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海战斗舰故障频发,还能如期有效部署?

2016-12-03 06:29方晓志吴君军
世界知识 2016年20期
关键词:马六甲海峡战斗舰亚太地区

方晓志+吴君军

8月29日,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科罗纳多”号在前往西太平洋的途中发生引擎传动故障,被迫返回夏威夷的珍珠港基地维修。这是过去不到一年时间发生的第四艘濒海战斗舰故障。美军从2005年开始启动濒海战斗舰项目研发,目前共有六艘在服役,成为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手段和力量。四起事故意味着濒海战斗舰的故障率高达67%,不得不使人质疑这种新型战舰的可靠性和作战生存性。

“由海向岸”战略转型的重要标志

濒海战斗舰是美国海军作战理念和思想转型的重要产物。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海军就提出“濒海战斗舰”的概念,试图打造一种专用于在近海活动、具有较高作战效能、能执行不同任务且成本合理的中型舰艇。

进入21世纪,特别是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对海上作战模式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只有主动深入到作战对手的近岸海域作战,才能最大限度拓展美国的海上防御边疆,从而更好地确保本土安全。因此,美国海军战略开始由远洋作战向近海作战发展,并根据转型需要积极研发适合抵近海岸执行多种作战任务的舰船,濒海战斗舰应运而生。

濒海战斗舰目前分为“自由”和“独立”级两种,其中“自由”级的外形与普通现役军舰并无明显差异,“独立”级的船体则采用了不太常见的三体船外型,并增加了隐身系统。作为一种针对近海作战而设计的新型舰种,濒海战斗舰体积比导弹驱逐舰更小,吃水浅、操作灵活,可进行跨海近岸作战,而且航速远超通常军舰,因此理论上讲非常适合在狭窄的战略水道、群岛等海域使用,完成传统大型水面舰只不能完成的作战任务,既可为航母编队充当主力先锋,也可保障海军在敌方水面舰艇、潜艇和水雷的威胁下进入濒海地区,特别是巡洋舰和驱逐舰不易活动的浅水港口和水道。

此外,按照美国海军的设想,濒海战斗舰以模块化为主要特征,舰体结构采用可重新组合的开放式结构,能根据任务需要临时组装、搭配不同的武器模块系统,就像电脑插件一般实现“即插即用”,可根据不同作战角色重新配置,以执行反潜战、反水面战、水雷战、海上侦察、海上拦截、特种作战及运输等多项任务,可有效填补美国海军力量与新海上战略之间的“空白地带”,并成为美国海军实施由远洋走向近海“前沿存在”的重要标志。

深化“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力量

自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实施以来,海军一直是其坚定支持者和积极推动者,不仅宣布将把60%的航母和60%的核潜艇部署在太平洋,还将新服役的濒海战斗舰主要放在亚太地区,其目的一方面是确保美国海军能在亚太地区性冲突中取胜,另一方面也是加强对中国的防范,做好同中国进行大规模海上军事对抗的准备。根据计划,美国未来将装备55艘濒海战斗舰,其中16艘在太平洋舰队服役,从而在亚太形成“地理上更分散、作战上更灵活、政治上可持续”的防务态势,并以此加强第一岛链南端的兵力部署与配置。随着“亚太再平衡”的不断深化,濒海战斗舰已成为美国实施亚太军事战略的重要力量,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

从美军在亚太地区部署濒海战斗舰的地点来看,新加坡为其首选。2012年6月,新加坡同美国达成一致,同意美军在新加坡樟宜基地部署濒海战斗舰。次年4月,“自由”号抵达新加坡,开始为期16个月的部署,成为濒海战斗舰服役后的首次海外战斗部署。2014年11月,“沃兹堡”号接替“自由”号前往新加坡。

美国之所以选择新加坡,主要是看中了这个国家的“战略触角”作用,能更有效地控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位处印度洋和太平洋交汇处,是美国宣布必须控制的全球16个重要海峡水道之一,全球1/3的原油和近四成的海上贸易经由这里运输。马六甲海峡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控制马六甲海峡就可以控制中国的石油航线和外贸航线,对于牵制中国具有重大意义。从目前情况看,美军只要有效部署四艘濒海战斗舰就足以扼守马六甲海峡,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未来,马六甲海峡必将成为濒海战斗舰活动的主要区域。

2015年3月14日,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沃斯堡”号抵达韩国釜山,参加韩美“鹞鹰”联合军演。

美军在亚太部署濒海战斗舰的一个现实目的是为可能进一步趋于紧张的南海局势作好快速干预的准备。近年,濒海战斗舰的部署与行动几乎都发生在南海地区,利用舰船的高航速和灵活性对南沙岛礁进行频繁骚扰,并通过搭载最新电子侦察和水声调查设备,对中国在南海活动的水面舰艇和潜艇进行跟踪、侦察,并形成常态化监视体制,以积累战时所需的情报资料。由于濒海战斗舰能搭载不同的任务模块,其在南海的行动也带有各种试验性质,无论从装备、战术、保障等方面都可为美军积累经验。

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威夫特称,美国将要在南海周边部署四艘濒海战斗舰,以有效应对南海突发事件。可以预见,随着美军濒海战斗舰服役数量的逐渐增加,亚太各国近海浅水、岛屿之间将会活跃着更多的濒海战斗舰群,其巡航范围也会不断扩大,甚至还会延伸到东海,从而成为美国深化“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急先锋和主要力量。

未来部署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

美军在2002年公布的《21世纪海军:新时代作战概念》文件中,提出了未来海军转型的战略构想,即把海洋、陆地、天空、空间和计算机网络空间以前所未有的程度综合到一起,打造一支具有超强快速反应和全球军力投送能力的海军力量,并能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但是,随着美国综合国力和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相对下降,美军在上述领域的优势均遭到空前挑战,濒海战斗舰有可能不得不在没有海军支援、没有空中优势、没有卫星通信定位的艰难环境下作战,所发挥的作战效果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此外,濒海战斗舰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会成为制约其未来大规模部署的因素。一方面,濒海战斗舰在当初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低成本”和“多用途”目标,功能定位于侦察、骚扰和护航,因此并未配备很强的火力,大规模战斗能力有限,特别是无法胜任高强度的海空战斗。另一方面,濒海战斗舰单舰造价已从最初的约两亿美元上升至目前的四亿美元左右,各种任务模块的维护和更换成本也很高,这对于这几年变得相对紧张的美国军费预算来说是无法容忍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濒海战斗舰可以被认为是美国海军战略误判下的一种产物,不一定能真正满足美国海军战略转型的需要,在深化“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不大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地区战略力量格局。而且,濒海战斗舰作为一种近岸作战武器,对岸上基地后勤支援的要求很高,如果得不到就近盟国港口补给,油料、弹药、新鲜食品等消耗品支援都成为问题。亚太地区大多数国家在中美关系当中拒绝“选边站”,普遍希望在中美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并对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心存疑虑,这些都会影响美国高层未来在亚太地区部署濒海战斗舰的决心,促使美国军方对这种战舰的建造和部署计划做出修改。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濒海战斗舰最终会有多少艘服役,有多少会被部署到亚太地区,在地区冲突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存在较大疑问,距离大规模有效部署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作者分别为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解放军南京炮兵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马六甲海峡战斗舰亚太地区
马六甲海峡的风
美军濒海战斗舰又来南海
第30届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2019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开辟第二条南海西南出海通道的必要性分析
开辟第二条南海西南出海通道的必要性分析
未来亚太地区包装印刷业发展趋势
马六甲海峡安全问题探究
联手机动的美国海军“自由”号和“独立”号濒海战斗舰
超越未来,亚太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