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屠杀纪念馆的钟声

2016-12-03 19:52张俊杰
人间 2016年30期
关键词:战争舞台

张俊杰

摘要:一部优秀的戏剧,离不开演员出色的演唱,更离不开导演对戏剧人物、情节、场面、舞台时空的精心设计与安排,本文对笔者导演豫剧现代戏《汴桥风云》的经验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汴桥风云》;导演创作

中图分类号:J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270 -02

啊,那部流芳的伟大作品。

它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一部伟大作品;

它是风靡全球的战争题材爱情故事片;

它和《卡萨布兰卡》、《乱世佳人》被誉为人类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爱情经典;

它是一部时隔七十余年后仍让人沉醉、痛惜、神往的作品;

它是一部荡气回肠、世代流芳经典之作,它是《魂断蓝桥》!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部西方文明的伟大作品诞生之后在西方却遭遇滑铁卢式的冷遇!这个题材连续重拍了三次,即便1940年费雯丽经典版问世后提及者仍不多,1940年11月该片传到亚洲、传到中国反响却异常强烈,南京、上海、杭州、广州、重庆引发了蓝桥热,1941年3月中国南方的各个剧种争相上演不同版本蓝桥剧作,东南亚各国都在以二战的背景翻拍这部电影,直到二战结束后这部伟大的作品才走进了欧美的千家万户,才走进了世界电影的经典行列。换句话说:“美国电影《魂断蓝桥》是一部从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经典的伟大力作,这开创了迄今为止空前至今的先河。”

那么,为什么一部西方电影会在在中国引发轰动,继而又从中国走向世界?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它影响到我们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在风格定位、样式选择、情感开掘、主题深化以及整体艺术形象创造上的确立和把握。

我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

1.坚贞不渝的爱情与东方伦理观念高度契合。它是个地道的中国故事。

2.演员们用真诚、真挚、真切、细腻、生动、精确地表演塑造了一个深入人心、永难忘怀的荧幕经典形象。而这个形象是中国老百姓,更是世界人民心底深处珍藏着、朝奉着的纯美至善、深情挚爱……

3.战争毁灭了美,毁灭了像莲花一样圣洁的女人,这是人类的一种钝痛,一种悲剧!

这就是我们改编这部世界名著原因。

关于那场侵略战争:

我们铭记战争,不是铭记仇恨,而是铭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浩劫。

战争骤然改变了一切,生活、理想、希望、节操、伦理、道德、命运……

战争骤然毁灭了一切,生命、贞洁、美善、文明……

战争把人变成了魔鬼,把人间变成地狱;

战争让死了的人死了,活着的人不如死了!

我们的先人就是饮含着这样巨大的屈辱和悲痛,踩着炮火,踏着鲜血,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走过长夜,走进曙色。

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1840年,英国人一声炮响轰开我们的国门掀起了世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统计学家和历史学家统计过,近百年来西方所有的资本主义国无一不对中国发动过一次或多次侵略战争,烧杀奸淫,明抢豪夺,1894年日本悍然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彻底消灭了当时亚洲最强的海军——大清北洋舰队,1895年4月17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我们记住从1895年4月开始日本就开始侵占我们的东北四省(热河省,省会承德),日本的势力已经渗透到长江中游的内陆城市,他们拿着我们的两亿两白银发展他们的军工。我们大量的矿山煤炭、被他们疯狂的掠夺填海,大量的钢铁、木材等等能源被他们侵吞转化为战争武器,以战养战,准备发动更大的侵略战争。1931年9月18日发动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将中国军队彻底赶出东北,他们扶植傀儡皇帝溥仪,策划建立伪满洲国,东北全境被日本真正意义上侵占,他们开始了明目张胆、明火执仗的旅顺、威海大屠杀、731活人细菌实验,强征慰安妇,活摘三岁幼童的心肝下酒大赛,残杀中国3500万生命,自此东北成了人间地狱;成为了日本疯狂扩军备战的经济、军事资源供给的后方大基地,他们侵吞了足够的资源和做了足够的战备后,于1937年7月7在北京近郊卢沟桥,日本发动了吞并中国的全面战争。

我们这个戏的背景就是发生在九一八之后,七七事变之间的这一段时间内。主题内涵:

那些被战争残害的人们走出精神困境,以死来完成他们对爱的坚贞以及对侵略战争的控诉。我们不选择灾难、侵略、战争,当我们面对战争,我们选择舍生忘死、直面战争;我们渴望自由、和平,但惨痛的代价教诲我们,奋发自强、实现复兴,警惕战争、警钟长鸣。

导演的话:

战争毁灭了一切,毁灭了美,而美在悲壮的毁灭中得以亘古、永恒!

风格、体裁:

“这是一出凄美、悲壮、荡气回肠的爱情悲剧”!

人人心中的那座桥——关于全剧舞台形象的思考

中国文化离不开的水,有水的地方就有桥,“桥”自然就成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言情抒怀的象征物,好像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一座桥,每座桥都有一个故事,随着年龄的变化,随着对故土情浓,它的形象会愈发清晰,故事愈发生动牵魂。

桥,瞬间缩短了两地的距离,让山南山北、此岸彼岸相通、相连、相交、相融,桥不仅仅只有接驳两岸的实用功能,它是具有高度形态美的艺术景观,一种文化思维,一种缩影,一种走向一座桥便走入一方水土的文化蕴涵和纵深。

中国著名古石桥有很多,有鲁班爷赶羊变石而建的河北赵州桥、有何仙姑、广济和尚联手共建的潮州广济桥、有宋代河南人为纪念东迁福建而建造的泉州洛阳桥、还有许仙白娘子情定的西湖断桥等等,你看每一座古桥都有一个百听不厌、千古流芳的传说,当古人赋予它故事和传说的时候,它依然就成为一种独有的文化载体或文化象征,因为在那些不本真实但人们静静乐道传诵千年的故事里,传颂了老百姓真挚素朴的思想,对苦难生活戏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善和美的一种深深眷望。卢沟桥,中国人都知道的千年古桥,卢沟晓月,一道胜景,就是充满了浪漫诗意和人文关怀的名胜之地,却是每一位中国人永远不会忘却的地方,因为从这里开始,中华民族陷进了八年刀与火的抗争,陷入了灾难深重的屈辱时期和亡国灭种的险境。

我们的这座桥——燕桥

我们的这座桥,燕桥!它是北方特有的一种石拱桥,端庄、持重自尊、坚毅、恢宏。我们的男女主人公就是在这座桥上相识、相知、想恋、相守、生逢、死别,这座桥上有太多的苦、痛、难、酸、甜,思、念、吟、期、盼,她的悲欢离合、情仇爱恨全部凝结与这座桥上,这座桥经历、见证了她们天荒地老、生死相许、纯洁炙热的生死绝恋,因此,这座桥就赋予一种圣洁爱情的象征意义。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桥就成了我们该剧的主体形象。

两种设想:1.整个舞台像是一座桥的正面,它有众多黑色长条石铺砌而成的拱桥桥面,舞台两侧原有的八道边条幕改为偌大石狮柱子,从后到前、由高到低,跟舞台的假定桥面形成一座巨大石拱桥的正切面,整座桥由上而下倾斜而出,有极强的透视效果。灯光弱化两侧的石狮子,强化舞台中央演区,加以环境性景别的点缀,就自如的转化为其它场景。这里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每场后天幕景与前去景的巧妙结合,可以使整体景别有前后呼应的纵深感,也可使整体环境丰富、丰满、有情境、有意蕴。

2.画一幅舞台后天幕,恢弘的石桥由上而下倾斜而来,整个舞台从贯台处开始衔接天幕的桥与石板地面处,也就是说整个舞台是跟石板地面与石桥衔接延展的部分,天幕上的恢弘石桥可以上下移动,可以贯穿全剧,而舞台上就是该剧的各种室内环境。桥依然是主题形象!

上述是我的基本想法,也是核心形象的设想,谨望给予舞美设计创作上的建议,创造出更加精准、精美、出人意料的舞台奇观。

整个舞美要简约大气,精巧独特,厚重诗化。

另外,舞美方案一旦确立,选择制作方一定要慎重,再好的设计没有优秀的制作确保,前功尽弃的可能性很大。

猜你喜欢
战争舞台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春天大舞台
被风吹“偏”的战争
谁是战争的幸运之子
他们的战争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