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生智慧,根立乡村

2016-12-02 10:07梁昌辉
师道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全班同学智慧儿童

梁昌辉

对一个人的称谓反映着说话人对对方的感情,隐现着彼此之间的距离。对薛法根,有人称他“薛校长”,因为他是在校生超过六千人的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的校长,这样称呼,以示权位;有人叫他“薛特”,因为他是特级教师,凸显了学术荣誉;也有一些人只是称“薛老师”,朴实,简单,显示了相互之间的熟络与亲近。我也是这样称呼薛老师的,当面或电话以及短信里。在我,更多的是尊敬,是对敬为师者的最直接表达,当然,也最简朴,无任何花哨或者姿态上的客套与讨喜。

说话者的称呼五花八门,但薛老师全然不在意,只是一个称呼而已,无所谓孰轻孰重。因此,同一个场合,各类称呼杂陈,“薛校长”“薛特”“薛老师”,间或还有喊“薛大师”的,年长者亲切地叫“法根”的,薛老师皆热情答应。

这些其实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但如果有人说你是猴子、单峰骆驼,说你不像老师倒像个出家人,你会作出怎样的反应与内心活动呢?一次公开课,薛老师执教作文指导课《人物素描》,他让学生以自己为对象进行现场观察。我们来看其中的一个片段:

生:(你)像猴子。(生大笑)

师:我哪里像猴子?(生大笑)

生:尖嘴猴腮。(生大笑)

师:我听出来了,说我的脑袋小。我脑袋小,但是智慧多。(生笑)你说的很准,我属猴,有点像不奇怪。(生大笑)

无所禁忌的“称谓”,拉家常般的平等,幽默风趣的轻松,使学生们从身体到心灵都获得了自由,这种自由激荡着儿童的情思,激发着言语的生长,课堂呈现出意趣盎然的生命活力。交流后五分钟写作,学生的“人物素描”纷纷出炉,各具特点。其中一份是这样的:

薛老师长得又高又瘦,就是背有点儿驼,1米77的个子看上去顶多只有1米75。他居然说自己是“单峰骆驼”,真有点阿Q精神。他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看上去很斯文,也很有学问。他长着一双(教师引导修改为“两颗”)龅牙,但他觉得很可爱,说“有缺点的人才可爱”,可真自信呀!他逢人就笑,一笑就露出个小酒窝,给我种很慈祥的感觉。就像小朋友和小朋友玩一样,多亲切啊!别看他长得高,却一点也没有架子。他的穿着也很体面,笔挺的西装,黑亮的皮鞋,还打着一条领带,很像绅士。有人说他像猴子,尖嘴猴腮;可是我觉得他像相声演员大兵……他风趣幽默的语言常常引得我们哈哈大笑,紧张的情绪顿消……这样的老师,谁不喜欢呢?听他上课就像听相声一样,感觉好极了!

课堂精彩来自于教学的智慧,这种智慧是一种幽默,是一种敢于并乐于自嘲的自信,是基于深刻理解的儿童观。这时,带有戏谑性的称呼成了幽默的燃料,成了智慧的催化剂。薛老师并不是去搞笑,或者仅仅作为教学的技巧,他真诚地对孩子们说:“谢谢你的鼓励,我将沿着你们的期望继续努力。”

真正的教育只有基于对儿童的真切关怀才能发挥作用,而每一个儿童又是不一样的,需要我们尽可能地区别对待,现代教育日益强烈地呼唤个性化教学。但班级授课制限定着我们对教学基准点的选择、教学关注点的分配以及教学评价作用的发挥。一边是极具个性的儿童成长的现实需求,一边是班级集体教学的实际现状,选择怎样的选择?选择后的行动力及其效果如何?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与实践都深层地彰显着教师的教学魅力乃至哲学智慧。

薛老师认为教育应教会孩子“知人知己”,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获得人生智慧,理想的教育就应该让每个人获得最合乎他天性的、最充分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一个三年级的孩子,竟然要靠他妈妈用缝衣针刺他屁股才肯上学。你怎么办?薛老师的做法是,干脆把这个孩子的课本、作业本全部收起来,就让他闲坐在教室里啥也不用做。第一天,这个孩子很高兴;第二天,他有些坐不住了,东张西望去看同学的课本,但被薛老师阻止了。到了第四天,他终于忍不住了,主动找薛老师要自己的课本与作业。薛法根抓住时机与他约法三章,使他改变了过去不肯上学,拖拉作业的情况,学习上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这就是薛法根独创的“饥饿疗法”,这种方法获得成功的关键原因不仅仅是对这个孩子独特心理的准确把握,更重要的是教师认为每一个孩子都重要,都应当付出自己真诚的努力,不断去尝试,去摸索,直到找到适合他的路径。

2008年,薛老师接手一个六年级毕业班,遇到了全校闻名的“不及格专业户”。课堂上,薛老师经常在不经意间走到这个学生的身边,给一个提示,摸一下头,拍一下肩;放学后,陪着他读课文,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老师背一遍,学生跟背一遍。六上第一篇课问是现代诗《我们爱你啊,中国》整整读了一个星期!就这样,不责怪,不埋怨,不抛弃,不放弃,传说中的“不及格专业户”最终以65分的语文成绩,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毕业生。

“搭建一所令人向往的学校,创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我永远的追求。”薛老师这样定位自己的办学主张与教学追求,也是这样实践着自己的主张与追求的。

一次,薛老师外出学习,周末赶回学校查看小组的循环日记,小田在日记里写道:“薛老师不在学校的时候,我就像一朵插在花瓶里的花,没有根了。”他拍案叫绝。第二天,薛老师把这个精彩的句子写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猜是哪位同学写的,同学们猜的都是优秀学生的名字。当薛老师拿出日记本,写下小田名字的时候,全班同学都很惊愕。

薛老师提议全班同学给小田“一分钟的掌声”。一分钟的掌声中,台上的男孩早已被感动得成了泪人,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这就是高峰体验,而高峰体验所给予人的激励是长久的。薛老师说:“你别小看这一分钟的掌声,足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不光得到这一分钟掌声的孩子心灵会受到大大的震动,就是下面鼓掌的孩子,当他在坚持鼓掌,持续这一分钟的时间里,也会受到极大的鼓舞。每一个孩子都多么盼望这一分钟的掌声是送给自己的呀!”

猜你喜欢
全班同学智慧儿童
你试试看
吓哭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我们的相册
写在马路上的口算题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