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行政单位会计“双分录”问题及对策

2016-12-01 15:56周延
智富时代 2016年12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周延

【摘 要】为满足公共财政改革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财政部重新修订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扩大了“双分录”的应用范围。本文分析了“双分录”会计核算范围及其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关键词】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双分录;问题;对策

一、“双分录”的应用范围

扩大“双分录”核算的范围是新修订的会计制度的一大亮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是在“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科目中。比如,购入无形资产时,会计处理为:借记“无形资产”,贷记“资产基金——无形资产”;同时,借记“经费支出”,贷记“财政拨款收入”(财政直接支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授权支付)等。

二是在“预付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中。例如,发生预付账款时,会计处理为:借记“预付账款”,贷记“资产基金——预付账款”;同时,借记“经费支出”,贷记“财政拨款收入”(财政直接支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授权支付)等。会计处理参照“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三是在“应付账款”中。在购入存货尚未付款时,借记“待偿债净资产”,贷记“应付账款”;同时,借记“存货”,贷记“资产基金——存货”。偿付应付账款时,借记“应付账款”,贷记“待偿债净资产”;同时,借记“经费支出”,贷记“财政拨款收入”(财政直接支付)等。

四是在“长期应付款”中。会计处理参照“应付账款”的会计处理。

二、“双分录”核算的积极意义

(一)满足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重需求

新会计制度明确了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目标: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行政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行政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双分录”核算方法做到了既反映行政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也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弥补了原会计制度的不足。

(二)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巧妙结合

新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提出了六个质量要求,即:可靠性、相关性、全面性、及时性、可比性、可理解性。收付实现制具有可靠性,与此相对的权责发生制具有可理解性。我国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权责发生制为辅。

(三)统一了决算口径,给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准确的信息

在新会计制度“双分录”核算方法下,发生预付款业务时,无论发票是否取得,一定要在净资产的“资产基金——预付账款”中反映,并采用双分录核算,这样就不会虚增结余。因此,采用“双分录”核算方法进行会计处理,统一了部门决算和财政决算口径,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

(四)体现了负债相应需在净资产中冲减的金额,便于管理者决策

负债发生时,不仅要确认当期的费用,还要确认负债,在“应付账款”(或者“长期应付款”)增加的同时,需在净资产的“待偿债净资产——应付账款”中确认发生应付账款而相应需在净资产中冲减的金额,真实反映了单位净资产实有资金。

三、“双分录”在会计核算中的问题

(一)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新会计制度下“双分录”核算方法大大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原会计制度要求的“双分录”核算仅仅是针对固定资产,记账方法相对比较简单,而新会计制度将“双分录”核算范围扩展到所有非货币性资产和部分负债,核算范围的扩大无疑使行政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增大了不少。

(二)对会计人员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鉴于制度的因素,行政单位财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够高。这主要是由于工资和职位晋升与专业技术职称不挂钩所造成的。此外,行政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够重视,甚至出现部分财务人员是临时指派的情况,这样的财务人员对财务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因而导致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财务人员的知识构成和个人素质。当前形势下,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无疑是摆在财务人员面前的一个巨大考验,“双分录”核算方法对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财务专业基础薄弱的财务人员来说,很难领会其中精髓。

(三)单靠“双分录”核算不能确保单位负债信息的准确性

单靠“双分录”会计核算方法不能确保单位负债信息的准确性,比如行政单位工作人员可能发生对外签单欠账,若是因为主客观原因没有做到及时回单位做挂账处理,则财务人员就难以及时准确地反映本单位负债,那么准确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更是无从谈起。

四、“双分录”在会计核算中的对策

(一)采用会计电算化记账方法

在会计信息化水平迅速发展的今天,可以通过会计电算化记账方法的运用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目前,部分行政单位已经采用会计电算化方法记账,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双分录”核算方法带来的记账繁琐的困难,但实务中采用手工记账的行政单位不在少数,这可能跟经济困难,抑或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有关。

(二)分层次培养会计人员

加强基础知识和法律规范的学习是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的基础手段。各主要行政单位尤其是财政部门要积极为高层次财务人员的研究性培养提供多元平台。同时要进一步调动高层次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将以点带面的方式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引导高层次财务人员去划片或分类培训层次偏低的财务人员,最终达到顺利完成工作和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

(三)结合内部控制制度

仅仅依靠“双分录”核算并不能高枕无忧,要结合内部控制制度,双管齐下,才是有效途径。换言之,再好的如“双分录”一般的会计核算方法也不能对信息的准确性打包票,唯有结合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单位的管理,才有可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内部控制制度必定是行政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的一套适合本单位内部激励约束的财务管理制度。比如说,内部控制要求行政单位切实履行职责,仔细做好各类支出的审核把关工作,监督本单位员工及时报账。特别重要的是要创新财务管理方法,一套科学的财务工作计划和控制方案是亟待被建立和完善的。总而言之,“双分录”核算方法结合严明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确保财务信息准确及时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峻.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双分录”应用问题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5(06)

[2]徐惠玉.浅析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实施“双分录”应用问题及建议[J].会计,2015(07)

[3]刘繁荣.行政单位会计“双分录”的意义及运用[J].财会月刊,2014(12)

[4]胡克训.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双分录”业务会计处理[J].新会计,2014(10)

[5]李国红.当前行政单位实施“双分录”核算相关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2)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