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
随着社会转型,传统婚姻作为“经济合作社”和“生育共同体”的模式也正在发生变化,更多靠情感、心理、文化等内在纽带来凝聚。无论是婚姻如同“黑社会”的千疮百孔还是个体对独立意识的追求,更多的人既是婚姻的拥有者,也选择做精神上的单身者。这实际上是整个当代社会婚恋形态的浓缩:一个社会越进步、开放、民主,给予婚姻的宽容就越多。
“经济合作社”和“生育共同体”的时代解体
“我们要天天相恋,但不要天天相见,只需要悱恻缠绵,绝不要柴米油盐,有共同的生活经验,绝不用共同的房间。”黄舒骏这首老歌描述的幸福理想,现在已经成为婚内Solo族的家庭规范。
Solo本意是独奏,后来引申为“单飞”。在百度百科中,“婚内单身”指的是夫妻两人同城相处却各有住处,定期相聚,分居的原因不是不可抗的客观原因和感情矛盾,而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济南某外企任部门总监的许慧婚后便选择了这样一种Solo式婚姻。她日常工作繁忙,只在周末或休假时与丈夫聚在一起,一日三餐也都是在外面解决,回家之后则是完全放松的状态,“我的很多同事不同,她们忙了一天回家还要照顾家人,完全没有了自己。我现在的生活跟婚前没有太大区别。”
据有关机构做出的调查显示,人们对“婚内单身”这种方式的接受度正在逐渐提高。认为偶可一试的占32%;认为益处良多,很好的占24%;认为弊多利少的占12%。“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是过去式,而今,社会关系的转型为婚姻提供了新的“养料”。
传统的婚姻模式是“经济合作社”和“生育共同体”, 习惯于朝夕相伴、坦诚相见的单一模式,旧式家庭分工也形成以男性为中心的观念与生活方式;加上“好人不离婚,离婚没好人”的观念和大杂院式的群众监督,外在纽带对婚姻的稳固起着巨大作用。
如今,男人有小金库,女人有私房钱,谁也不再离不开谁。一般家庭只有一个子女,血缘维系婚姻的纽带也脆弱了。现代婚姻只能靠情感、心理、文化等内在纽带来凝聚,崇尚独立的人更不愿在思想上、经济上从属于对方,不行到时再“跳槽、换届、优化组合”。
也因此,Solo家庭通常有一些相似的特征:夫妻双方都接受过高等教育,生活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中……据《新周刊》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更多已经结婚的人存在“单身心态”:周末婚姻、法式婚姻、分房而睡、伪单身、亚婚姻、试离婚……他们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婚姻的拥有者,也是精神上的单身者。
“婚内单身”体现的是现代婚姻家庭的多样性和对独立意识的追求。所以,婚姻的门已不仅仅是一道,即便是一道,你也可以多次地推开,多次进入,也可以就在门外呆着不进去。
海狸们的“理想国”:老婆不是天生的
2008年,法国《新观察家》封二登出了一幅裸照,裸照的主角是女权主义的奠基人西蒙娜·德·波伏娃。这个100年前的“摩登女人”:乌发碧眼,有着猫一样的眼神,烟抽得凶,经常喝醉,然后泪流满面。她衣着时髦,举止优雅,是当时圈里最著名的女人。永远处于绯闻中心,却没有丝毫婚姻的精神负担。
这张曾引起轩然大波的照片拍摄于1949年,正是中国女人开始名正言顺地撑起半边天的这一年,波伏娃从自身的感情思考发轫,写出了著名的、某种程度上伟大的《第二性》。
波伏娃的外号叫做海狸,人如其名。她拥有众多的情人,可是终其一生,这个少女时代因为嫁妆菲薄而被表兄抛弃的女人,始终赌气似的自己赚钱讨生活,从未在经济或是精神方面依赖过任何一个男人。就波伏娃而言,她用终身未婚,终身未孕证明了“女性不是只能成为妻子和母亲”。只要有“自我”在,那么,一切“应该”都可以不在。
从海伦·布朗的《性和单身女孩》到后来的《欲望都市》,都在教导女性如何享受单身生活,“女结婚员”不过是张爱玲笔下的久远职业。“除了授精,你嫁的这个男人还有什么用?”强势如吴君如、巩俐,似乎无人能成为她们的“真命天子”, “工作、生活,我都有能力去选择,感觉特别有嚼头,一纸婚书不重要。”没钱活不下去,没男人可不影响肠道蠕动肝脏造血——女人并非在婚姻中才可以找到进行个人身份表述的领域。
人人都是心灵上的单身
电视剧《人到中年》剧情曾真实的反映了各种“婚姻污点”,争吵、猜忌、相互攻击,妻子唠唠叨叨,丈夫窝囊无能。 “每天晚上9点钟,这位充满活力的先生已经睡在床上,鼾声阵阵了。而我就只有一个人收看电视节目《绝望的主妇》。”N年前,前美国第一夫人劳拉曾在公众场合调侃“我就是一个绝望的家庭主妇”的“亚婚姻”状况。
这实质上是整个当代社会婚恋形态的浓缩:平淡爱情总是比艰难爱情更考验人。曼德拉在狱中思念妻子温妮,写信说:“婚姻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互相爱恋,而且在于相互间的永恒的支持。这种支持是摧不垮的,即使在危险关头也始终如一。”但当他出狱后,两人却离婚了。
“婚姻就是一场男人和女人争夺话语权、经济权和掌控权的战争。”当争夺失衡,问题就来了。
80后闪婚、闪离现象已普遍存在,父辈的婚姻也亮起红灯。“现在孩子可以自立了,家庭责任已经完成,不再彼此凑合了。”年逾50的中年人叹道:“结婚20年,没有爱情的婚姻依然味同嚼蜡!”1980年,离婚率是千分之0.7,而今早已翻了不知多少倍。
恩格斯说,任何维系“死亡婚姻”的做法都是有悖人性的不道德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社会越进步、开放、民主,给予婚姻的宽容就越多。
人人都是心灵上的单身,人人在心灵上都渴望单身。婚姻存在风险,胆小慎入;中国人显然已经提高了抗灾能力——失足跨进了婚姻的门,那就精神上消灭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