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音的心理属性对学习外语的意义

2016-12-03 21:35黄婉澜张娜娜
人间 2016年30期

黄婉澜+张娜娜

摘要:泰语属于声调语言.语音心理属性在语言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研究语音的心理属性不仅对于学习外语的学生来说有非常现实的指导作用,还对整个语音学研究领域的探索都有很大的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泰语语音;语音心理属性;语言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167 -02

一、绪论

本质上说,语音就是一种声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作为一种符号系统的载体的声音,也就是人类有声语言的声音。有声语言是人类的一种卓越的精神产物。具体语言的不同声音选择、语音的类别性、模糊性和习惯性,都有明显的心理基础。[1]音素的数量是无限的,但是音位的数量是有限的。正如萨丕尔所说:“语言机构里所能用的发音数目是无限的;每种语言都从这丰富储藏里明确地、严格经济地选出一些来作为己用”。[2]每个有语言文字的民族都会根据自己的民族特性和民族习惯来选择适合自己民族的音素来构成自己的民族语言。比如说泰语(曼谷话)之所以能成为泰国的官方语言,是因为构成泰语这门语言的音素符合泰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民族习惯。对于一个初学外语的人,在刚开始学习语音的时候遇到了自己母语里没有的发音,可能在会突然觉得不习惯,甚至觉得这些发音有些好笑,这是语音心理属性的表现。例如,两个不会说泰语的中国人第一次听到泰语歌曲或者两个泰国人的对话,其中一人可能会觉得这门语言很好听,而另外一个可能会觉得不好听。所以对一种声音的偏好,完全是出于一种本能。对于语音的心理属性,王玲做了比较准确的概括:“语音的心理属性作为一种本能属性,深刻的体现在音响形象和概念连接的两大心理过程中,语音的心理属性是非常重要的,它连接音响形象和概念,是语言符号得以栖身的心理载体,同时也是语言交际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3]

二、语音心理属性的现状简略

(一)国内泰语课程简述。

目前国内开设泰语专业的学校使用的教材有廖宇夫的《基础泰语》和陆生的《大学泰语综合教程》,《基础泰语》这本书的编写比较基础,对泰语语音发音方面的知识介绍比较详细,主要在大中专院校内使用,陆生老师编写的《大学泰语基础教程》这套教材主要在本科院校内使用。从目前国内通行的泰语教材以及对泰语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都很少涉及语音学和语言学基础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向学生扩展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学生对语音心理属性的知识更是少之又少,当然这也与教授泰语课程的老师的本身的知识结构有关系。很多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语音时,如果遇到比较难发的音,畏难情绪便会增加,很容易影响后面阶段的学习。所以掌握语音的心理属性是很必要且重要的。而目前国内对于语音心理属性的研究和仍然不被重视。孙锐欣也指出:“在目前的大学本科现代汉语或者语言学概论的教材中,语音部分所占的比重都比较小。语音学的很多内容都是一带而过,语言学概论教材常常孤立地讲解音素音位,缺乏宏观视野,在具体的语音问题上,很多语音学论题被有意或者无意的忽略了。”[4]

(二)国内语音心理属性研究简述。

国内有许多语言学家也先后对语音的心理属性做过很多的研究与研讨,但是大部分都只是在表层进行探索,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

以下是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学者研究语音心理属性的简要情况。

刑福义和吴振国先生将语音的心理属性提到了和其他语音属性同等重要的位置,认识到说话人发音和听话人听音都是一种心理活动。从主观听觉和听觉感知两方面做了简单论述。[5]

韩宝育先生认为语音的发出者发出的是脑中特定的心理音响,而语音接受者是通过自己所听到的变化着的语音才建立了自己的心理音响,并对心理音响在语音的认知方面做了相关探究。[6]

毛世桢先生从语音能力入手,认为语音能力具有生理心理二重属性,语音的发出有着心理控制,语音的感知有着生理基础。[7]

尽管我国国内学术界对于语音心理属性的研究认识还不是很统一,国内语言学界的认识以及探索相对于语言学其他领域来说还比较薄弱。但是大家都认识到了语音具有心理属性。我们也应该看到语音的心理属性指的两方面:一是语音发出过程的心理性质,而是语音感知过程的心理性质。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最早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便有对语音心理属性探讨:“归根结底,语言中的一切都是心理的,其中包括语言的物质表现和机械表现……”。[8]

三、从泰语语音系统特点看语音心理属性

泰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泰语[phasathai],古称暹罗语。泰语中的大部分词汇都来源于巴利语和梵语。泰国是一个多民族和语言的国家,泰国分为北部、南部、中部、西部、东部、东北部,其中有四种主要的方言,分别是中部泰语(泰国的官方语言),东部泰语(Issan语),北部泰语(Lannna语)和南部泰语(Pak Thai语 或Dambro 语),下文提到的例子都是以中部泰语为准。[9]

(一)泰语属于声调语言,有五个声调,4个声调符号,调值分别为[33],[21],[41],[45],[14];汉语和泰语的声调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汉语和泰语的第一声调都是平调,汉语调值为[55](高平调),泰语为[33](中平调),但是汉语的第一调发音部位更高。所以中国学生发泰语第四调的时候就不太容易发准,汉语里的第四调发音比较短,受母语语音心理属性的影响,很容易发成汉语里的第四调,比如泰语里的[pfha45],很容易发成汉语的第几调[phfa35]。

(二)发音方法来看,泰语有汉语没有颤音[r],中国学生在学习这个音的时候往往会觉得不习惯或者感觉很难发出这个音,因为汉语里并没有这个音,大脑里之前并没有储存与之相关的概念,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发音才能掌握。

(三)泰语有汉语中没有的两个舌尖硬腭音,和两个喉音,这两个音在汉语普通话里没有,但是有些方言比如四川成都方言卷舌和平舌不分,普通话里吃[t h33],在成都方言里就是[h31]。

四、语音心理属性的特点在泰语中的表现

索绪尔认为:“语音在发出过程中,语音发出者脑中某个特定的概念引起了一个相应的音响形象,语音感知过程中语音接受者脑中外来的音响形象引起了一个相应的概念。”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5]。

语音心理属性具有超语言性,条件限制性,随机性,链接强度上的多样性。[6]

(一)超语言性。

语音的心理属性不是针对某一种语言来说的,它是所有语言的一种共性。在我们的大脑中,我们可以建立起不同语言的不同音义联系,而这些不同的音义联系又因语音的心理属性而朴素的联系在一起。同一个概念,我们在脑中可以让不同语言中的音响形象与之联结;同一音响形象,也可以与不同语言的不同概念在脑中完成联结,这些联结都可以储存在大脑中等待再次唤起,而且不需要学会某种语言中所有的音义联系才能建立。

比如:泰语的“你好”,是[shawadikha],没有学过泰语的人如果第一次到泰国或者第一次碰到泰人和他打招呼,那么不需要翻译也能将这句话自动理解为中文的你好,这便是语音心理属性的超语言性。

(二)条件限制性。

音响形象和概念在脑中的联结过程是受到多种条件限制的,这些条件都在有形无形地限制着语音心理属性作用的发挥。最大的限制是言语环境,其次,对音响形象和概念的限制还与双方的知识结构、经历、思维方式及使用偏好等因素有关。

拿语言环境来说,比如一个刚到泰国曼谷的中国人,在不会泰文以及对泰国交通环境不熟悉的情况下与一位当地人交流便会非常困难,甚至可能无法交流。

(三)随机性。

虽然语音的心理属性连接了音响形象和概念,但在具体的联结过程中有着一定的随机性。通俗的说,随机性就是随意而起的一种心理活动。比如一种事物最初的命名就是随机性的体现,比如泰语里的“水”叫[nam35],起初如果泰国人并没有把水命名为[nam35],那么到今天也不会叫[nam35]了,而是另外一种称呼了。

(四)连接强度上的多样性。

作为被语音心理属性联结在一起的音响形象和概念,其联结强度是多样的,是由表达和被唤起频度决定的。

比如一个已经在曼谷生活了很多年的人,泰语水平已经和当地人无异,而另一个是刚刚到曼谷生活不到一个月的留学生,如果同时向两个人问路,前者不但能很快的反应出问路者所问地方所在的方位,还能准确的告知问路人如何到达目的地,而后者虽然知道那个地方,但因为并不太常去,脑中的音响印象与概念还没有完全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不能快速准确的向问路者指明方向。

五、研究语音心理属性对指导学习外语的语言学意义

(一)随着中泰经贸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展与深入,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即将带动的国际区域间的合作。届时,双方对于小语种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将更加迫切。尤其是云南省作为中国与东南亚连接的桥头堡,也必定担负着培养和输送双语人的重任,以更好地促进双方各个领域的深入合作与长远发展。为我国与东南亚地区以及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二)目前语言学的研究方向越来越宽阔,很多学者也开始把目光转向新的认知学领域,并开始重视实验语音学的研究与发展。对于学习泰语的学生来说,如果能在学习语音的同时掌握或者了解语音心理属性的相关知识并以此辅助自己的语音学习,不但能帮助掌握泰语语音的发音技巧和规律,还能更好的理解泰语语音的演变系统和规律,也能为研究泰语或傣语及其相关亲属语言的学者提供更多的可靠依据。

(三)随着目前实验语音学不断地受到更多的重视,研究语音的心理属性还有助于一些新兴软件的开发。例如对泰语学习软件APP或者与中泰语音互译相关的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能更好的惠及两国人民,减少因为语言障碍带来的不便。

六、结论

相对于语音的社会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来说,语音的心理属性还有很多地方的空白等待着学者们去探索和发现,但是它在语言学中的现实意义是不可否认的,也是不能被广大语言学研究者忽略的,尤其是对于学习像泰语等小语种的学生来说,掌握好语音的心理属性更是学好外语必不可少的知识储备,不仅将为在学习方法和思维上打开一扇新的大门,也对以后语言学方向的研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学良,瞿霭堂.普通语言学[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陆卓元译 商务印书图书馆,1985.

[3]王玲.语音心理属性初探[j].邢台学院学报,2013(4):113-118.

[4]孙锐欣.语音心理属性略论[j].华东师范大学,2010.

[5]刑福义,吴振国.语言学概论[M].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韩宝育.语言学概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

[7]毛世桢.对外汉语语音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de Saussure,F.普通语言学教程[M].裴文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9]宋宝贤.汉语与泰语的语音对比及学习策略[D].苏州:苏州大学,2013.

作者简介:黄婉澜(1993-),女,汉族,四川自贡人,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学院亚非语言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

张娜娜(1992-),女,土家族,贵州思南人,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学院亚非语言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