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达卿
“双11”网购狂欢节刚过,“双12”很快又要到来。在网络购物火热的大背景下,有关电商负效应的质疑却不时出现,比如批评部分生产企业随电商赔本赚吆喝,“暴饮暴食”的订单是制造业在自虐,被电商灌了疯狂“摇头丸”的中国制造业和零售业总有一天会在虚幻繁荣里自食其果。
这些批评确实不乏依据,比如阿里虽在“双11”单日创造1207亿元的全球销售纪录,但美国资本市场并不买账,随后几天阿里股价不但没涨反而四联跌。同样创造销售佳绩的京东,也于“双11”当日在美国股市遭遇1.44%的大跌。
因此,那些唯美欧等成熟资本市场为价值判断标尺者,可能会说我们各产业被电商拽着疯狂起舞不过是集体癫狂症,美欧制造业并不被电商业拉着暴食狂舞,美欧零售业依然表现为以沃尔玛、麦德龙为主力的有条不紊,美欧快递业也不像中国这样追求“当日达”“即时达”等高效配送,等等。言外之意,中国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好像错了,我们的制造业、零售业、物流业都在受害而非受益。事实是这样么?
社会发展从不会陡然沉沦,只是等待新的开创者。事实上,网购节并非中国独有,刚刚过去的美国“黑色星期五”就有亚马逊等电商搅动的疯狂,只是规模越来越不及中国对手。敲打中国电商的美国资本是不是有种成熟市场优越感下的嫉妒呢?如果真有,那这种嫉妒估计还会继续发酵,因为中国电商还将抢占新的竞争高地。
就在11月16日,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流通升级战略。可以预见,这将为中国发展零售电商带来更多政策支持:零售电商的本质是流通,流通竞争的关键在供应链,供应链发展的未来在智慧供应链。而智慧供应链的主要载体将集中在电商平台。
长期以来,中国外向型经济重生产、轻流通,重出口、轻消费,重环节、轻全链。现在则要着手扭转这种局面:以消费拉动流通,以现代化升级流通,以智慧供应链占据流通业竞争高地。某种程度上讲,当今全球经济大国竞争已步入供应链竞争。2012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签发《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维护美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优势和安全。而对中国来说,电商发展利于中国在国家供应链竞争上弯道超车、在智慧供应链发展上后发制胜,超越美欧等传统经济强国。
这方面的努力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比如阿里巴巴2012年牵头多家公司投建的“菜鸟网络”,如今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供应链数据平台,以数据驱动新流通和新物流;再如京东推出的“京东JD+供应链服务”,正解决科技企业的供应链服务问题。
另外,智慧供应链平台建设也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具个性化、更为便捷化的服务。事实上,很多中国百姓都感觉到,在大数据驱动流通服务方面,中国已超越了美英等传统经济强国。中国电商和物流企业已给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双11”当天天猫网购者下单后13分19秒迎来快递上门,而京东网购者在下单后12分31秒就拿到货物。这种“中国速度”的背后,就是大数据驱动的智慧供应链平台。随着流通环节的进一步升级,过不了多久,中国必将成为处于世界经济舞台最中央的流通强国之一。▲
(作者是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