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万晗
本刊记者_万晗
近年来,宿州市循环经济示范园承载产业转移的平台优势日益完善。
宿州市循环经济示范园位于城区东部,距离市中心5公里,是2008年6月正式启动建设的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总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现核心区建成面积约20平方公里。园区现已落户216家企业,其中投产企业135家。规模以上企业55家。经过八年发展,园区“五区一城”已初具规模。
“五区”即以七匹狼服饰、宝德服饰为代表的纺织服装产业区;以皖神面粉、华洋啤酒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产业区;以龙华矿机、中矿三杰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产业区;以远东汽配城、上海大众为代表的汽车商贸产业区;以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南翔恒泰为代表的电子商贸物流产业区。“一城”指的是园区位于城区东部,属于城市发展的副中心,随着产业的集聚发展和综合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已成为极具竞争能力的高水准园区,有效拓展了宿州中心城市发展空间,逐步形成宜业宜居的“东部新城”。
2016年1~9月份,全区35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23.74亿元,同比增长13.6%,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72.31亿元,同比增长10.3%。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21.02亿元,同比增长15.29%;实现利税合计20.94亿元,同比增长15.72%,其中纺织服装业完成37.14亿元,同比增长37.3%。
近年来,宿州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借助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坚持以高品质、高质量、高品位、精细化的理念为引领,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打造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一流环境。不断加大在道路交通、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供气、通迅、宽带、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投入,园区承载产业转移的平台优势日益完善。
为减少企业的资金压力,实现中小企业的集聚发展,园区高标准打造了宿州市循环经济示范园标准化厂房,该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占地352亩,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一期用地70亩,已建成6.8万平方米,招商入驻率达100%;二期1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正在规划设计中,计划年内动工建设。截至目前,已有新亚纺织、盈誉服饰、通儒达仕、鑫昌服饰、欧歌服饰、安徽典若梵服饰、安徽辛创电子商务、青网科技园等8家企业签约入驻,其中总投资1亿元的新亚纺织、总投资1.1亿元的盈誉服饰、总投资1亿元的通儒达仕服饰等3家企业已投产;其他5家也即将投产。同时,为进一步助力企业发展,精准扶持入驻企业,园区专门制订了《园区标准化厂房入驻暂行办法》。成立专班对接服务入驻企业,包办前期各种手续证照及招工等事项。标准化厂房项目的建设,大大减少企业入园的前期建设投资,成为园区招商引资的良好平台和有效载体。
2016年以来,园区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占地面积30600平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于2016年6月正式实施;总长度5.6千米、宽度23米的仁和路机动车道升级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占地约200亩的区科技创新园已完成规划,即将开工建设,建设内容包括板材检测中心、双创大厦、科技孵化器、展示中心以及配套设施等;总建筑面积279656.6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二期工程计划年内开工,配套建设职工宿舍楼、高管公寓和职工服务设施;总投资6000万元的纺织园I变,土地已分解完毕;园区的绿化、亮化工程也在进一步提升改造。
据了解,2017年为园区经济发展和整体形象的“突变”,循环园区将重点实施“三大突破”和“四大提升”工程。
一方面是实现经济发展“三大突破”:第一,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大突破。2017年循环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181”计划,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80亿元,财政收入实现1亿元,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实现12亿元。其次,项目建设实现大突破。2017年力争实现新开工、竣工、新投产项目均达到20个以上。最后,招商引资实现大突破。2017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亿元,新增报省项目10个以上,签约项目15个。
另外,将实现园区形象“四大提升”。
第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配套,实现园区整体形象大提升。一是完善园区路网建设,年内建成“五纵五横”道路管网,同时做好水、电、气、雨水管网、亮化、绿化等配套设施。二是建设学校、医院、休闲中心、广场、公交等设施,聚集人气。
第二,落实帮扶制度,更新服务理念,实现园区服务水平大提升。园区按照区委区政府“千名干部推千个项目”工作要求,以抓落实、促转化为目标,不断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第三,强化培训,引进人才,开拓眼界,实现园区干部队伍素质大提升。邀请专家到循环园区讲授园区规划建设、招商政策、金融政策、经济发展趋势、统计指标态势和电商发展模式等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循环园区投资公司,招引各类专业人才。组织园区人员分批次到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观摩学习其他经济发展先进地区的园区发展模式和规划方案。
第四,下苦功,严管控,完善机制,实现园区管理水平大提升。制定园区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落实奖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