值,同时,还具有永恒的观赏价值。正所谓,真菊花凋谢太快,何不用一盆陶瓷菊花以代之呢?既不用浇水打理,又不用担心花瓣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