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聿娟
(福建省建阳范桥国有林场,福建 建阳 354200)
特殊工业用材林木后备资源培育特点及对策
童聿娟
(福建省建阳范桥国有林场,福建 建阳 354200)
摘要:指出了随着经济建设进程的推进,特殊工业用材林木后备资源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林业工程,重视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对于保障国家木材安全以及木材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特殊林木培育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特殊林木培育的特点,并提出了特殊林木培育的对策,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殊工业用材林木;后备资源培育;对策
1引言
随着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特殊林木资源的消耗速度过快,使得现存特殊林木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作为“十二”规划的重点项目,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意识到其紧迫性和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抓住其特点,做好特殊林木后备资源的培养,为木材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
2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的重要性
2.1特殊工业用材林木资源培育是用材林建设的新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对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作出了许多战略性决策,为经济发展提供林木资源保障。国家通过不断出台政策和制定规划,把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作为重点工程进行推动,对于促进用材材种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1]。
2.2特殊林木培育是保障国家木材安全的新任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资源大范围地枯竭,森林资源的耗损尤其严重。当前,木材安全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问题。在供需日益矛盾的情况下,做好特殊林木后备资源的培育成为解决林木资源匮乏问题的必经之路。当前世界范围内,进行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的国家比较少。中国进行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在当前是比较超前的,对于占据全球特殊林木市场、维护国家木材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2.3特殊林木培育是促进木材产业升级的新工程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全国速生丰产林规模不断扩大,其原木成为木材行业生产加工的主要原材料。虽然速生丰产林木种植的周期短、产量高,能够很好地补充木材工业的供应量。但是此类林木却有着材质差、硬度小的缺点,不适合生产高品质的木材用具。因此,开展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使得林木质量优良、结构优化,能够保证高低不同层次的生产需求,促进木材产业的转型升级。
3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的特点
3.1种质资源广泛性和优质种苗短缺性并存
根据调查,中国现有木本植物约9000种,乔木树种3000余种,灌木和藤本约6000种,经过人为栽培或人工干预的约800种,列入中国主要造林树种约210种[2]。当前,中国在特殊林木树种的培养方面的技术条件比较成熟,对部门乡土树种进行选择和改进,建立了种植基地。但是也应该意识到,特殊林木培育的发展时间短,在行业方面的优秀人才还比较缺乏,因此进行特殊林木树种的选育、改良工作还比较落后。
3.2林地供给广域性和优选空间局限性并存
在全国5000万hm2人工林地中,大部分林地是种植速生丰产树种,使得进行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的空间非常小。而适宜种植特殊林木的地区大部分集中在山区,却又有交通条件差、灌溉条件差的缺点,不适宜运输和灌溉[3]。虽然林地面积广,但是适合种植特殊林木的优质林地却很少,很难进行大规模集中种植管理。
3.3长期收益与中短期受益相矛盾
中国大部分林区均是种植的速生丰产林木,这种林木生长周期短、投资少、收益快。但是特殊林木培育短则数十年,长则上百年,而且投资非常大,但是却又如此长的培育周期,在短时间根本不能够从中受益[4]。在市场需求巨大的条件下,特殊林木培育不能够满足短期的市场需要。因此,需要解决好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的矛盾,而且需要解决好市场生产的供应问题。这就需要国家针对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探索出一条既能够解决长短期收益矛盾的问题,也能够解决市场供需矛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做好特殊林木资源的培育。
3.4经验借鉴与自身创新结合
中国开展林木种植试点工作之后,在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等多方面都积累了许多经验,这些经验都是能够为特殊林木培育所借鉴的。不过应该注意的是,特殊林木培育和速生丰产林木种植模式、管理模式等多方面有着区别,不能够完全照搬速生丰产林木种植的模式,而是应该在借鉴经验的基础进行创新,探索出一套适合特殊林木培育的种植模式、管理模式等,推动特殊林木产业的创新发展。此外,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对特殊林木种植管理加强监督[5]。
3.5项目建设与示范作用并重
国家出台战略政策之后,把特殊林木作为项目建设的重点,必须保障投资优先。这不仅显示了国家对特殊林木建设的重视,还显示了特殊林木的示范作用。通过对特殊林木后备资源进行培育引导投资重点转移到特殊林木行业培育中来,逐渐扩大规模,实现大范围培育。比通过对特殊林木培育进行管理模式、种植模式的探索,是林木行业种植逐渐实现标准性、规范性。此外,还需要重视特殊林业项目的成效性,为特殊林木资源培育做好示范作用。
4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的对策建议
4.1做好优良种苗培育
做好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的首要前提是进行种苗培育工作。当前中国林业种植面积广大,但是优良种苗比较少,树木成活率比较低。因此需要相关部门有计划地进行优良种苗的培育。首先,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树种的培育,在区域内重点种植少数特殊林木树种,做好育苗的定点种植、定点实验。其次,加强技术攻关,建立特殊林木育苗实验研究基地,对特殊林木栽培的技术难点进行攻克,确保特殊林木种植的成活率。最后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特殊林木的培育种植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资金需要大,必须切实做好资金的支持工作,保证特殊林木资源的研究、种植能够顺利进行[6]。只有做好优良种苗的培育,提高种植的成活率,才能保证特殊林木培育能够步入正轨,切实为木材产业优化升级作出贡献。
4.2优化配置林地资源
我国的林地资源非常广,必须做好林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特殊林木培育提供良好的种植前提,实现种植的规模化、高效化。首先,根据不同特殊林木对不同林地的基本要求进行选择,按照气候条件、土质条件进行选择,确保不同林木的种植条件最优化。其次是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做好资源的调拨配置,把优质林地向特殊林木培、培育倾斜。最后要拓宽市场需求林木的供应渠道,减少速生丰产林木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特殊林木种植的面积。
4.3做好用材林建设的协调化
特殊林木培育的周期比较长,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供应需求,与短期利益相矛盾,必须最好用材林建设的协调。首先是要将速生丰产林木基地与特殊林木基地的建设协调进行,不能够只满足特殊林木培育而忽视了速生丰产林木的种植,确保市场供应,做好长期收益与中短期收益的平衡。其次是要进行林地立体种植,在特殊林木培育的林地中种植其他的树种,在保证特殊林木种植条件不被影响破坏的前提下进行试验种植其他树种,主要种植高度小的灌木等经济树种,使得既能够保证短期需求又能够保证特殊林木的培育。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云南大力发展立体种植之后,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总收入为216.15亿元,农民人均特色经济林收入达710元,林业经济发展较好山区的农民,其收入已超过坝区[7]。最后是要选择优质的伴生树种进行种植,在特殊林木种植林地中按照比例混入伴生树种的种植,实现林木种植的一体化、协调化。
4.4注重科学实施
首先是要做好特殊林木培育实施的计划方案,不能盲目执行,在制定计划时需要结合当地的种植条件和人文条件,一方面要满足特殊林木种植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保证用地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其次是要科学种植林木,必须按照不同林木的生长条件进行不同区域的种植,不能够违背自然规律进行瞎种。最后是要加强技术研发,对现有技术章程进行修订完善,使特殊林木种植技术实现系统化。
5结语
特殊工业林木资源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对中国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做好特殊林木后备资源的培育是我国用材建设发展的要求,是保证国家林木安全的要求,是加快木材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国家除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之外,还需要加强监督工作,对乱砍滥伐特殊林木的行为严厉打击,切实做好特殊林木后备资源的培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丁振海.山西省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前景探讨[J].山西林业,2014(1):21~22.
[2] 牟景君.我国全面加快特殊林木后备资源培育[J].浙江林业,2011(8):30.
[3] 罗志雄.浅析我国林木资源培育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J].民营科技,2011(5):113.
[4] 何天龙,马杰.林木花卉产业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J].陕西林业科技,2010(4):65~68.
[5] 魏敏.我国林木培育与基地建设经营发展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5(8):6.
[6] 崔学莹.重视林木培育加快造林更新[J].科技致富向导,2014(1):38.
[7] 梁海新.试论基因工程技术及其在林木培育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2(10):183.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3-0147-02
作者简介:童聿娟(1976—),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培育的工作。
收稿日期: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