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人们能看到陈云一九二五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时期的照片,应该感谢著名出版家陈翰伯先生。
一九五九年,陈翰伯将珍藏的“商务印书馆发行所职工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摄影”捐献给当时的“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他的这件捐赠,自然被列为革命文物,并复制三张。为此,陈翰伯收到一份感谢函和捐赠证书。感谢函上写着:“一送陈云副总理,一带交上海办事处,一连本函存卷。” 同时,感谢函上还标注了捐赠照片上的人员姓名,陈云居前排左三。
对陈翰伯,我素无研究,但现代史上的商务印书馆,在我心目中一直占据着很高的位置。在熟悉的一些老人那里,我时常听到他们对这位著名出版家的赞誉与钦佩。没想到,多年之后,此次捐献的照片复制件、证书、感谢函,连同陈翰伯写于“文革”中的部分检讨交代,一并出现在我的面前。
证书上印章的红色油墨已褪色,交代书上满纸工工整整的笔迹却依然清晰。故纸堆把一个时代的前前后后紧紧裹在了一起,一个人的生命,也被无情地紧紧裹住。岁月不断发酵。人的风光与卑微,人的欢喜与忧愁,在故纸堆里到底被酿成了什么,我一时间竟无法静下心来仔细琢磨。
一封两页纸的请示信,留住了我的目光。没有注明年份,但参照其他材料,应是写于一九六六年的十月。当时,陈翰伯和许多卓有贡献的知识分子一样,正被隔离起来,关在“牛棚”里接受批判。
陈翰伯的请示信写给当时商务印书馆的“革委会”。用的是文化部公用稿纸,红格,15×20的规格,钢笔书写,蓝色墨水。
黄××并转革委会:
十月六日李××通知集中学习人员,以后我可以在星期六、日两天回家。我非常感谢组织上的安排,并将努力体会这种安排的精神,作进一步的反省和检查。
上星期六、日,我没有回家。
我家几个门上、窗上还贴有封条,衣箱上也贴有封条,几个家具上还贴有“国家财产不许乱动”字样。我自己不便把这些封条揭下。能否请革委会派人给揭下来,并请对我同住的肖凡家,说明这是组织上同意揭下的。当然也要说明我的问题不是已经解决,仍要请他们加以监督。
有几把门上和箱子上的钥匙能否发还给我。
我老婆卢琼英是否可以回家了,我不知道。能否请革委会打电话问问中国妇女杂志社的革委会,然后把情况告诉我,如果她能回家了,我准备从下星期起按时回去,按时回来;如果她还不能回家,我暂时也不回去。
陈翰伯
十月十二日
文字简练而明确,一如以往文风。以“戴罪之身”请示,但行文仍显得不卑不亢。
在陈翰伯的这封请示信第一页上方,有用圆珠笔书写的这样一段话:“据中国妇女杂志社来电话,卢琼英暂时还不能回去,已通知陈本人。”
“如果她还不能回家,我暂时也不回去。”如信所言,陈翰伯不会独自一人去推开自己的家门。
陈翰伯没有想到,在此期间,他的夫人卢琼英正在其单位全国妇联受到严厉审查。一九六六年八月三十日,全国妇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办公室致信商务印书馆“文革委员会”,要求对方“勒令”陈翰伯配合调查卢琼英的各项情况。来函如下:
商务印书馆
文革委员会:
你处揪出的反革命分子陈翰伯的老婆卢琼英是《中国妇女》杂志社前任副社长兼外文刊物英文版《中国妇女》总编。在这次文化大革命中群众揭发了她许多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罪行。现在我们请你们协助,勒令陈翰伯交待他和卢在政治上的联系,卢历史情况、入党情况和入党后的活动情况等。
我们具体想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在政治上,陈和卢的反党活动联系?在文化大革命中陈和卢有些什么阴谋活动?
卢琼英的家庭情况?历史情况?卢怎样和陈结婚的?
抗日战争以后,卢是怎样经西安到延安的?卢是怎样入党的?入党后又怎样从延安到白区?组织关系是怎样转的?以后组织联系情况怎样?(交待时间、地点、联系人、证明人)
从一九四二年到解放,卢的组织关系是谁负责联系?给卢的任务是什么?
卢到上海美国新闻处当翻译是哪一年,有多长时间?怎样去的?有无党的指示?当时组织上的联系人是谁?后来又怎样离开的?这一段卢政治表现如何?
卢琼英在上海美国新闻处时,怎样分得日本人房子的?以后如何处理的?
希望最近能将陈翰伯交待的以上有关情况告诉我们。
此致
革命的敬礼!
全国妇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办公室(公章)
30/8
这封公函上,商务印书馆某位“文革委员会”负责人九月三日作出批示,签名无法辨认:
请蒋宝恩同志与陈谈,要其交待。××× 66/9/3
在此情形下,陈翰伯期待的夫妇同时回家,怎么可能实现?
家门何时向他们再度敞开,夫妇何时再度重逢,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