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场 乔富强 马洪艳(北京农学院科技产业集团,北京 102206)
大学科技园基层党组织活力探析
——以北农科技园直属党支部为例
刘林场 乔富强 马洪艳
(北京农学院科技产业集团,北京 102206)
摘要:大学科技园具有小微企业占据主流、外聘职工成为主体、职工年纪轻学历高、党员聚少离多等特点,由于对科技园基层党组织地位把握不准、党建工作让位于经济效益且与科技园建设实践契合度低,导致了基层党组织活力缺乏。为此,可联系主管部门、服务对象、入园企业和共建村党支部,共抓教育、共育人才、共解难题、共建组织,以增强党组织活力,此外,还应健全保持基层党组织活力的长效机制,使党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科技园;党组织;四联四共;活力;探析
大学科技园是以大学为依托,利用大学综合智力资源服务教学实践,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孵化小微企业,服务社会的实践教学基地。根据党员数量多少,大学科技园设有党支部、总支或党委等基层党组织,例如,北农科技园设有校党委直属的党支部。这些基层党组织立足于“政治核心”地位,为推动科技园建设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是小微企业占据入园企业主流。以北农科技园为例,该园目前有入园企业99家,仅1家为高新企业,其余均为小微企业。这些小微入园企业职工数量少,人员流动快,基层党组织不健全,企业内党员多游离于党组织之外。
二是外聘职工成为科技园主体。大学科技园职工主要以外聘人员为主,事业编制内职工所占比例较小。以北农科技园为例,编制内职工仅有19名,外聘职工则多达53名,约占全部人员74%。已成为大学科技园的主体力量。
三是管理岗职工年纪轻学历高。大学科技园是高新技术云集的场所,管理岗职工年纪轻,学历高、素质高,思想活跃,既系统接受过正面教育,又随时通过互联网、微信等现代化手段随时接受非主流信息。例如,北农科技园23名管理岗职工中15人为40岁以下。23人100%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其中13人为硕士以上学历。17名党员全部为管理岗,其中博士2名,硕士11名,本科6名。
四是科技园党员职工聚少离多。许多大学科技园为一园多区,覆盖地域广,分园地理位置分散。党员分散在各园工作,平时聚少离多,制约了党建工作开展。例如,北农科技园主要构架为“三场一楼”,由百亩示(市)场、千亩农场、万亩林场和综合科技楼组成,占地约11500亩,分园之间最远相距170公里,最近的相距25公里。17名党员中有2名在示(市)场、5名在农场、3名在林场、1名在科技综合楼、6名在科技园本部工作。
一是对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地位把握不准。对大学科技园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地位作用理解不深,把握不准。有的将“政治核心”混同于“领导核心”,认为应该由基层党组织完全主导科技园重大工作,董事会、经理办公会应服从于基层党组织;有的则认为基层党组织既然是“政治核心”,就应该服从服务于行政,应该完全听从董事会、经理办公会的安排,而放弃了党章赋予的参与科技园重大决策的权利。
二是强调党建工作让位于经济效益,抓党建和抓业务力度不够均衡。大学科技园主业是服务教学、服务科研,为学校培养人才,同时还要通过服务社会兼顾经济效益。在实践中,有的大学科技园被要求依靠自身盈利维持正常运营,有的科技园甚至被要求在维持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每年向学校上缴利润。这导致一些人将大学科技园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党建工作让位于经济效益,从而使得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理不直气不壮,甚至受制于行政,党组织活动只能放在午休、周末等,人员、时间和效果都得不到落实。
三是基层党建工作与大学科技园建设实践契合度不高。对大学科技园新特点看得不准,摸得不透,基层党建工作与科技园建设实践结合不紧,契合度低。比如,党员教育内容单薄方法传统,简单机械地套用老经验老办法,满足于“传达精神读读报、行使权利投投票”,按学校规定动作开展多、自主安排学的少,学习内容不丰富,理论知识学得浅,与“党员缺啥学啥、科技园需啥学啥”的要求差距较大,党务行政“两张皮”。再如,基层党组织不能成功地为党员职工建设一个温暖的“家”,党员尤其是外聘职工党员队伍稳定性差,对科技园“家”的归属感较弱,常因自我感觉是“局外人”而影响党组织活力。
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增强大学科技园基层党组织活力,须借助外部力量,上下左右联动,内外纵横捭阖,共联共建开展党建工作。要以科技园基层党组织为纽带,紧紧围绕科技园中心任务,主动联系科技园主管部门、联系服务对象(教学科研单位)、联系入园企业、联系共建农村党支部,通过共抓教育、共育人才、共解难题、共建组织,着眼多方共赢,实现资源共享,探索“四联四共”开展党建工作的新途径。
一是在四方共联中共抓学习教育。大学科技园基层党组织按照“党员缺啥补啥、科技园需啥学啥”的原则,借助主管部门、入园企业、服务保障对象和共建村党支部的学习资源,丰富学习教育内容,活泼学习教育形式,增强学习教育效果。比如,与主管部门党组织携手开展以促进科技农业结合为主题的党日活动,与共建村党支部共同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和重要会议精神,与入园企业携手参观一流大学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园博会、农业嘉年华等重要的会展,通过整合资源联手共抓学习教育,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上级重大战略部署、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等理论实践知识与科技园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改以前“传达精神读读报”的单调形式,保证党员教育人员、时间和效果的落实。
二是在四方共联中共育人才队伍。主动协调驻地科委、农委等部门为入园企业举办企业支持政策培训会,协调入园企业和二级学院专家教授为职工及共建村民举办农业新技术讲座和村官培训,推广科技园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注重发挥科技园被评为省市县各类实践基地的便利条件,组织青年职工和大学生到科技园开展社会实践和实践实习。争取国家和驻地省市的各类科技园优惠政策,鼓励优秀毕业生和小微企业到科技园就业创业。携手共建农村共同培养党员和后备力量,通过开展具有党建特色的品牌活动,鼓励党员深入到科技园和农村前沿一线,将党员教育课搬到田间地头开展。鼓励园区职工走出学校、走出科技园,到外面的广阔天地参观学习,进一步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坚持与入园企业联手开展业务骨干岗位锻炼培养,结合岗位需求开展岗位练兵、技术革新等活动,鼓励青年职工主动承担园区建设重大险急任务,在实践摔打中提升职工独挡一方的能力。
三是在四方共联中共解发展难题。农村农民要富裕、科技园区要发展、教学科研要实效、入园企业要市场,都需要基层党组织集中力量解难题,积极参与科技园重大事项决策。近年来,北农科技园直属党支部定期召开入园企业座谈会,共商科技园发展大计,推进园区和企业发展。携手市高校产业协会两次在科技园举办校企管理沙龙活动,近30所驻京高校校办产业负责人集中研讨推进科技园建设快速发展的措施。联合共建村党支部引入专项资金修建通往科技园的基础设施,改善科技园和驻地村民生活条件。吸引林下养殖、特菜种植等特色项目入驻科技园,以点带面推广科技成果,带动共建村发展和农民致富。联合二级学院规划园区建设蓝图,探讨园区建设中土地置换、校企合作条件等难题的解决办法。通过四方共联共解发展难题,科技园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彰显突出,科技园建设也插上腾飞的翅膀。
四是在四方共联中共建基层组织。坚持上下左右联动,内外拓展资源。例如,拓展党课资源和授课力量,邀请上级机关讲理论政策、村支部书记讲农村实例、二级学院专家教授讲现代都市型农业,科技园党政负责人讲园区建设发展等。坚持党课常态化、即时化,建立网上党员之家,推行微党课制度,鼓励党员利用QQ群、微信群、支部博客等推送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组织群内党员学习讨论,人人争当党课“教员”。携手入园企业和共建村党支部,共同开展免费送医疗送法律下乡、举办现代农业技术讲座、赠送农村致富书籍等具有高校科技园特色的送温暖慰问帮扶活动,真正树立科技园基层党组织务实亲民的形象和作风。
立足“政治核心”,开展“四联四共”,增强大学科技园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实现四方共建多赢,需要建立保持基层党组织活力的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党建规章制度。完善“四联四共”工作领导责任制,坚持党政领导带头、班子成员分工协作、全体党员共同参与、联合各方共同落实,切实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督促,年尾有总结,一年接着一年抓,杜绝搞形式走过场。完善“四联四共”工作联席会制度,每年初有重点地与联系单位携手召开一次联席会,交流通报各方党建工作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筹划安排年度“四联四共”工作,平时由各方各指定联络员,全权负责“四联四共”活动日常沟通事宜。完善挂钩调研制度,通过座谈交流、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共解难题等方式,安排党员骨干分组到一线入园企业、二级学院和郊区农村实地调研,掌握增强“四联四共”活动针对性的第一手资料。落实党日党课制度,以科技园基层党组织为纽带,结合各方实际,以灵活的方式开展党日党课活动,可共学理论、共解难题,也可共过组织生活。
二是丰富党建活动载体。围绕大学科技园生产经营工作,依靠党员群众丰富“四联四共”活动载体,调动大家参与党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可携手共建村党支部开展“三互四一创建五星党支部”活动,与共建村党支部互访、互学、互助,每年组织一次专家讲座,举行一次慰问帮扶,开展一次送技术下乡,共同过一次组织生活。可开展“深入一线前沿,打造活动阵地”特色品牌活动,引导党员深入到科技园基层场站和郊区农村等一线前沿,促进理论学习成果转化和学以致用,全力打造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支撑点。可携手科技园驻地乡镇政府,举办微型的农业运动会,整合农业农村资源,传承传统农耕文化。可携手二级学院党组织、共建农村党支部开展村校支部对接活动,组织内容丰富具有特色的主题党日活动,从而使基层党组织活力得以迸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
三是整合党建工作力量。大学科技园基层党组织牵头,整合上级主管部门、共建村党支部、入园企业和服务保障对象的力量,实现“1+4>5”的效果。比如,整合各方资源共抓学习教育,每年组织党员职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鼓励大家团结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干事创业。出台职工提升学历补助办法,鼓励科技园职工自觉学习提升学历和专业技术。整合各方力量搭建职工成长平台,鼓励二级学院青年教师、新任村官到科技园开展实践教学和技术培训,鼓励青年职工到优秀入园企业和二级学院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倡导党组织负责人轮流为党员上党课,邀请学校专家教授送法律送技术下乡,邀请农业种植养殖大户讲授农业种养殖经验和致富信息。引导处级干部和党员骨干走上讲台,为到园区实习的学生上好第一课和最后一课,通过为学生上课倒逼党员骨干快速成才。整合多方力量解决科技园发展中的难题。例如2014年部分村民以北农科技园土地租赁费用较低为由,要求变更学校与村委会的租赁合同,北农科技园直属党支部及时联合镇村两级党组织,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识,将争端化解于无形,为科技园正常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四是创新党建工作手段。针对大学科技园外聘人员多的实际,尝试吸收优秀外聘员工入党,为党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2012年以来,经过考察培养,北农科技园直属党支部先后吸收5名外聘职工入党。结合科技园小微企业多、企业党组织不健全、党员脱离党组织的情况,探索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鼓励入园企业就近结合成立临时党小组,由科技园基层党组织负责企业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组织生活。主动为职工解决难题,增强党组织“家”的归属感,提高外聘职工参与科技园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北农科技园直属党支部积极协调将4名中层骨干转为学校聘,将3名外聘党员骨干聘为助理研究员,帮助4名已婚外聘党员职工租赁单间宿舍,都体现了基层党组织对职工的暖心诚意。及时总结推广党建工作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四联四共”活动向深入发展。2013年,学校总结推广了北农科技园直属党支部“深入‘三场两村’,打造前沿活动阵地”特色品牌活动经验。
参考文献:
[1]禾佳.立足“政治核心” 凝聚发展合力——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党建创新的启示[J].前线,2011(4):45~47.
[2]燕胜三.创新载体 强基固本——“双联”行动三级对接共建模式创新与实践[J].党的建设,2013(11):19.
[3]朱小明.对加强后勤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07 (5):77~78.
注:本课题为2015年度北京农学院党建研究项目,项目编号为201515,课题名称为《大学科技园基层党组织活力研究——以科技产业集团直属党支部为例》,承担单位为科技产业集团直属党支部。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78-02
作者简介:刘林场,男,(1977.12-),河南鹿邑,现任北京农学院科技产业集团直属党支部委员,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主要从事大学科技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