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华
吉林电视台,吉林长春 130033
融合媒体环境下电视安全播出初探
张志华
吉林电视台,吉林长春 130033
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但融合媒体作为新生事物,网络化、虚拟化、云计算、多平台互动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应用也给广电安全播出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就融合媒体环境下电视播控平台的建设和安全播出进行了一些探讨。
融合媒体;信息安全;安全播出
近年来,互联网和智能终端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4G、WiFi等,正改变着我们的收视习惯,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新形势下,各地电视台都在对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进行研究和探讨,一些电视台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果。但是新技术、新业务和新的系统结构也给安全播出带来了新的挑战,融合媒体安全播出保障体系的建设还任重而道远。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新兴媒体快速崛起,对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冲击。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1]。访问方式的改变,导致传统电视收视市场的不断萎缩。虽然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在不断接受、消化新技术,广电媒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封闭固化的播放模式与注重开放互动的新媒体相比,竞争力明显不足,传统广电媒体要想不被淘汰,顺应时代潮流,向融合媒体转型升级已是必然。
2014年8月,中央深改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2]。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高度重视融合媒体技术平台建设,先后发布了《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时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聂辰席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加快广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主题报告中,也从融合发展的趋势、融合发展的新影响深入分析,提出要推动广电行业的战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顺应融合新趋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推进内容制作、集成播控、监测监管“三大平台”建设[3]。
可以说,目前融合媒体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融合媒体环境下播控平台应该建设成什么结构,具备哪些功能,还都在探索实践中,存在一些分歧。保守一些的思路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在传统播出独立的基础上,增加多屏发布平台;另一种是开放播出领域,构建多渠道播发平台,实现融合播出,多屏发布;融入互联网思维,改单一播出为双向互动,提高用户体验;采集、分析各种大数据,针对市场与用户的反馈及时做出响应,提高播出效果及影响力。我个人认为,从长远来看,第二种才是融合媒体的发展趋势,为此,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应该满足以下目的:
1)改变传统播控网络封闭、只能播控视音频的模式,增加IP流服务器,兼容多种媒体形式。
2)改变传输分发模式,提高网络智能化水平,有效调配空闲系统资源和网络资源,提高传输效率。
3)改变传统媒体单一接收的模式,改为多屏发布、多业务在线、增加与用户的互动性。
为达成以上目标,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内容服务云平台。以高清为主、面向全媒体,通过搭建多功能平台,采用虚拟化技术智能调配系统资源,减少冗余网络节点、优化网络架构,构建一套基于云计算架构、适合融合媒体的播出内容服务云平台。
2)总控IP传输分发平台。因传统视频矩阵只能实现SDI信号的分发,而新媒体数据基本都是以IP流形式存在,所以应该采用“SDI矩阵+IP矩阵”的异构方案,实现对多形式视音频、数据等的统一控制及分发。同时实现矩阵管理、路由控制、设备和信号监控等功能。
3)智能监管平台。能够基于大数据分析理念,收集设备、业务、软件等信息,并根据预设规则汇总分析处理,实现报警结果向相应岗位进行多终端的精准发布。同时结合业务流程,建立可视化的业务监管系统,提高系统预警能力,减轻人力负担。
4)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建立全台统一的内容数据管理系统,有效管理利用数据资源,减少重复工作,避免资源和人力的浪费,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拓展用户规模,增加用户黏性,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树立电视台品牌形象。
1)融合媒体环境下电视播出呈现出多手段、多渠道、多样化的趋势,新业务的发展相应增大了安全播出风险。各类新媒体在安全播出理念及管理上都达不到传统电视播出的安全需求,在业务交互中可能会带来安全威胁。
2)不同于完全物理封闭的传统播出网,融合媒体环境下开放的网络信息安全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对安全播出是个新难题。
3)技术变革使广电系统架构和工作流程有了很大变化,虚拟化、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给播出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融合媒体系统集成度、关联度、复杂度都比传统播出要大,对播出维护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融合媒体作为新兴事物,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副作用是由于很多播出人员对其认知不足,知识有所欠缺,融合媒体平台的运行维护管理目前也还不成体系,亟待规范所造成的。
安全播出是历来广电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电视中心实施细则》中,从播出系统建设到管理都有着详细的规定,笔者不再一一赘述,除此之外,对于融合播出平台的安全播出保障,笔者认为我们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在全台网规划层面,理顺业务流程,优化结构,全面梳理播出隐患和薄弱环节;有效调配资源,提高部门间协作效率;考虑到技术发展和功能升级的需要,预留扩展升级余地;有序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及等级保护。
2)在技术层面,需增加有效的安全播出投入。除传统的备份、应急系统外,还应当加强文件和日志管理、用户行为控制监控等;网络连接应采用双网络设备双链路,以免出现单一崩溃点;主要网络设备应选用万兆设备,避免业务繁忙时出现网络拥堵;应充分考虑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减少风险,播出网和业务网的边界应建立足够有效的防护,防止黑客攻击;注意全媒体环境下的新媒体云安全防护,包括但不限于对外发布业务安全防护、Web应用防护、恶意流量识别、抗DDOS攻击、应用流量识别与控制、云平台安全防护等。
3)在播出管理层面,应提高对安全播出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制度预案,建立落实安全播出责任体系;充分考虑到可能会出现并影响安全播出的问题,尽量把应急处理变成预防,提前预知,提前应对;切实做好安全播出事故的分析、整改及总结工作。
4)在监控预警方面,有效利用网络化平台互联互通的优点,完善监控监测预警报警系统,打造一个智能化播出平台,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5)在队伍建设方面,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尤其是关于新系统、新设备的培训,打造一支精干的播出队伍。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现在还只是一种尝试,传统媒体从思维到认识,从内容到渠道、从平台到经营,仍亟待实现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需积极探索融合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最终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要保证融合媒体环境下安全播出,必须做到思想认识不存侥幸,强化管理不留死角,技术设备不拖后腿。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
[2]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 [3]聂辰席.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加快广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R],2014.
G2
A
1674-6708(2016)177-0038-02
张志华,吉林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