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显文杨泉森邬静艳
县级中医医院与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比较研究
■ 李显文①杨泉森②邬静艳③
中医医院 服务能力 县级医院建设
从资源与规模等不同方面以及综合角度对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进行服务能力比较,发现它们除质量与安全、中医中药服务方面外,在资源与规模、人才与技术水平、医疗服务数量等方面及综合方面均有差距。认为政府应加大对中医院投入,改善中医服务补偿机制;中医医院应挖掘和发扬传统中医诊疗方法;综合医院应加强中医学科建设。
Author’s address:Zhejiang Medical College, No.481, Binwen Road, Hangzhou, 310053, Zhejiang Province, PRC
县级医院作为农村地区三级医疗保健网的龙头和枢纽,是承载县域内医疗服务需求的主要平台。因此,提高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力成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和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中医医院是县级医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能力高低和作用发挥程度与改革成效密切相关。本文试图从综合角度及其资源与规模等不同方面对中医医院服务能力与综合医院进行比较,了解其差异,并提出提高中医医院服务能力的相关策略措施。
1.1 资料
将“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评价研究”课题组专项调查资料纳入本文分析的样本,剔除其中含缺失值、异常值及妇幼保健院等专科性医院数据后包含浙江省2013年139所县级公立医院,覆盖全省11个市(覆盖率100%),75个县(区、市)(覆盖率83.33%)。其中,县级中医医院63所,县级综合性医院76所。
数据内容包含资源与规模、能力与技术、中医服务、效率与效益、质量与安全、学科与科技、管理与创新等七个方面67项指标的情况。资源与规模方面包括县域服务人口数、固定资产、医疗设备值、建筑面积、实际开放床位及可用停车位等指标。能力与技术包括职工总数(含在编、非编)、高级职称人数、诊疗工作量、住院及手术工作量、平均住院日,以及获得二、三类医疗技术准入项目数、年均开展急性心血管介入治疗例数、脑血管介入溶栓治疗例数等。中医服务包括中医(伤科)床位数、专职中医(中西医)医师数、中药房人员数、中药方剂处方量等。效率与效益包括年总收入、年总结余、年医疗收入、年医疗收支结余、医疗收入药占比、医疗收入卫生材料占比、员工培训投入、医疗增加值等。质量与安全包括两周内再入院率、非计划内手术例数、手术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一类切口抗生素使用率、一类切口感染率、医疗纠纷赔款额等。教学与科技包括地市级以上重点学科数和科研项目数、一二级医学期刊论文数、医学科技奖数量等。管理与创新包括管理培训人次、信息科网络维护人员数量、预约诊疗人次等。
1.2 方法
单项评价选取专家权重较高的指标,从服务能力的不同方面逐一比较。考虑到可比性,仅选取县(市区)第一人民医院与相应的中医医院54对(11个市分别为6、5、5、6、7、7、2、4、5、5、2对,共54对108所医院),分别计算各市两类医院指标平均值,然后采用平均值或比值进行比较。
2.1 综合服务能力的比较
将上述全部样本(139所县级医院)纳入计算,得到各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评价分,见表1。从总得分看,中医医院低于综合医院;其中,资源与规模、能力与技术、效率与效益、教学与科技等方面得分,中医医院明显低于综合医院;质量与
安全方面,两类医院得分差距不明显;但中医中药的服务能力方面,中医医院明显高于综合性医院。
2.2 资源与规模方面
下表为各市的资源与规模方面指标平均值综合医院对中医医院之比。平均比值最小为2.54,各市最小为1.43,最大达到12.39。固定资产、建筑面积、医疗设备值和实际开放床位等各项指标的全省平均值,综合医院为中医医院的2.54倍以上。从各市看,综合医院比中医医院,各指标最小差异也有1.43倍,最大达到12.39倍,见表2。
2.3 能力与技术方面
表3可见,每院职工、高级职称医师、服务量、技术准入项数等,综合医院为中医医院的1.77倍以上。说明能力与技术方面大多数指标仍以综合医院较强,但也有个别例外,如第五市平均每所综合医院的门急诊人次和二、三类技术准入项目数低于中医医院。此外,高级职称占在编职工数比例,各市均以综合医院较高;但中级职称占比,则以中医医院较高。是否由于中医医院职工较为年轻或其晋升高级的难度更大,需进一步研究分析。
2.4 中医服务方面
中医(伤)科床位、中医师(含中西医)的高中级职称数、中药房人数、特色专科、中药处方量等指标综合医院对中医医院比值,全省均小于1。表明总体上,中医医院的中医服务能力优于综合性医院。其中,平均每所综合医院中医科床位仅为中医医院的10%(有1个市的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床位为0)。中医科床位占实际开放床位数比例,中医医院达到46%,而综合性医院仅为2.7%。 专职中医医师数,平均每所综合医院为中医医院的31%(极差6%~113%)。中药房人员数比值,平均为0.53(极差0.38~1.19),即平均每所综合医院中药房人员数为中医医院的一半左右。中医特色专科数比值平均为0.08,表明综合医院的中医特色专科很少。有四个市的综合医院没有中医特色专科,但也有一个市的中医医院没有中医特色专科。中药处方量指标比值,全省平均为0.39,除两个市大于1外,其余均小于1,说明大多数综合医院的中医药服务量低于中医医院,详见表4。
2.5 效率与效益
年总收入、年医疗收入、员工培训投入费用、医疗增加值等全省平均比值均大于2.60,表明这些指标综合医院均高于中医医院。医疗收入卫生材料占比比值小于1的有两个市,其余均大于1,说明收入中材料费占比以综合医院较高。医疗收入药占比,以中医医院较高,说明中医医院更依赖于药品收入,见表5。
年总结余,中医医院有五个市为负值,综合医院有两个;医疗收入结余,中医医院有七个市为负值,综合医院有三个。说明整个机构经济运行及医疗收入状况,中医医院不及综合医院,见表6。
表1 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评价得分及各类指标得分
表2 资源与规模方面主要指标比值(比值=综合医院/中医医院)
表3 能力与技术主要指标比值(比值=综合医院/中医医院)
从服务效率指标看,人均诊疗人次和每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的比值均小于1,说明综合医院低于中医医院;每床占用固定资产及医疗设备值的比值均大于1,说明综合医院占用资源高于中医医院。人均财政收入比值为0.96,接近1,说明两类医院差别不大。人均医疗收入和人均出院人数均大于1,说明综合医院医疗收入和住院服务人数较高,不排除医疗收入高是因为提供住院服务较多,见表7。
2.6 质量与安全
病理诊断符合率和出入院诊断符合率,综合医院略高于中医医院;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在两类医院间差别很小;一类切口抗生素使用率、一类切口感染率,以中医医院较高。表明医疗质量上两类医院差异较小,以中医医院略低。平均每所医院的医疗纠纷赔款额,中医医院约为35万元,虽然低
于综合医院的81万元,但考虑中医医院在规模和业务量上远远小于综合医院的情况,中医医院的医疗安全状况也不容乐观,见表8。
2.7 教学与科技
地市级以上重点学科(专科)数、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个数,综合医院略强;但科研项目数、一二级医学期刊论文数,综合医院明显较强。有一个市的中医医院的地市级以上重点学科和科研项目数均为0,见表9。以上说明中医医院在学科(专科)建设和科研创新方面较为薄弱,需要加强。
2.8 管理与创新
管理知识培训人次(包括院级领导和中层干部)、门诊预约就诊人次、信息科网络维护人员等指标,除个别市中医医院的管理知识培训人次和门诊预约人次较高外,其余各市均以综合医院较高,见表10。反映在管理创新方面的投入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利用等方面,中医医院不如综合医院。
3.1 中医医院在服务能力和经济运行方面存在不足
上述结果表明,中医医院除了在质量与安全方面与综合医院差距不大、中医中药服务能力比综合医院较强外,无论从综合服务能力,还是资源与规模、人才与技术水平、医疗服务数量、效率与效益和教学与科技实力等方面,都明显不如综合医院。其原因可能是中医医院建设基础差、起点低,以及中医服务长期以传统治疗方式为主,收费低廉,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等。此外,中医服务能力在各市之间发展不平衡,如有些地市中医医院资源与规模过小、特色专科缺乏。
表4 中医服务方面主要指标比值(比值=综合医院/中医医院)
表5 效率与效益主要指标比值(比值=综合医院/中医医院)
表6 各市收支结余及其比值(比值=综合医院/中医医院)
表7 医疗服务效率指标比值(比值=综合医院/中医医院)
中医医院在医疗收入及结余等方面指标较低,说明经济运行状况不如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医疗收入低,伴随服务人次较低,尤其是住院服务人次低,提示住院等服务数量提供不足可能是经济运行不佳很重要的原因。其次,药占比较高,说明医疗收入的质量较低,对药品的依赖性较强,医疗附加值不高。此外,中医服务项目定价一般较低,利润较小;一些中医服务项目报销范围和比例受限严格,如针灸项目有用针数量和部位限制,熏蒸、药枕等中医治疗手段不纳入医保;中医医院技术力量相对不足,对病人吸
引力较低;群众就医习惯性认为中医仅适用于某些慢性疾病的调理,这些都影响中医医院的经济运行。
3.2 加大投入,改善补偿机制,促进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提高
虽然中医医院服务能力较差,但它们在人均诊疗人次、每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等方面效率指标优于综合医院,且每床占用固定资产和医疗设备等资源较低,说明其具有服务效率较高的特点,值得扶持和保护。因此,政府应进一步重视中医医院的建设发展,加大直接和间接投入,尤其是人才建设等“软件”方面的支持力度。
由于中医项目具有以技术劳务为主、利润较低和成本效益高等特点,在补偿范围和补偿力度方面应对其有所倾斜。如重估中医服务项目的定价标准;扩大中医药服务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改革支付方式等。将门诊医疗“项目后付制”改为“按人头付费、定额付费为主”,使供方愿意提供、需方乐于利用价廉的中医服务。将一些可用于群防群治、成本效益较高的中医服务项目,如“治未病”技术,纳入医保项目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政府支付或补助。
3.3 中医医院应努力挖掘和发扬传统的中医诊疗方法
表8 质量与安全主要指标比较
表9 科技能力主要指标
表10 管理与创新方面主要指标对比
一些中医医院没有发挥中医服务的特点和优势,热衷或者无意识地与综合医院比拼规模、技术设备,导致重复、浪费现象,也一定程度造成中医医院经济运行状况不佳。因此,中医医院不应依靠扩大规模、购置设备,追随综合医院模式进行发展。许多传统有效的中医诊疗方法在不断萎缩或被放弃,如传统的中医骨伤诊疗,许多四肢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获得较好疗效,而目前普遍采取手术治疗,去追求西医的高科技,可能会过度服务,造成医疗费用增加。中医应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医优势学科、诊疗方法。中医药在妇儿科、骨伤科、肛肠科、康复保健等领域的诊疗有许多独到之处,在解决疑难杂症、慢性病等方面也有较强的优势;许多传统诊疗方法,如望闻问切、针灸理疗等,具备简便廉验等特点,这些都值得中医医院大力挖掘和发扬,从而赢得广大群众对中医服务的信赖和使用[2-3]。对一些与综合性医院重复、没有竞争优势的科室,中医医院完全可以撤销,从而做到两类医院互补、错位发展,避免发生同质、恶性竞争。此外,中医院还应开阔思路,抓住机遇,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养老养生等健康服务,促进中医药进社区、学校、家庭,扩大中医药的影响。
3.4 要重视综合性医院的中医学科建设
上述结果显示,综合性医院中医科的床位数量较少,只占实际开放床位的2.7%,个别甚至没有开设中医科。综合医院具有比中医医院学科专业全面、病人来源更多,可以更好地利用现代工业、生命科学、网络信息等方面技术优势,有利于针对临床重大科学研究,开展中医药防病治病机理探索,发展和创新中医药临床技术。因此,综合性医院应当重视设立中医科,加强中医学科建设,加大临床诊疗使用中医中药的比重,从而有利于加快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与临床研究,使中医的传统医疗科学化、现代化。
[1] 陈英耀,倪明,胡献之,等.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评价指标筛选——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5(1):6-10.
[2] 陈春香,阮诗玮.县级中医院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10):1585-1588,1594.
[3] 喻银球,张万红.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是增强基层中医院竞争力的关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8):584-58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rvice capacity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and general hospital of county-level
/ LI Xianwen, YANG Quansen, WU Jingyan// Chinese Hospitals. -2016,20(2):14-17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service capacity, construction of county-level hospital
By comparing the service capacity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and general hospital in aspects of medical resource, scale and general capacity, it shows that there are gaps in medical resources, scale, human resources, technology and visit amount and there is no gap quality and safety. It is proposed that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investment and improv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the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should excavate and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 and the general hospital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of Chinese Medicine.
2015-12-02](责任编辑 鲍文琦)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10ZR015);浙江省医院可持续发展华润三九研究基金项目(2014ZHA-HRSJ101)
①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481号
②浙江省医院协会,310009 杭州市庆春路216号
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10009 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杨泉森:浙江省医院协会名誉会长
E-mail:yangqs47111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