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徐州市体育局 江苏徐州 221006)
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①
王莹
(徐州市体育局 江苏徐州 221006)
竞技体操后备人才是体操竞赛的基础,也是我国竞技体操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对我国体操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需要我国体操竞赛的高度重视。该文从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开发利用入手,着重分析了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并积极提出了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策略。
我国 竞技体操 后备人才 培养现状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竞赛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体育后备人才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对我国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竞技体操作为奥运会的重要比赛项目之一受到体育界的高度重视,而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也成为我国竞技体操发展的战略性事项。分析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不仅有利于发现和解决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对我国竞技体操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1.1体力与智力协调发展
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体力与智力的协调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的物质基础为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体力提供保障。但是,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中,后备人才的智力因素遭到了严重忽视。部分培训部门过度重视青少年的体力锻炼而忽视了青少年的智力培养,影响了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质量。因此,在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积极重视体力与智力的协调发展。
1.2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协调发展
竞技体操对我国社会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在我国,有很多体育运动员为了国家利益作出了巨大的自我牺牲。同时,国家对表现优秀的运动员也予以了较高的奖励。但是,仍有很多体育运动员在体育训练时,无法协调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影响了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因此,在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协调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受到体操界的高度重视,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取得了巨大进步。首先,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分布较广。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广泛分布于祖国的各个地区;其次,竞技体操后备人才总量呈现回升趋势。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很多学生在中学时期选择体育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数量逐渐增多。
2.1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储量较低
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储量较低是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储备量低是因为我国竞技体操项目普及率太低,很多人对竞技体操项目不了解,导致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竞技体操后备人才数量较少。另外,我国现有的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质量呈下降趋势。
2.2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结合较难
在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缺乏合作。具体表现在教育系统对体育系统组织的赛事不认可,挫伤了学生参加体育比赛的积极性。同时,大多体育训练不重视学生的文化水平,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了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综合能力的提升。
2.3体操竞赛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体操竞赛举办次数较少,并且比赛的要求过高,严重挫伤了青少年参加体操比赛的积极性。并且,由于我国体操比赛的要求过高,部分训练会为了取得比赛的名次而过度开发体操后备人才的能力,导致出现揠苗助长的现象。体操竞赛制度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
2.4体操项目宣传不到位
我国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为了让后备人才参加世界体操比赛,获取世界体操比赛冠军。在这种培养目标下,人们对竞技体操比赛产生了一定的误解。同时,部分媒体为凸显运动员的努力夸大了体操运动的难度,导致人们对体操项目的理解产生偏差。体育宣传不到位阻碍了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
3.1加强对竞技体操的宣传
加强对竞技体操项目的宣传,将竞技体操带入大众视野是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第一步。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群众的体育意识,鼓励群众积极关注体育赛事及我国体育发展的现状;其次,相关部门应积极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广播等传播媒介加强对竞技体操的宣传,使人们充分了解竞技体操项目。例如,可以设置专门的竞技体操电视节目,向观众讲解竞技体操项目的比赛规则、训练要求及竞技体操的发展现状等,将竞技体操带进大众的视野。
3.2转变体操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我国体育部门应加快推广快乐体操,为此,我国积极召开了快乐体操研讨会,收集了体校、俱乐部、公司等各方意见,并积极结合我国体操发展的情况,探索快乐体操发展之路;其次,体育部门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国家体育部门可以推广大众体操节,增加竞技体操的接触范围。同时,体育部门可以在学校举行竞技体操讲座,加大青少年对竞技体操的了解,激发青少年参加体操训练的兴趣。
3.3加强体操教练队伍建设
体操教练队伍在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直接影响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加强体操教练队伍建设。首先,体操教练的培养应积极开展以老带新工作。当前,我国大多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练已经退休或转业,而大多数年轻的体操教练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要开展老教练带领新教练工作,加快体操教练的培养,提高体操培训的质量;其次,应不断提高体操教练的道德素质,培养体操教练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最后,应完善体操教练员的选拔和培训。在选拔体操教练员时,应注重体操教练员的综合素质,选择高水平的体操教练员。同时,要加强体操教练员的培训,使体操教练员及时了解我国体操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国际体操的发展现状,根据体操事业的现状制定后备人才培养计划。
3.4加强体教结合
针对我国体育部门在进行体操训练时重视体操运动员的体力锻炼而忽视体操运动员的智力锻炼这一现象,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应积极加强体教结合,培养高质量体操运动员。为此,我国应大力发展学校教育,优化学校的体育课程资源配置。从幼儿园起就开设学校体操课程,加强学生对体操的认识,提高学生参加体操锻炼的积极性,扩大体操项目的影响人群。同时,体操训练部分在进行体操训练时应积极重视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培养体操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竞技体操作为奥运会的重要比赛项目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而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竞技体操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必须协调体力与智力,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虽然,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受到体育界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是,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中仍存在着后备人才储量较低、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结合较难、体操竞赛制度不完善、体育项目宣传不到位等问题。为完善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我国必须加强对竞技体操的宣传、转变体操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体操教练队伍建设、加强体教结合。加强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不仅有利于保持我国竞技体操的竞争力,而且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张志斌,母贤永,刘瑛,等.“初中布点、高中集中、大学对接”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体育学刊,2012(6):100-102.
[2]金卫国,王峰.我国男子体操团体项目备战2012年奥运会对策研究——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比赛回顾[J].运动,2012(3):19-20.
[3]王永平,李茂,彭正宇.大同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5-88.
G8
A
2095-2813(2016)09(b)-013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6.137
王莹(1984,5—),女,汉,江苏沛县人,本科,初级教练,研究方向:体操、技巧运动。