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鲁本斯是十七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本文从鲁本斯绘画作品中体现巴洛克风格的运动特征进行分析探索,以向大师学习的态度剖析鲁本斯绘画构图,从鲁本斯画作中的基本元素即线、面、形、体来逐一分析鲁本斯画面中的运动和变化,以及分析鲁本斯的师承关系和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鲁本斯;运动;变化;巴洛克;构图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248 -02
一、鲁本斯不同绘画创作题材的特点
鲁本斯绘画题材主要有宗教题材、神话题材、现实题材,鲁本斯本人热衷于神话题材,原因是神话题材画的更为自由、奔放,符合画家本人的创作热情。宗教题材描述的是圣经故事,里面的人物动态、神情没有那么夸张,光的运用也是非常严谨的,与神话故事比较来看,宗教题材的人物塑造较结实、厚重,用笔严谨,服装塑造的也没有那么华丽,突出的是崇高、严肃的氛围。
神话题材的画面变化丰富,人物动作夸张,富有变化,色彩华丽、闪耀,构图形式多样,画家在巨大的创作空间中充分发挥着自己的绘画水平,给我们留下了多彩多姿的令人震撼的创作作品。
现实题材主要是画一些肖像,从中可以看出鲁本斯对人物观察的非常仔细,对人物的表情的塑造尤其细致入微,凸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能打动观者。画家在人物的动作、服装、表情、色彩等方面做了周密而严谨的构思,我们能感受到画面的节奏变化。
二、鲁本斯创作运动变化的呈现
一幅画的成功与否与作者的构图密切相关,构图——是绘画作品中各种艺术语言整体的组织方式,相对构成而言,更多的是根据画家的创意,把自然具体形态和形象,如人、景、物,通过提炼、加工,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在限定的画面之中①。
构图是作者对创作内容进行精密布局的思考,一方面是画面中点、线、面、形、体的布局,另一方面是色彩的处理,可以画简单的素描小稿、油彩、水彩等,解决画面人物的布局、人物的动态、人物之间和人物与背景的关系、背景的处理、色彩与光线的定位等问题,前期构图想的越充分、越精彩,画面最终效果将会越好。从鲁本斯的画作中不难发现他对画面做的周密严谨的前期工作,本文就从画面的组成部分和组成方式对鲁本斯画进行分析,让我们理性分析大师在画面中做了些什么,才使画面熠熠生辉,让静止的画面传达出激情澎湃的情感和气势的。
列宁说过:“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知道事物的任何形式,也不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②画面的运动是静止的画面中传达给我们的一个信息,这个信息让我们产生运动的感觉,人是有着敏锐的感觉和知觉的动物,不同形态的线条、动作、光和空间所带给观者的触动都是不同的。人们对事物的感觉是通过感觉器官感受到各种形态的存在,画是一种视觉艺术,画面中的运动是画带来的视觉感官上的刺激,怎样使画面给观众带来运动感,我们要从绘画的语言(点、线、面、形、体、色)和绘画语言规律来分析。
(一)线的视觉感受。
鲁本斯画面中没有单纯抽象的线条,而是运用素描明暗关系表现出丰富的外轮廓和物象的外形,我们从这些外轮廓线中可以感受到线条的流动感。鲁本斯画面中的人物线条流畅富有变化,以图1《三美神》为例,画家用用变化轻松的曲线完成三个女神的外轮廓,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截然不同,与米开朗基罗所画的男人体(图2)比较,鲁本斯画面的效果是灵巧、放松、生动,米开朗基罗画的人体显得厚重、庄严,这些区别与画家对人体线条表现方式的不同有一定的关系,鲁本斯人体的外轮廓线更注重空间、虚实、明暗的变化,米开朗基罗的人体对于线条的处理是相对注重形体的外形变化和穿插关系,人物外轮廓线清晰、封闭、严谨,给人感觉画面特别锐利。
(二)色彩的视觉感受。
由于人的生理特点和人的社会生活经验以及感觉、知觉、联想等原因,我们对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鲁本斯画面中大多用的是较纯的暖调子,而暖色恰恰给人以动感和兴奋感,画家很好的利用色彩的视觉作用,表达出富有动态感的画面。
(三)整体布局的视觉感受。
每幅大型创作画特别是人和物象相对多的时候,对画面整体构图中所呈现的线和形状需要画家精心布局和设计,鲁本斯的代表作《抢劫留西帕斯的女儿》图6中人物和马所构成的形体是个圆形,有着突出中心的作用,画面中心的位置是横着的女人,除了她是处在画面中心的位置外,给我们感受的动感和刺激是来自直线和圆给观众带来的冲击感,像一把弯弓,展现出特有的张力和美感。除了线和形状的不同组合所带来的动态感之外,突出空间的透视同样带来视觉刺激,如图7奔腾的马具有明显的透视,让我们感觉画中的马和人呼之欲出的感觉,这离不开透视学的研究,不同的透视线给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官,平视的透视线(图⑥)让我们有喷射的感觉,仰视的透视让我们有崇敬、神秘之感,俯视则有博大、深沉之感。画家根据题材和画家自身设想的需要,安排整体的形状、透视,让画面产生丰富多彩的视觉感受,从鲁本斯的画面中,不难发现他对每一幅作品都做了不同的设想,但总的看来都体现着运动变化之感。
(四)人物形、体的视觉感受。
每个物象都有自身的形体变化,而人物的形体变化给人带来的感受是最为敏感的,鲁本斯在人物形体的塑造上主要是具象的,在具象中找变化,下面针对画面中人物的塑造上分析鲁本斯在创作中给人带来的的运动变化感觉。
1.人物动态。
在每一幅画面中几乎找不到动态雷同的人物,画家安排的每个人的动作都十分夸张,不同的扭动的躯体组合在画面中,自然会给人以动态变化的感觉
2.人物神态。
观察一个人物时我们一般最先看到的是他的表情、眼神,看一幅画也是如此,鲁本斯在塑造人物时,对其画中人物的神态设计也是相当出色,从他的画面中我们似乎会随着画中的人物悲伤而悲伤,随着画中人物的高兴而高兴,甚至会随着画中人物观察的方向去观察,人物的神态是流动的,我们看到画时,会随着她们的眼神去观察、游走。
3.人物体态。
鲁本斯画面的人物典型特征是他所表现的人物都是健硕、丰盈的,突出画面的力量感和动感。
4.人物之间的联系。
在人物关系上,鲁本斯把画面中的人物神态和动作上做了生动的连接,让整个画面的人物、背景融为一体。
(五)光的流动感。
鲁本斯的画面中对于光的表现十分到位,光不仅能表现出物象的体感,还能表现出画面中的氛围,我们会随着光的照射感受到物象的运动着的体感和严肃的气氛。
(六)画面分割的形式感。
画面的分割是指物象在画面中占用的面积和空间位置时将画面分割成大小不同部分,分割后画面会产生各种形式感的构图,给人带来的感觉也是不同的,用倾斜线分割画面,让画面形成多角形状,具有不稳定的视觉动感,而水平线给人的是静态、平稳之感。
鲁本斯的大型创作中的画面分割多弧线、倾斜线,让我们体会到动感而不乱,喧闹而井然有序,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三、鲁本斯绘画的师承关系和对后世的影响
鲁本斯的一句话可以概况他的一生——画画是我的职业,外交是我的兴趣。鲁本斯一生都在艺术上兢兢业业。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在老师那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所以成为巴洛克风格乃至西欧油画代表画家,和他的老师和学习对象密不可分。鲁本斯对意大利兴起的巴洛克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首先源于罗马归来的维尼乌斯的影响,还有他在的意大利的学习之旅。
鲁本斯在意大利虔诚地研究学习提香的色彩艺术和丁托雷同的构图方法及明暗画法,从中我们看到鲁本斯那温暖的色调,极富生命力的画面和学习这些大师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还研究临摹古代艺术精品和文艺复兴盛期大师们的画迹,从鲁本斯的这幅素描作品可以看出画中有达芬奇艺术的影子。
鲁本斯的艺术一部分是自身的天才,更大的原因是他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对象。从他的学习历程看,一个天才不是天生的,需要去模仿去借鉴去研究。同样鲁本斯也会后来的艺术家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德拉克洛瓦,籍里柯等,他们在追求画面的运动、气势中有自己的认识同样也继承了前人的硕果。
鲁本斯是17世纪的伟大画家,距今已经有400多年,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他的艺术宝库中有很多知识值得我们挖掘和继承。
注释:
① 蒋跃:《绘画形式语言研究》,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年,第156页。
② 《列宁全集》,第十四卷,第319页
参考文献:
[1]蒋跃:《绘画构图与创作》,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
[2]《西洋圣典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国文史出版社。
[3]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1798.htm
作者简介:李会芳,女,汉,安徽合肥人,研究生在读,南京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