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献清 许冠军 杨伟彬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广东 广州 510080)
广东江门三江-睦洲地区前第四纪地层划分研究
■周献清许冠军杨伟彬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东广州510080)
前人将广东江门市三江-睦洲地区前第四纪地层划归为晚泥盆世春湾组(D3?),通过本次工作,依据地层对比,将其总体厘定为早白垩世百足山组(K1b)和白鹤洞组(K1bh)地层,局部为晚泥盆世春湾组(D3c^)地层。
三江-睦洲地区地层划分春湾组百足山组白鹤洞组
三江-睦洲地区行政上隶属广东省江门市,区内地势总体上中南、西南部较高,其余为平原区,水系发育,河网交错;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属于粤中低地孤山区,区内最高峰为大岭(海拔370米)。在新会区三江镇-睦洲镇一带,前人将前第四纪地层划为晚泥盆世春湾组(D3?)(图1),调查表明,该区岩性主要为灰白、灰黄、灰紫色复成分砾岩、砂砾岩、含砾粗粒岩屑石英砂岩、中、细粒砂岩夹紫灰、紫红色含铁质泥质粉砂岩、含砂质泥质粉砂岩等,局部出露灰、灰紫色细粒岩屑长石石英杂砂岩、细砂岩与粉砂质泥岩、泥岩夹灰黑色炭质泥岩,前者与区域上早白垩世地层岩性一致,后者与晚泥盆世春湾组地层岩性一致,故将三江-睦洲地区一带晚泥盆世春湾组(D3?)地层进行解体,划分为早白垩世百足山组(K1b)、白鹤洞组(K1bh)地层和晚泥盆世春湾组地层(图2)。
图1 调查前三江镇-睦洲镇一带地质简图图
图2 调查后三江镇-睦洲镇一带地质简图
2.1晚泥盆世地层
春湾组(D3c^)分布于调查研究区南部,出露比较零星。岩性为灰、灰紫色细粒岩屑长石石英杂砂岩、细砂岩与粉砂质泥岩、泥岩夹灰黑色炭质泥岩。由于距岩体较近,受热接触变质影响较深,普遍角岩化。根据该组岩性、岩石组合及其沉积构造特征,其沉积环境属三角洲—浅海相沉积。
2.2早白垩世地层
详细地野外调查工作表明,本区主要为早白垩世地层,依据岩性对比,由下往上可分为百足山组(K1b)和白鹤洞组(K1bh)(照片1)。
百足山组分布较零星,主要出露于新会三江镇、睦洲镇吉仔公南侧等地,面积约13.74km2,岩性主要为灰白、灰黄、灰紫色复成分砾岩、砂砾岩、含砾粗粒岩屑石英砂岩、中、细粒砂岩夹紫灰、紫红色含铁质泥质粉砂岩、含砂质泥质粉砂岩等,厚度>273m。底部被第四系覆盖,顶部与上覆地层白鹤洞组整合接触。据实测地层剖面,该组由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泥质粉砂岩(或泥岩)组成向上变细的基本层序,泥质粉砂岩顶部发育冲刷构造,是由冲洪积扇发展起来的湖泊沉积。
白鹤洞组分布较零星,主要出露于新会三江镇北侧、睦洲镇等地,面积约6.6km2,岩性为紫红、紫灰、灰黄色中粒、中细粒岩屑石英(杂)砂岩,不等粒长石石英杂砂岩、灰白、浅紫红色泥岩(绢云母板岩)、含砂质泥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等,厚度>880m。底部与下伏地层百足山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区内该组岩性底部以砂岩为主,向上逐渐变细,泥质增多,发育水平层理,反映其属于湖泊相沉积的特征。
在新会区三江镇-睦洲镇一带,经过调查研究工作,该区主体为一套复成分砾岩、砂砾岩、含砾粗粒岩屑石英砂岩等粗碎屑岩,其下部为一套灰白、浅紫红色厚-块层状砾岩、砂砾岩夹紫红色泥质粉砂岩,上部为一套灰白、黄白色长石石英杂砂岩夹泥岩,向上泥岩增多,整体变细。经过区域对比,将其下部划为早白垩世百足山组,将其上部划为晚白垩世白鹤洞组,二者整合接触。南部局地为灰、灰紫色细粒岩屑长石石英杂砂岩、细砂岩与粉砂质泥岩、泥岩灰黑色炭质泥岩,为晚泥盆世春湾组地层。
项目名称:广东1:5万单水口镇、三江、台山县、斗门镇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项目编码:12120113066000
[1]庄文明、刘建雄等.1∶25万江门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R].广东省地质调查院,2003.
[2]张献河、许冠军等.广东1:5万单水口镇、三江、台山县、斗门镇幅区域地质调查总体设计 [R].广东省地质调查院,2013.
[3]南颐、周国强、赵汝旋,等.广东省岩石地层.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P62[文献码]B
1000-405X(2016)-9-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