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上海植物园, 上海 20021; 2.上海城市植物资源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021;.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1707)
江苏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
叶康1,2,熊钢3,奉树成1,2
(1.上海植物园, 上海 200231; 2.上海城市植物资源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0231;3.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1707)
报道了发现于江苏省境内的3个兰科(Orchidaceae)植物新记录种,分别是蕙兰(CymbidiumfaberiRolfe)、银兰 (Cephalantheraerecta(Thunb.ex A.Murray) Coll)、大花无柱兰(Amitostigmapinguiculum(Rchb.f.et S.Moore)Schltr)。
江苏省; 新记录; 兰科
结合《江苏植物志》(增订版)的修订工作,在查阅江苏兰科植物标本和野外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分布于江苏省境内的3种兰科植物,分别是蕙兰(CymbidiumfaberiRolfe)、银兰[Cephalantheraerecta(Thunb.ex A.Murray) Coll]、大花无柱兰[Amitostigmapinguiculum(Rchb.f.et S.Moore)Schltr.],均属于江苏新记录种,予以报道。凭证标本均存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NAS)及上海植物园标本馆。
CymbidiumfaberiRolfe,Misc.Inform.Kew.1896:198.1896.
国内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东部。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产宜兴,生于溪边竹林下。江苏常见栽培。凭证标本:秦仁昌和左景烈 653(NAS 00112432)。本种由于观赏价值高,被人为采挖、破坏严重,自然状态下已很少见。临近浙、皖有相对较多分布。
图1 蕙兰(Cymbidium faberi)
Cephalantheraerecta(Thunb.ex A.Murray) Coll.Orchid.188.1859.——Serapias erecta Thunberg in Murray,Syst.Veg.,ed.14,816.1784.
国内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湖北、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四处和贵州。朝鲜半岛和日本有分布。
产连云港、南京栖霞山,凭证标本:YK-201305。
图2 银兰(Cephalanthera erecta)
图3 大花无柱兰(Amitostigma pinguiculum)
Amitostigmapinguiculum(Rchb.f.et S.Moore)Schltr.in Fedde Repert.Sp.Nov.Beih.4:94.919.——GymnadeniapinguiculumRchb.f.et S.Moore
国内仅分布于浙江。
产镇江海门,生于湿草地。凭证标本:H.Migo s. n.(NAS00101266、NAS00101267、NAS00101268)。
[1]陈守良,刘守炉.江苏维管植物检索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74-179.
[2]江苏植物研究所.江苏植物志(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7:404-405,408,412.
[3]Wu Z Y,Raven P H.amp; Hong D Y.Flora of China(Vol.25)[M].Beijing:Science Press,St.Louis: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2009:127,176,277.
[4]叶 康,杨青山,秦俊,等.江苏毛茛科新记录属——獐耳细辛属[J].种子,2012,31(10):78-79.
[5]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写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1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19-220.
[6]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写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1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78-79,369.
Newly Recorded Species of Orchidaceae in Jiangsu Province,China
YEKang1,2,XIONGGang3,FENGShucheng1,2
2015-12-22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编号:沪农科攻字[2013]第1~5号);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专项(编号:10231201602)。
叶 康(1981—),男,安徽太湖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植物区系及资源评价研究;E-mail:yekang2007@163.com 。
10.16590/j.cnki.1001-4705.2016.07.059
S 324
A
1001-4705(2016)07-00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