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2016-11-30 06:51
健康之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安迪抗生素医生

音乐

文/赵文伟

“假如我来世上一遭,只为与你相聚一次,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与悲凄。”——席慕蓉

最爽的一天 Der geilste Tag (德国)

以莫札特作为人生目标,却苦于无法成名带给父亲荣耀的古怪钢琴家安迪,与一事无成、浑浑噩噩,从不认真生活的本诺,两个个性南辕北辙的人却有着一个共通点,他们都得了绝症─在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本诺怂恿安迪,人生不该就此平淡死去,至少要体验过最爽、最酷、最疯的一天后再潇洒离开,于是两人决定逃离安宁病房,把握最后的时光好好享受。电影里的两个主角在健康的时候无疑被定义为loser,却因为差不多的命运聚在一起,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我们的生命剩下最后一天,我们将要怎样度过。在这种时候,每个人天性都是自由的,临死时更应该放飞,进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接下来和很多公路片差不多,不过由于主角的特殊性,更接近没有束缚的自由,确实称得上最爽的一天,同时也重新认识了自己,虽然可能已经晚了。突然想起它和去年一部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异曲同工。基本上都给人传递了一些正能量。让我们的最后的生活不是那么的沮丧。但并不一定是每个人都能那么乐观地面对生活当中不可挽回的事情的。很多时候现实是残酷的。就像片尾日出就要来临,但是安迪却没有在最后的时刻如愿。这也许是一丝丝的遗憾吧。本诺虽然在最后关头知道了自己的癌症是一场误诊。但是正是由于这场误诊却使得他的人生观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因为这场误诊是本诺“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不得不说他们的梦幻之旅虽然有点目的不纯,开着豪车,睡着美女,然后尽情挥洒钞票。但是这一切基本上是比较虚幻的。就像片尾当安迪获悉自己的生命有救了之后,以前那些疯狂的举动一下子都变得无足轻重了。但经过了生与死之后的本诺变得豁然开朗了,而安迪则依旧是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很多时候当我们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但常常是事与愿违的落空之后。不禁会怨天尤人。接着是自暴自弃。因为我们没有看透这一切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在驱使着我们。即使我们达到了梦想又能怎样呢?会更快乐还是会陷入下一个不知所措。没有人知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泰然处之不论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值得称颂的处世态度。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En man som heter Ove (瑞典)

欧维是一个刻板而又固执的老头,他的妻子早年间死于疾病,留他一人生活在这个混乱不堪的世界之中。每天早晨,欧维都会定时在社区里进行巡视,确认所有的车辆都停在应停的位置,呵斥违反规定私自驶入社区的车辆,赶走四处乱转破坏环境的猫狗,在社区居民眼里,欧维是“来自地狱的恶邻”。某一日,欧维遭到了上司的解雇,离开了恪守了几十年的工作岗位,心灰意冷对现世了无牵挂的欧维决定自杀。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位名为帕维娜的女子和丈夫带着两个孩子搬到了欧维的隔壁,成为了欧维自杀计划的绊脚石。 客观地讲,这部《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其实缺乏成为热门电影的基础。它平缓、琐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戏剧高潮,但它之所以打动了那么多人,或许是因为它的主人公欧维,让我们想起了自己身边经常遭遇的那一类人:倔强、固执、对一切人和事都充满愤懑。通常,我们把他们当做怪物和麻烦,敬而远之,但这部电影却一层层剥落了他们自我保护的铠甲,显露出了柔软的内心,让我们得以知道他们到底为什么成为今天的样子。这个故事纵深于一个人的过去,而不是只纠缠于一个人的现在。人们都以为现实中的欧维一直是这种坚硬又不顾及他人的样子,但逐渐地人们才知道,他是一个内心如此柔软又充满恒久爱意的男人。他羞于让柔软外露,所以,让自己变得一身尖刺,内心的冲突锻造了他的“古怪”,就如同他家中一直留藏着妻子的所有遗物,从照片到衣服,不想丢弃,也不许他人染指。如果他没有经历那些悲惨的事情,他的晚年或许就是另外的光景。欧维最终死了,死于疾病,安详地躺在床上,他抵达了他想要的“目的地”,但却以另一种方式。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与世界和解过。

书籍

“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聂鲁达

《消失的微生物》[美]马丁·布莱泽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高、越来越胖?为什么青少年糖尿病越来越多、发病年龄越来越小?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患上了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五花八门的食物过敏?种种“现代疾病”背后是否有一个共同的“罪魁祸首”?《消失的微生物》作者为美国著名科学家马丁·布莱泽,美国医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现任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医学教授、微生物学教授,纽约大学人类微生物组计划负责人,他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滥用抗生素及剖宫产,我们在不经意间已经伤害了与人类协同演化了数十万年之久的“微生物朋友”,特别是在我们的孩子们身上。客观地评价,人类发现并应用抗生素称得上是人类的一大革命。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人类才有了可以同死神进行抗争的一大武器。但如今,这个“武器”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被滥用。并不是说抗生素不该用,而是说如今世界特别是在中国,抗生素的滥用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到了不能再无视的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身体中的微生物正在消失呢?为什么经历了数千年的协同演化之后,我们身体中的微生物会不见了呢?根本原因就在于,越来越多的抗生素滥用行为正在发生。我们以为自己是在做着一件正确的事,却根本没想到这样做的长久危害是,“抗生素给细菌带来了巨大的选择压力,耐药细菌的数量不断增加”。马丁·布莱因此而告诫说,“我们体内微生物群系多样性的丧失却更加致命——后者不仅改变了发育过程本身,而且影响了我们的代谢、免疫乃至认知能力”。因此,警报必须被拉响;甚至更为迫切的是,不仅仅是要“拉响”警报,而是从现在开始就要立即改变抗生素被滥用的现实!

《最好的抉择》 [美]杰尔姆·格罗普曼/ 帕米拉·哈茨班德 浙江人民出版社

在信息发达、网络便捷、治疗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去哪里看病、看哪个医生、采取何种治疗手段,患者往往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可是当没有哪个选择明显地优于其他时,人们的心中便又多了一份踌躇与茫然。尤其是当每一次选择都决定着自己生命的长度和质量时,我们更渴望做聪明的患者,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好的抉择》副标题为关于看病就医你要知道的常识,作者是两位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医生教授,他们通过16位患者亲诉医疗故事、14位知名医生、4位心理学家领路解读,从医学、心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角度揭示了患者同病不同命背后的种种决定力量。并试图为你解答那些经常会困扰着你的问题:究竟应该实施手术还是保守治疗?选好医院还是好医生?当每一次选择,都决定着生命的长度和质量时,你该如何抉择?……书中以病例为单元,分别选取身患高脂血症、甲亢、关节疾病、癌症、白血病等患者,用两两对比或自身对比的方式讲述患病者的看病就医经历。例如作者杰尔姆和帕米拉,他们既是医生也是病人,杰尔姆因腰痛追求极致治疗反而手术失败,引发他关于自身思维模式的反思;帕米拉则厌恶风险和副作用,追求极简治疗,同时她也喜欢把这种理念运用在她的病人身上。而这两位医生的共同结论是:了解患者比认识疾病更重要。《最好的抉择》专门设有“打破医疗思维的误区”、“决策背后的心理学”、“医生与患者的谏言”两个特别板块。“打破医疗思维的误区”从案例出发或分析、或补充、或发散思维,帮助读者了解容易犯的错误,而“决策背后的心理学”则通过对一些心理学概念进行解析,帮助我们找到决策机制的关键按钮。在一篇篇详实细致的记录中,我们可以生动而清晰地看到每一位患者从发现自己得病,到选择医生,与医生商讨、制定治疗方案,进而接受治疗的全过程,以及当面对有可能失败的治疗、对医生的不信任、离世前的抉择等问题时不同病人的不同反应。《最好的抉择》是一本难得的关于病人与医生共同探寻最好治疗方式的第一手记录,也是教会我们在面对疾病与死亡时该如何做出最有利决策的参考指南。

猜你喜欢
安迪抗生素医生
最美医生
成为安迪·沃霍尔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机器人安迪
换医生
童年重负:“被摄入”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