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卫 王 华 尤娟娟 王琳琳
城市街区型住区的规划策略研究*
曾 卫王 华尤娟娟王琳琳
城市是人类社会的载体,城市居住是城市居民生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方式的选择将影响居民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多层次物质及精神生活。随着居民价值取向与投资建设主体的日益多元化,人们渴望在住区与城市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发展的关系。街区型住区作为一种紧凑高效的住区模式,注重建立住区与城市之间的有机联系,营造开放共享的城市住区环境。本文追溯了街区型住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时将街区型住区与传统封闭式小区、街区进行比较研究,明确街区型住区的内涵与特征,从思想观念、规划体系、管理模式与开发模式四方面分析我国街区型住区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原则与策略,以期为我国街区型住区的开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城市街区型住区;街区;开放式小区;门禁社区;城市公共空间
当前,“可居住性”已成为全球城市竞争的基本议题,良好的城市居住方式直接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到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公共空间的活力,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市民文化素质高的标志。2016年2月,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指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这为城市住区的发展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即建设更加“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街区型住区。街区型住区建设涉及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园林景观和行为心理学、社会学与房地产开发等多个领域,符合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现代化城市开放性的内在要求。虽然街区型住区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被广泛采用,我国古代也有类似“街市”的城市布局模式雏形,但是在我国现代城市中这种住区发展模式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8517)
曾 卫: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zengw@cqu.edu.cn
王 华: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尤娟娟: 北京天华易和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注册规划师
王琳琳: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1.1街区型住区内涵
城市街区型住区(Housing Block)是城市内相对开放的小型居住生活区域,由一栋或者多栋住宅建筑所围合形成的独立单元[2],以高密度的网络状道路、公共开放的景观环境、紧凑的住区空间结构以及多样复合的功能类型与城市进行有机融合的城市型住区[3]。(1)从住区交通角度上来讲,街区型住区将住区内外的道路系统联系起来,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这种高密度的网络状道路系统,一方面可以避免建设过宽的城市道路与大型的立交桥及道路交叉口;另一方面,通过综合利用自行车、步行、小汽车、地下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的“微循环”系统,极大程度地解决城市拥堵问题;(2)从住区活力的角度来讲,街区型住区沿街建筑界面连续且完整,低层部分一般设置商业与服务业等生活配套与公共设施。这种多功能混合布局的形式使街区街道空间充满各种可能,居民既能享受到院落生活的安静悠然,又能进入富有活力的街道空间;(3)从住区布局模式上来讲,街区型住区遵循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等理论,属于“紧凑住区”模式。每个街区占地规模较小,在节约用地的同时,也能提升土地价值,对于解决我国人多地少与城市摊大饼发展等问题有着现实意义。这种紧凑高效的布局模式,不仅有效地提升了街区土地的综合效益,也提高了城市整体的服务水平与运行效率[4]。
1.2街区型住区的历史过程
街区型住区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东、西方古代与近代城市中均有相似居住模式出现。西方传统城市形态受古典主义与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道路采用方格网状布局,路网密度高且均质。比如美国华盛顿的朗方规划,采用的就是方格网加放射状道路结构,将整个城市分割成一个个小街区,街道成为城市居民当时的主要公共交往空间,与广场、公园、市场、林荫绿地等联系紧密,形成美丽的街道景观(图1)。我国传统的里坊制、街巷制、胡同以及里弄等居住社区模式讲究宗法与人本、礼制与中庸以及天人合一的时空观,这种独特的居住文化与思想对于我国传统居住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隋唐时期的里坊制更多地是为了方便封建统治阶级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产生(图2)。到了北宋中叶,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促使城市拆除围墙,内聚封闭的里坊制逐渐演化成自由开放的街巷制,这是我国城市居住空间规划思想的重要变革。坊墙被商业铺面所代替,街市形成了的完整界面连接着各个住坊。从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出,此时的城市街道与城市交通、绿化以及水系结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形成自由开放且充满活力的街巷空间[5](图3)。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为追求快速发展,“宽马路、大街区”的城市肌理难以承载传统居住文化,传统方格网道路密集且均衡的布局模式被打破,城市中出现了大量树形道路结构与尽端路,道路拥堵时常发生。随着居民价值取向与投资建设主体日益多元化,人们渴望在住区与城市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发展的关系。为了顺应客户意愿与时代发展潮流,一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在市场营销与规划策略上采用城市街区型住区模式,如我国深圳万科四季花城、北京建外SOHO、重庆保利香槟花园以及四川宜宾莱茵河畔等现代住区均采用了街区型住区模式。我国街区型住区已逐渐得到市场与城市居民的认可。
1.3街区型住区与街区、居住小区的比较研究
1.3.1街区型住区与街区的比较
图1 华盛顿朗方规划平面图Fig.1 Lang Fang’s plan of Washington
图2 唐长安平面图及“坊”的布局Fig.2 the plan and the layout of the “square” of Chang’an in Tang Dynasty
“街区”是由英文“block”翻译而来。我国《绿色住区标准》中认为街区是指由城市街道所围合形成的邻里交往区域,是市民日常工作与生活的主要场所,在物质形态上一般有较为明确的边界。按照街区中不同的功能性质,可以划分成多种类型,如商业街区、工业街区、居住街区等。城市街区型住区注重公共空间的开放性与邻里之间的和谐相处,属于城市街区内规划建设的住宅群体,以居住功能为主,同时兼顾商业、休闲、游憩等城市功能。街区是城市街区型住区的基本构成要素,这是它区别于其他住区模式最大特点。街区型住区具有街区特有的系统性、多样性、可识别性以及过滤性,同时又区别于传统居住小区,具备开放性、紧凑性的特征[6](表1)。
图3 清明上河图Fig.3 Along the River During the Qingming Festival
表1 街区型住区与街区和居住小区的比较研究Tab.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lock residential district and block and residential area
1.3.2街区型住区与传统居住小区比较
居住小区一般被城市道路与自然界限所分割,并用围墙将大规模的居住空间与外部城市空间隔离开来,意图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宁静的生活环境。由于开发模式、管理政策以及土地产权等因素的影响,“超级街区”与“门禁社区”在我国大规模的新城建设中大量出现,造成城市交通拥堵,公共空间活力日益衰退、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7]。城市街区型住区与居住小区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结构层次与规模尺度的划分这两个方面。
(1)我国传统居住小区受苏联居住街坊模式与邻里单位的影响,呈现出一种等级化的组织结构,一般按照城市道路的围合与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来划分,形成居住组团—居住小区—居住区的3级结构(图4)。而按照东南大学王彦辉对新型住区结构的划分,街区型住区的结构层次是在邻里关系建构的基础之上进行划分的,形成新的住区3级结构:基本邻里—邻里社区—居住社区[8](图5)。街区型住区的新型3级规划结构不仅使住区内部道路与城市道路有机链接,而且能够营造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以及私密空间,形成逻辑层次严密的街巷空间体系,使城市居民街道生活具有选择多样性,从而激发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
图4 传统居住小区3级模式Fig.4 three the traditional models of settlements
图5 街区型住区新3级结构模式Fig.5 the new three-level model of residential block
图6 街区型住区结构规模示意图Fig.6 residential block’s structure scale
(2)居住小区规模的确定一般以城市总规、控规中的城市干道为边界,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和相关调研结果表明,新建的城市居住小区规模大部分控制在10hm2(约320m× 320m)以上。由于某些开放商追求经济效益与规模效益,擅自将城市市政道路纳入住区内部,形成几十甚至上百公顷的住区;而城市街区型住区一般位于城市支路150~250m之间的间距中,其封闭规模一般在2.5~5hm2左右(图6)。我国古代曹魏邺城的街区规模尺度约为280m×280m,上海市中心一些老街坊的尺寸约为100m× 150m[9]。而国外的街区型住宅封闭规模则更小,细密的道路网格能有助于布局足够的沿街铺面,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如巴塞罗那街区尺寸一般为130m×130m,芝加哥街区尺寸一般为65m×50m,东京老城区的街区尺寸一般为180m×60m[10](图7)。
图7 不同城市街区尺度对比Fig.7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block scales
2.1传统“居住小区”住区模式的延续性
街区型住区经历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具有疏通城市路网、节约用地、激活城市公共空间等优势,正逐渐被社会各界接受。然而,自从1999年深圳万科四季花城住区在我国现代住区规划中首次引用“街区”的概念,并受到广泛好评以来,国内较为完善且具有一定规划规模的城市街区型住区依旧鲜有出现。这其中必定存在着人们思想与观念上的原因,制约着街区型住区模式在我国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自20世纪50年代引入居住小区模式以来,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传统居住小区设计思想在设计师、开发商与城市居民的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居住小区模式顺应了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社会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住区安全、安静的基本需求,但是这种独立于城市的基本功能单位,为追求自我功能与结构的完备,独立于城市肌体之外,就像一个个坏死的细胞一样缺乏与周边资源之间的交流与共享,城市自身新陈代谢功能的正常发挥及公共空间的活力、创造力也受到极大影响。街区型住区讲究混合功能、内部道路公共化等规划理念,但在人们“一谈住区即为居住小区”的固化的思维模式下,街区型住区模式的大范围实施与应用依旧困难重重。
2.2当前规划体系依旧以传统“居住小区”模式为基础
居住小区模式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现有的城市格局与规划体系都以此为基础,街区型住区一时难以突破。一方面,街区型住宅强调土地高效集约利用,与居住小区模式带来的松散的城市结构大相径庭,需要突破现存“大街区、宽马路”的城市格局,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我国城市规划相关技术规范也是根据传统居住小区模式进行制定的。如《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在总则中按照住区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将住区分成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居住组团3级(表2)。这种等级化的区分是弱化住区与城市之间关联的根源,住区的配套设施、道路交通、绿化景观等依照等级进行设定,这些指标的确定是以服务住区内部居民为基础的,与街区型住区从城市的角度进行住区规划是相违背的(表3)。
2.3当前住区开发模式与管理模式必然导致封闭式住区模式
我国目前住区开发模式遵循“谁开发,谁配套”的原则,居民在购房的同时也需为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付款,在这样的商品房交易过程中,形成了私人产权与集体产权这两种产权形式。开发商为了明确维护小区居民的产权利益,使得住区公共设施具有排他性,仅为小区内部人员共享。这种公共设施的排他性,导致了封闭式住区的产生,其忽视了住区与城市之间的关联,难以保证城市高品质的公共空间。
表2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Tab.2 residential district’s classification for control scale
表3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建表Tab.3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graded distribution in residential areas
自从我国1998年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住区由之前政府集体管理的模式转为物业管理公司所承担。从物业公司的管理角度出发,开放式住区相比封闭式住区管理成本更高。街区型住区的开放,意味着小区需要配置更多的安保设施与管理人员,增加的费用最终都由住户承担。这就造成在一定时期内,无论是业主还是物业公司,都偏爱封闭式住区模式。此外,由于我国尚未真正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与社区管理体系,居民公众参与意识淡薄,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优质街区型住区的建设。
3.1街区型住区实施的基本原则
3.1.1开放性原则
街区型住区的开放一般分为空间层面与管理层面两个方面。空间层面的开放注重住区在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形态肌理与城市的有机融合;管理层面的开放主要针对街区型住区边界不再用绿化、围墙、栏杆等物质实体进行封闭式管理。管理的开放能影响空间的开放,空间的开放决定了管理的开放,由此可见,街区型住区开放的本质在于空间层面上的开放[3]。此外,街区型住区的开放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彻底的开放,在维持与城市适度开放与共享的原则上,需保持单个小街区内部的相对封闭,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宁静的生活空间。
3.1.2系统性原则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由若干街区构成。住区也是一个复杂系统,由景观环境、道路系统、公共服务等一系列子系统组成。街区型住区便是将城市与住区两个复杂的系统进行有机联系,改变封闭式小区居民的生活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彼此隔离的状况,创造富有生活气息的街区环境和城市活力十足的公共空间。街区型住区与城市这两个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交汇,使城市更加宜居,公共空间更具活力。
3.1.3适地性原则
街区型住区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住区发展模式,针对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地域、分类别因地制宜地在城市实行街区型住区模式,随周边环境的不同而合理调整规划策略,从而自然而然地融入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形成独具特色的住区文化、生活环境与交往空间。街区型住区不仅需要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配备不同类型与规模的公共设施,同时还须考虑不同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域特色文化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对其产生的综合效应。比如,北京建外SOHO住区位于CBD地段,在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区位条件,采用SOHO的居住模式为周边小型公司人员提供办公场地与生活空间(图8-9)。
3.2街区型住区实施的方法策略
3.2.1街区型住区的社会公共观念的构建
(1)住区与城市的有机关联
住区是城市功能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与住区之间的关系如同肌体与细胞的关系,两者有机融合能够促进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住区需要满足市民日常的购物、娱乐、休闲、交通等的需求,要考虑居民出行的便捷性、就业的舒适性,不能只局限于自身内部的完整,需要从整个城市的角度进行探讨与规划,使市民抛弃居住小区追求内部系统自我完善的思想观念,逐步构建街区型住区的社会公共观[11]。街区型住区需从住区道路交通、景观环境、公共空间、公共服务配套以及住区功能结构与管理系统等方面,加强住区与城市之间的有机关联,建立住区规划的城市观:将住区内部路网有机链入城市道路系统中,营造怡人的街道生活空间与交往场所;街区型住区公共空间保持“大开放,小封闭”的适度开放性,通过高密度街巷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衔接、共享与融合;街区型住区的景观环境不仅需要保护基地生态环境,同时也要体现出地域文化景观特征,与城市公园、绿廊、林荫大道等进行链接,形成网络状的景观系统;通过设置混合多元的城市功能与开放外置的生活服务,使街区型住区和周边城市功能相契合,与城市共同发展。
(2)强化政府公共政策的支持
政府对构建街区型住区的社会公共观念的支持,一方面是针对街区型住区,制定相关优惠与鼓励政策。譬如对有一定规模的住区,鼓励“街区同质,社区异质”的混合居住模式,形成的多样化人群结构能够给城市带来活力。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HUD)通过免税政策与控制土地使用,采用混合居住模式,将不同收入阶层的人群整合并分散在同一个邻里社区内,试图为低收入阶层改善经济条件提供更多的机会,以增强公众的公共意识;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严格控制相关规划的审批,杜绝房地产商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土地使用权利,不顾相关规范随意变更地块性质、道路格局以及经济技术指标,保证对城市公共资源的公平、有效地干预,形成健康的房地产市场格局[12]。为市民公共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
图8 北京建外SOHO垂直方向的功能混合Fig.8 function of vertical mixing in Beijing Jianwai SOHO
图9 北京建外SOHO住区内部街道Fig.9 the street in Beijing Jianwai SOHO
3.2.2城市规划体系的适应性调整
(1)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
控制性详细规划既深化了城市总体性规划所确定的道路红线位置、公共设施的定点定量与地块用地性质以及街区规模,又能明确规定各个地块的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控制性指标,这些要素对住区规划设计起着决定性作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扫清我国城市街区型住区规划所面临的困境的基础,对控制街区规模与尺度,营建多元开放的道路系统,创造功能混合的街巷空间有着现实意义。如上文所述,我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关于住区的规定是以传统居住小区为对象的,现今若采用城市街区型住区模式,势必要调整或修正上层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指标与条例。用地布局层面:控规对于街区型住宅在土地利用上的控制主要在于明确规定不同性质用地之间的界线,同时须采用多功能混合的紧凑用地布局模式;城市道路交通层面:控规不仅可以建立网络状的城市道路结构体系,加大路网密度,将城市住区划分成一个个小街区,形成合理的街区规模,而且能够建立层次分明的城市道路等级,科学布局公交站点位置,以优化城市公共交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层面:街区型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一般位于街道两侧,控规划应该从城市的角度对街区型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分级与分类进行设定;开放空间系统的构建层面:控规可以构建网络状的街区型住区街道、广场以及自然山水环境等开放空间,形成公共、半公共、半私密与私密的空间层次(表4)。
(2)城市设计引导阶段
城市设计介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详细规划之间,侧重于对街区型住区建筑形体与空间环境品质的引导与提升,满足居民对城市建设从数量控制到质量提升的需求,同时也填补了规划设计与工程建设之间的空白。通过城市设计的引导作用,能够对街区型住区整体形态特征与城市街道空间环境品质等有较为全面的控制。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辅相成,控规的指标设定多是基于城市设计对于建筑形体引导,从而塑造富有特色的街区形象。街区型住宅作为城市整体的构成部分,需要从上层次控制性详细规划入手控制整体结构,同时也需要从城市设计层面引导住区形成整体的建筑形态,融入城市肌理。在街区型住区与城市之间,街道空间起着“纽带”的作用,对于塑造积极的城市公共空间与特色的住区文化氛围起着重要作用。城市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控制宜人的街道尺度,统一街道两侧的建筑体量、色彩等,帮助街区型住区塑造有节奏韵律的连续街道界面,提升街道空间的整体品质。
3.2.3完善城市街区型住区的社区管理现行的物业管理模式适用于传统封闭式小区的发展,无法满足街区型住区与城市公共绿地、基础服务设施之间的共享,所以需要构建一个适应于街区型住区的物业管理模式,以完善社区管理制度。住区物业管理部门应该与城市公共管理部门相互协调,明确相应环境设施与公共配套的支付主体、维护主体与服务对象。如美国加州San Elijo Hills住区的绿地就是分成对外开放的大型城市级公园与街区小型公共绿地两种,前者由城市居民集体所有,政府委托开放商出资建设;后者虽然也对外开放,但服务的人群主要是住区居民,后期由社区居民委员会管理维护。城市街区型住区遵循“大开放,小封闭”的开放原则,依旧需要保持街区内部的相对私密性,这就需要控制适宜的住区管理规模,对人流与车流进行管制,保证街区内部的安全。如北京建外SOHO住区与重庆保利香槟花园住区,都拥有较为科学合理的住区安全管理规划(图10-11)。我国已建成的街区型住区虽然有合理的管理规模与全面的物业管理,但尚未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制度。街区型住区居民应该通过各种社区组织,会同政府与物业单位对街区以及所在社区的相关事务全面进行管理,使居民参与到社区管理、治安、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活动中,从而建立一种亲密的邻里关系,逐步实现街区自治[13]。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虚拟技术、云计算、厚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为城市街区型住区规划,尤其是为传统的街区管理向智慧街区管理转型,提供一种全新的探索。街区型住区数据库中动态多元的海量数据大多通过网络形式,直接采集自街区人群,覆盖街道空间的公共交通使用者、步行者、出租车使用者与私家车使用者以及住区居民出行的相关数据。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精确分析与实时评估,形成可视化的分析结果,不仅能对街区规划与管理策略的实施提供反馈信息,也能使市民从中快速得知住区道路交通、空气质量等实时状况[14]。比如,美国波士顿与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开发的一个城市网络手册,方便街区管理的同时,为用户提供街区街道完整的信息资源,包括智慧仪表、智慧交通信号、电动汽车充电、停车位剩余状况、路径信息等,市民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实时搜索街道信息(图12)。
表4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与开放空间布局演变Tab.4 evolution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nd open space layout in residential areas
图11 街区型住区安全管制模式Fig.11 residential block’s security management model
图12 波士顿全景街道网站Fig.12 Boston street panorama website
图13 城市街区型住区规划设计研究逻辑图Fig.13 logic diagram of urban residential block planning and design
如今我国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国民文化素质已有很大提升,我们的城市居住建设、城市管理和社区管理水平也在逐步达到国外先进水平[15]。街区型住区在我国现代城市中作为一种新兴的住区模式,通过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所需要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科学合理地选取相应的规划原则与策略(图13),在保障居民合法权益、营造住区安全与安静的生活环境的同时,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促进文化交融,营造一个和谐、包容、开放的城市环境,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1] 杨保军. 关于“推广街区制”的解读[J]. 地球, 2016(03): 19-20.
[2] 城市集合住宅研究会. 世界城市住宅小区设计[M]. 洪再生, 袁逸倩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3] 商宇航. 城市街区型住区开放性设计研究[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15.
[4] 朱怿, 张玉坤.“街区住宅”的涵义及其规划设计策略探析[J]. 建筑学报, 2005(10):11-13.
[5] 王乐春. 城市居住街区模式研究[D]. 长沙:湖南大学, 2010.
[6] 于泳. 街区型城市住宅区设计模式研究[D].南京: 东南大学, 2006.
[7] 李雯, 王吉勇. 大数据在智慧街道设计中的全流程应用[J]. 规划师, 2014(08): 32-37.
[8] 王彦辉. 走向新社区[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9] 缪朴. 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及对策[J]. 时代建筑, 2004(05):46-49.
[10] 赵燕菁. 从计划到市场:城市微观道路——用地模式的转变[J]. 城市规划, 2002(10): 24-30.
[11] 王华. 社区灾后重建的可持续发展探究——以雅安芦山先锋社区为例[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贵阳市人民政府. 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贵阳市人民政府: 2015: 11.
[12] 尤娟娟. 我国城市街区型住区规划研究初探[D]. 重庆: 重庆大学, 2010.
[13] 曾卫, 陈肖月. 地质生态变化下山地城镇的衰落现象研究[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30(01): 92-99.
[14] 李雯, 王吉勇. 大数据在智慧街道设计中的全流程应用[J]. 规划师, 2014(08):32-37.
[15] 费彦. 市场体制下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应策略[J]. 南方建筑, 2013(04):103-105.
图表来源:
图1: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图2:朱家瑾. 居住区规划设计[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图3:http://image.baidu.com
图4、6、9-11:尤娟娟. 我国城市街区型住区规划研究初探[D]. 重庆: 重庆大学, 2010.
图5:吴志强. 城市规划原理[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图7:于泳. 街区型城市住宅区设计模式研究[D]. 南京: 东南大学, 2006.
图8:孔宇航. 建筑细部[M].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图12:http://bostoncompletestreets.org.
图13:作者绘制
表1、4:作者绘制
表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表3:作者改绘自《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编辑:田洁)
Study on the Planning Strategy of the Housing Block
ZENG Wei, WANG Hua, YOU Juanjuan, WANG Linlin
City is the carrier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urban residenti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rban residents’ living, and thus the choice of living way will affect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life of individuals, families and the society. With the diversity of residents’value orientation and investment, people are eager to establish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idential area and the city. As a compact and efficient residential district, residential block focuses on establishing organic links between the residential district and the city, and creates an open and shared urba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The paper tra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block-type settlements, and compares the residential blocks and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t then elaborat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ousing blocks, and analyses four current difficulties (including the planning ideas, planning system, management mode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Chinese residential blocks). The paper proposes corresponding planning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hop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hinese block-type settlements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Housing Block; Block; Opening Residential; Gated Community; Urban Public Space
TU984.12
A
2095-6304(2016)03-0082-08
10.13791/j.cnki.hsfwest.20160313
曾卫, 王华, 尤娟娟, 等. 城市街区型住区的规划策略研究[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 31(03): 82-89.
2016-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