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城市化”为金融支农提供新思路

2016-12-01 11:49雷振华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现象金融农村

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特约研究员 雷振华

“逆城市化”为金融支农提供新思路

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特约研究员 雷振华

一到周末,大量蜗居在城市的人们就会自驾车来到周边的农村,一边欣赏乡村带给他们的独特感受,一边悠闲地品尝着系列土菜,然后再在农家小院享受鸟鸣蝉叫带来的静静黑夜,周日晚上再与家人满足地返回。这种大量北京度周末的方式,而今在全国各地城市不断涌现。其实,这种现象就是“逆城市化”。从国际惯例来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逆城市化”。正如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主任李铁指出的一样:“逆城市化”会给农村补充一些劳动要素、生产要素,促进城乡要素和资源的流动,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这些要素的流动中,势必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作为农村金融机构而言,顺应“逆城市化”现象的新趋势,如何寻求属于自身金融支农的新思路,则显得尤为重要。

“逆城市化”成为发展新趋势

“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并非是我国出现的独有风景线,在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和欧洲国家都出现过逆城市化发展的趋势。从城镇化发展的推进中,我们可以发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是城市人返璞归真、寻求美丽自然、享受休闲生活的一种必然选择。

具体来说,一是从社会现状来看,目前我国各类城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道路交通的日益拥堵、天空雾霾的不断涌现、食材质量的日渐低劣、运动场地的频繁短缺、物质欲望的频频冲击等等,促使城市人更加渴望浓浓真情,怀念曾经的悠悠乡愁;二是从市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无论大小城市,还是城镇,人们的综合生活成本普遍高于农村。比如我国连续多年持续不变的高房价,几乎耗尽了进城农民工几十年的劳动成果;同时,高房价对生活在城市中低两个层次收入的城里人而言,就如开动的“榨油机”一样不停地挤压着他们的付出。相反的是,现今全国各地农村均大量出现的闲置房屋,却在不停地呼唤:“主人快点回家吧!”;三是从健康养生角度来看,乡村原汁原味原生态的食材、蓝天绿水清新的天然氧吧与环境、凉风习习吹拂的自然惬意感受、无尾气无噪音无污染的休闲空间等,无不让中老年群体乃至青年群体心生十分渴望。凡此种种,给足了“逆城市化”发展趋势的涵养沃土。

“逆城市化”提供支农新选择

思路决定出路,眼光成就未来。目前,在“三期”(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和“三性”(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和外生性因素)双重叠加的严峻经济形势下,更加需要正视“逆城市化”这一新的经济现象给农村经济注入的活力。

具体来说,一是需要科学有序地从全国一盘棋的高度入手,全面系统地做好城镇化国家总体规划的稳步推进,建立健全监督监管机制,稳步推进适应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居住房屋建设,确保在推进中不出现人们谈城色变的“鬼城”和“空心城”;二是需要摆脱房地产市场畸形发展形成的经济泡沫,做到逐年规划好消除房地产经济过度膨胀给整个实体经济带来的过重压力,通过盘活农村大量闲置房屋来化解房地产市场对我国总体经济的“绑架”;三是需要正视“逆城市化”现象带来的经济战略思考,严格意义上说逆城市化的经济运行趋向不仅提示了经济发展的一种新需求,而且对于我国稳健发展经济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达到利用较低的经济成本来实现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四是需要以政治思维谋划来契合“逆城市化”现象引发的经济深层次转型发展与融合,让“逆城市化”带动农村经济的稳健发展。

事实证明,经济与政治本身就是互为融合、互为制约、互为生存的综合体,如果没有政治的可靠保障,经济的发展犹如空中楼阁“下不得地”,从政治高度着眼来思维谋划逆城市化经济的规划,势必会让逆城市化经济发展拥有强大的生命力,面对“逆城市化”新现象的出现,将会不可避免地带来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变革。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如全国各地有部分城里人在郊区大量购置房屋,以及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山区事先修建各类别墅,特别是到农村去办农家乐的自然投资人在逐年增加,各类社会资本到远离城市的农村去兴办各式各样的生态旅游项目,再就是各类城市群体下乡从事原生态种养殖业,以及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通过预定预租和提供定金等方式,要求农村劳动群体为他们提供绿色原生态不含农药与饲料激素的大米、小麦、土鸡、土鸭、土鱼、土牛、土羊等健康食材。可以预言,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不断变好,这些新兴经济实体会以不同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甚至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经济发展趋势。这些随着人们需求催生的新兴经济实体,就是“逆城市化”经济发展的雏形,将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新的金融服务需求。因此,“逆城市化”现象的背后不但富含着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机遇,而且会为金融机构如何扶持这些新兴经济实体提供了多项新选择。

“逆城市化”呼唤金融新供给

回头来看,2015年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十三五”规划的总体框架思路,无论是从经济增长、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改革、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扶贫等宏观方面分析,还是从城乡发展、社会文化、人民生活以及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等微观重大战略举措的实施透视,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了经济发展需要回归绿色生态环保这一主题。

“逆城市化”经济现象的出现,恰恰是从源头上印证了今后十三五规划有关经济发展的运行轨迹。事实上,人口占比达三分之二以上的中青群体及年轻人群体,大都有渴望在城市里谋求事业发展,在广袤的农村大自然里休闲度假放松和养生的心愿,如果把牢“逆城市化”现象引发的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真谛,开辟出无论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喜欢的农村消费新环境,那么以消费拉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理想就有实现的可能,更是为我国经济如何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毋容置疑,倘若能从国家层面形成发展“逆城市化”经济的战略共识,着力提高“逆城市化”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从源头打通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相互融通的“大动脉”,让人们自由舒畅地来往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建立起快捷、高效、安全运行的城市农村相结合的经济综合体,不仅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会走得更加顺畅,而且凭借“逆城市化”的助推会更好地让整个经济发展的路子走得更加稳健,将为在农村创业的各类经济实体创造源源不断的需求动能,从而激活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无论是农村创业的经济实体,还是农村消费市场,都需要金融支持供给的深度参与及良性融合来保障其稳健发展。

因此,需要建立适应“逆城市化”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供给机制。首先,要前瞻性地思考、谋划、制定“逆城市化”经济发展的金融融合全国性总体规划,避免出现恶性不正当金融竞争,切实发挥金融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渠道作用。

其次,要建立“逆城市化”经济发展立项审批和金融协同配套制度,避免各银行各自为政、各自为战搞乱农村金融市场,确保以适宜的金融产品满足“逆城市化”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再次,要在发展“逆城市化”经济中有机地结合国家的精准扶贫战略,突出金融培育脱贫作用,建立扶贫政策融合金融支持的扶贫新机制。同时,对”逆城市化“经济发展中涌现的经济实体,采取接纳贫困人口、帮扶贫困人口提供财经优先扶持与金融优先支持的系统帮扶脱贫新策略,相应地把精准扶贫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融入到相对应的经济实体中,防范农村经济实体“幼苗”被大风刮倒、被暴雨淋坏、被冰冻冻死。

猜你喜欢
现象金融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P2P金融解读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