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秋
随着时代的演变,人类单身的时间越来越长,对一种文明来说,它延展了青春期的长度与宽度,重置了生活的种种可能,但对一个物种来说,这未必是一件好事儿。
官府灭绝“单身狗”
《周礼·地官·媒氏》上说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有人据此以为古人晚婚,那是错误的。因为在这句话的下面《周礼》又说:“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既然少男少女可以自由相“会”,那还有什么晚婚可言。
古代人认为“男有室女有家”后,人们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和谐。因此,为了解决社会不安定因素,古代政府制定了各种制度,从各个方面“灭绝”单身狗。
比如上文所提到的“仲春会”就是一个典型的男女交友的大派对,其主题是“奔”,意思是与所爱的人一起出走。
在周代,已到适婚年龄的男女的终身大事还被列入了官方议程,专门设置了管理男婚女嫁的政府官员。而在晋代,如果女子到了一定年龄还没有嫁人,官府就要强行给她找对象。
《晋书·武帝纪》记载,司马炎在泰始九年冬十月诏令,“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意思是说,女子到17岁,如果父母不将闺女嫁出去,地方官府就要找个“剩男”逼其出嫁。而在勾践夫差时候,凡女子十七不嫁,男子二十不娶,其父母俱有罪。这个应该是比较重的一个例子了。
对于古代而言,结婚年龄并不固定,但一般而言,还是比较早的,毕竟古代寿命相对现在而言要短上很多。
汉代大体男子初婚年龄在14-20岁之间,女子13-16岁之间。据《华阳国志》,认为汉代末年女子平均婚龄在17岁,男子20岁以上。《孔雀东南飞》中便提到“十七为君妇”。
北周武帝时,“自今以后,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以时婚嫁。”相对于汉唐而言,这一时期可谓早婚。
唐太宗时规定的结婚年龄男20岁,女15岁以上。通典卷九五《嘉礼四·男女婚嫁年几议》有记载。唐玄宗时期有所降低,开元22年敕令,“男年15岁以上,女年13岁以上,听婚嫁。”因此,李白在《长干行》中提到“十四为君妇”。
清政府规定,男子16岁,女子14岁,就算达到结婚年龄,可以自便结婚。这延续了元明时期的人口政策,不过也导致了人口暴涨,从顺治时期的六千多万人口,到道光时期,已经变为了四亿。
婚姻的奢侈与无用
物质匮乏年代,人们倾向早婚,从而更早地参与社会体系,获取某种安全感。而工业革命之后,女性从家庭中走出,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社会经济体系中,女性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随之提升,其择偶条件越来越复杂,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婚育年龄越来越晚。
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人的初婚年龄从“60后”25.7岁,“90后”可能将提升到28.2岁。此外,德国联邦统计局2011年10月公布的数据显示,60年前,女性的平均结婚年龄在25岁,2009年却已经提高到30岁。
“晚婚潮”走俏的同时,“不婚”似乎也成为潮流。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进行的“出生动向基本调查”显示,在18至35岁年龄段的未婚者中,表示“一辈子不打算结婚”的男性比例为9.4%,同比增长2.3%,女性比例高达6.8%,同比增长1.2%。美国皮尤调查中心于2011年12月14日发布的报告则显示,美国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已婚比例约为51%,比10年前下降了6%。
越来越多的晚婚与不婚现象,首先与现实因素息息相关,经济因素是之一。人们只有在财政有保障后才会结婚,但这种保障通常要年龄很大时才会实现。对越来越多的人来说,他们需要具有足够的资本,为买车、买房、孩子教育、保险等事项做好充分准备,才能结婚。在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的当下,结婚似乎成了一件“奢侈品”。
彩礼的负担也让一部分年轻的中国男人结不起婚。据媒体报道,山东菏泽的彩礼一般是3斤3两,这里指的是100元钞票的重量,大约是14.35万元。但现在又出现“万紫千红一片绿”,就是1万张5元钞票,加1000张百元钞票,这已是15万元,至于“一片绿”,就是一片50元的钞票,新郎可以看着给。
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也让单身族们延长了自己的暧昧青春。通过社交工具,他们可以连接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拥有着前所未有的朋友链条。当然,他们也前所未有的孤独。
“你感觉如何,感觉如何?/当你自成一体,无家可归。/像个局外人,又好像一块滚石。”鲍勃·迪伦过去在《像一块滚石》中唱的,多像今天双眼紧盯显示屏的我们。
无数的可供选择的自由机会摆在年轻人面前,我们可以为这个多元时代感到欣喜,也得承认,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消费选择、价值观选择,年轻人们进入了一种有态度、有价值的“蹉跎时代”。在他们眼中,婚姻不再是必需品,而对一些“90后”而言,婚姻已经被视为“零食”。当然,这并不妨碍她们在社交媒体上这样表态:XXX,我要为你生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